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去年營收6368億 凈利潤1137億
3月28日,華為最新披露的2021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華為共實現營收6368億元,同比下滑28.6%,但凈利潤同比增長75.9%至1137億元,經營現金流同比增長69.4%至597億元,負債率則由62.3%下降至57.8%。
年報顯示,華為整體經營穩健,2021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368億元,同比下滑28.6%;實現凈利潤1137億元,同比增長75.9%。其中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分別實現營收2815億元、1024億元、2434億元。這也是近十年來華為首次出現年度收入下降,自2014年至2019年,華為每年收入均有著兩位數的同比增長。由于美國的制裁,華為在2020年和2021年迎來了艱難時刻。
孟晚舟在回應收入下降時給出了三個原因:一是過去三年供應連續性持續承壓,美國多輪制裁對華為的手機、PC多個業務受到影響;二是中國的5G部署基本完成,市場需求已經沒有那么大了;三是疫情的壓力,華為也受到了影響。
IDC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華為曾首次超越三星成為全球智能手機廠商出貨量冠軍;在隨后的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華為出貨量分別大跌22%、42.4%,排名滑落到第五;而進入2021年,隨著出貨量的下降,華為被歸到了少數派的“Others”陣營。
據IDC公布的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顯示,芯片受制以及出售榮耀等影響,全球前五已經沒有了華為身影,華為被歸為“其他”統計口徑。而在2020年,華為還名列全球前三,拿到了14.6%的份額。
具體到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根據CounterPoint發布的國內手機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全年,榮耀與華為分別獲得10%市場份額,名列第五、六位,其中華為市場份額同比下滑68%。
種種趨勢表明,手機市場依舊為華為保留著卷土重來的機會。而過去一年間,華為試圖通過發布鴻蒙系統,去延緩消費者迭代華為手機的周期,同時加大芯片投資力度,破解“缺芯”困局。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手機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分析
2021年,華為除手機之外的其他終端產品表現不錯。在智能穿戴方面,2021年11月的數據顯示,華為智能穿戴產品全球累計發貨超過8000萬臺,位居中國腕上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第一位,全球累計服務用戶總量超過3.2億;在智能家居業務上,華為全屋智能2021年已完成50城50家門店的建設,計劃2022年完成500家門店覆蓋。
近3年的數據顯示,華為每年都將收入的15%投入研發。2021年研發投入達到1427億元人民幣,占全年收入的22.4%,達到歷史新高。近10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8450億元人民幣。
3月21日,中國信通院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2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4788.6萬部,同比下降22.6%。
有業內專家認為,消費旺季下滑不尋常,主要原因在于近年來手機領域創新能力不足。
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近年來國產手機新品上市的腳步并未停歇,國內主流手機廠商紛紛發力中高端市場,“減少機型做精品”已成不少手機廠商的共識。
中國信通院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雖然今年前2個月國內市場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27.9%,但仍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0.3%。專家認為,手機出貨量下滑只是短暫插曲,不會影響持續向好的大局。今年國內手機市場仍可期待,總體出貨量有望保持一定增長。
雖然國內手機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但從去年數據看,回溫態勢明顯。
欲了解更多市場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手機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無功補償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無功補償,全稱無功功率補償,是一種在電力供電系統中起提高電網的功率因數的作用,降低供電變壓器及輸送線路的損耗,提高供電效率,改善供電環境的技術。所以無功功率補償裝置在電力供電系統中...
查看詳情
安全評價也稱為風險評價或危險評價,是以安全為目的,運用安全系統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識與分析工程、系統、生產經營...
假發產品是通過人造技術制造而成的頭發,用于裝飾的飾品。可供禿頭或頭發稀少的人作頭飾戴用,或作為戲裝、官員或專業...
橡膠制品指以生膠(天然橡膠、合成橡膠、再生膠等)為主要原料、各種配合劑為輔料,經煉膠、壓延、壓出、成型、硫化等...
如今由于網絡購物的優惠價格及方便快捷的服務,網絡購物日益成為越來越大眾的消費行為,網絡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眾多品...
通過科技的支撐,云南省草莓自育種苗的市場比重逐漸增加,草莓種苗實現了從“全國買”到“賣全國”的歷史性轉變。近年...
近日,隨著原材料成本壓力的不斷加大,方便面開始了新一輪的漲價。先是日本方便食品企業日清食品宣布漲價,之后康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