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器官是通過研究和模擬人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用人工材料和電子技術制成部分或全部替代人體自然器官功能的機械裝置和電子裝置。
人工器官是通過研究和模擬人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用人工材料和電子技術制成部分或全部替代人體自然器官功能的機械裝置和電子裝置。當人體器官病損無法通過常規方法醫治時,使用人工制造的器官通過補償、修復或輔助取代或部分取代病損的自然器官,從而達到暫時或永久性地恢復身體某些器官主要功能的目的。雖然人工器官只能模擬被替代器官的部分功能,通常為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最重要功能,尚不具備原生物器官的一切天賦功用和生命現象,例如器官的能量來源和自身的新陳代謝等功能,但它拓寬了疾病治療的途徑,增加了病人獲救的機會,讓越來越多的患者受益。隨著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體器官中除大腦尚無人工大腦替代外,其它各種器官幾乎都在進行人工模擬研究、試驗和使用。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報告《2021-2025年中國人造器官及植入體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人造器官價格昂貴,動輒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目前來看,大部分情況下僅能作為搶救危重病人的權宜之計。另外一方面,現實是大量病人因為心腦疾病、肺部、肝臟等疾病死亡。來自中國衛生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排名前6位的中國居民致死因素分別為,腦血管病、缺血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阿爾茲海默癥、肝癌。以心臟病為例,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銀行等聯合進行的“世界疾病負擔”研究,保守估計,全球約有6400萬心衰患者,中國約有超過1000萬例,僅有不超過1000人進行心臟移植。
現階段,全球可供移植的器官是由人類自愿捐獻提供,相較于捐獻器官,人造器官易得性較高,移植成本較低,并且生物相容性較好,因此全球人造器官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預計到2024年,全球人造器官市場規模將達到51.2億美元以上。
人造器官行業進入的資金、研發、技術、人才壁壘高,在發展初期,由于技術不成熟,研發失敗風險大,實力稍弱企業難以支撐,在全球范圍內,主要是醫藥行業巨頭參與,如雅培、美敦力等。我國也有人造器官研究機構與研發企業,但在研究水平、生產技術、應用能力等方面與美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隨著醫學技術不斷進步,以及人類對健康、長壽命的追求不斷上升,人造器官研究不斷深入。現階段,除了大腦結構極為復雜難以替代外,其他絕大多數人體器官都有進行人造器官的研究。隨著全球居民在醫療領域的支出不斷增長,器官移植需求持續上升,人造器官重要性日益凸顯,實施的手術量不斷增多。未來,隨著人造器官技術日益成熟,其市場需求量將持續快速攀升,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近日,由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學組組長、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史偉云領銜研發的我國首個國產人工角膜“領扣型人工角膜”已經獲得三類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這意味著此前被臨床醫生認為是“復明絕癥”的角膜盲患者有了重見光明機會。
臨床上有15%左右的角膜盲患者是因為遭受嚴重角膜化學傷或熱燒傷后導致角膜完全被破壞,或是多次人體角膜移植失敗的患者,或是由于免疫造成角結膜和淚液分泌有問題,角膜被大量新生血管覆蓋。這些患者如進行傳統的人體角膜移植術,會造成術后免疫排斥反應,導致手術成功率極低。史偉云教授介紹說,植入人工角膜是這類患者唯一的選擇。一方面,人工角膜移植術后不會因為免疫排斥而導致手術失敗,另一方面,人工角膜移植后獲得的視覺效果會比人體角膜供體移植更好。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1-2025年中國人造器官及植入體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更多推薦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智能家居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為平臺,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
查看詳情
我國已發現173種礦產據悉,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已發現礦產173種,其中,能源礦產13種、金屬礦產59種、非金屬礦產95種...
智能馬桶市場配置情況如何?未來發展空間大嗎?當前,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衛生潔具行業迎來越來越多發展機遇,市...
近六成年輕人只把錢花在剛需上調查顯示,近六成年輕人只把錢花在剛需上。小課堂上,倪萍認為這代年輕人消費整體比較理...
游客下車挑釁11只白虎:草坪藏電草據北京大興公安消息,10月23日,大興警方接報警稱,有游客在北京野生動物園內違反游5...
農村大姐把無人機玩成新農具江蘇省徐州市雎寧縣李新玲,是當地第一個操作植保無人機的女飛手,也是最早嘗試用視頻分享...
“旅行團疫情”157名病例關系圖僅僅7天時間,本輪疫情已經波及陜西、寧夏、內蒙古、北京、甘肅、湖南、貴州、河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