北京市明確碳達峰碳中和領域中的風電、氫能、新能源汽車、低功耗半導體和通信、光伏、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近零能耗建筑、資源循環利用、低碳家居等9個重點發展的綠色技術創新方向。
北京將重點發展風電等9大綠色創新技術
北京市發改委11日對外介紹,根據最新發布的綠色技術創新支持政策2.0版,北京市明確碳達峰碳中和領域中的風電、氫能、新能源汽車、低功耗半導體和通信、光伏、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近零能耗建筑、資源循環利用、低碳家居等9個重點發展的綠色技術創新方向。
今年以來,國內風電機組招標價格持續走低,但頭部企業業績不降反增。機構認為,這主要是由于在大型化趨勢下,風機單位功率的重量減小給零部件采購成本帶來節約,且供應鏈國產化持續推動降本。
去年,《風能北京宣言》提出,在“十四五”規劃中,須為風電設定與碳中和國家戰略相適應的發展空間: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于6000萬千瓦,到2030年至少達到8億千瓦,到2060年至少達到30億千瓦。
中國風電2020年新增并網裝機容量高達7167萬千瓦,創造歷史最高紀錄。進入“十四五”,今年1~8月,中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1463萬千瓦,同比增加459萬千瓦,業內預計今年全年風電并網裝機容量有望達到4000~5000萬千瓦。
對于風電企業而言,陸上風電已經逐步退出補貼序列,而今年是新增海上風電項目享受中央補貼的最后一年,海上風電毫無疑問會經歷“搶裝潮”。業內認為,海上風電產業鏈即將進入平價大發展階段,目前需要產業鏈共同承擔降本壓力,早日實現海上風電的平價甚至低價。
在風能的各種利用形式中, 風力發電是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術最成熟、最具有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 一。我國已將風電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風電產業已成為全國為 數不多在國際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 風電產業上游主要有回轉支承、風電制動、法蘭等;中游主要為整機組裝制造等;下游主要為風電場運營和運維環節。
陸上風電技術門檻低,是目前主要風電類型。陸上風力風速變化小,電能轉化率穩定,風電整機運營和維護方便,具有技術門 檻和開發成本低的優勢,是各國風電行業初期發展的主要方式。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2020年中國陸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 達到27100萬千瓦,市場規模遠超海上風電;
海上風電先天優勢明顯,市場發展潛力大。海上風電具有資源豐富、發電效率高、距負荷中心近、土地資源占用小、大規模開 發難度低等優勢,是風電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目前被各國重點推進。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2013年中國海上風機累計裝 機容量僅有45萬千瓦,2020高速攀升至900萬千瓦,CAGR達到53.41%。
未來風電的發展趨勢是深水遠海化,這將對風電機組的研發、制造、安裝運維、相關裝備制造等環節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掌握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有一定先發優勢,目前行業集中度較高。截至2019年底,我國整機廠商中累計裝機容量超過600MW的有上海電氣、遠景能源、金風科技和明陽智能,這4家企業的海上風電機組累計裝機量占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的90%,上海電氣以41%的市場份額領先。
想要了解更多風能風電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1-2026年風能風電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更多推薦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風力發電設備市場發展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風力發電設備是利用風能產生電能的設備,風力發電是一種將風能轉換為機械能,由機械能再轉換為電能的機電裝置。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再通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來促使發電機發電。依...
查看詳情
所有年齡段都可能患關節炎今天是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全世界關節炎患者有3.55億人。在亞洲地區,每六個人中就有...
小牛電動Q3兩輪電動車銷量39.7萬輛10月11日,小牛電動(NASDAQ:NIU)發布了第三季度銷售數據。數據顯示,小牛電動第3...
有序放開全部燃煤發電電量上網電價10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
國家發改委:擴大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范圍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預測,今冬可能出現極寒凝凍天氣,電網安全以及電力供...
電價市場化改革能夠緩解燃煤發電企業經營困難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通...
近幾年來,微單相機是各大相機品牌手中的香餑餑,也是主要盈利的產品。相比擁有幾十年歷史的單反相機來說確實很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