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信息化、數字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實現了基礎設施電子地圖全覆蓋,互聯網售票比例和電子客票使用率不斷提高,“互聯網+”高效物流服務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行業聯網協同管理也更加深入。
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字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數字交通發展的總體任務,可以劃為“一腦、五網、兩體系”。“一腦”是指打造綜合交通運輸“數據大腦”;“五網”包含構建交通新型融合基礎設施網絡、部署北斗5G等信息基礎設施應用網絡、建設一體銜接的數字出行網絡、建設多式聯運的智慧物流網絡、升級現代化行業管理信息網絡;“兩體系”是指培育數字交通創新發展體系、構建網絡安全綜合防范體系。
在政策的引領和技術的推動下,數字交通建設迎來關鍵發展期。面對全球規模最大、路況最復雜的交通需求,我國數字交通建設未來發展如何?
近年來,我國交通信息化、數字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實現了基礎設施電子地圖全覆蓋,互聯網售票比例和電子客票使用率不斷提高,“互聯網+”高效物流服務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行業聯網協同管理也更加深入。
盡管交通業信息化、數字化轉型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數據采集能力難以滿足發展需要,動態感知的范圍較窄、深度不夠,行業成體系、成規模的公共數據較少。同時,由于目前不同方式和領域之間數字發展水平不平衡,因此縱向的全國一體化協同應用較少,橫向的綜合性應用尚未充分整合。此外,先進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的融合深度、廣度仍顯不足,可規模化復制推廣的模式和標準尚未形成,重建設、輕運維問題依然存在。
在此背景下,中國的數字交通建設重點在哪里?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院長石寶林分享了一個特殊的視角:從已經批復的三批348項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中,觀察“十四五”期間數字交通建設的走向。
近幾年來,我國交通信息化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1個省(區、市)開展了公路水路建設和運輸市場信用信息服務系統建設;23個省(區、市)開展了公路水路安全暢通與應急處置系統建設;6個省開展了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電子運單試點工作;建成了42個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和覆蓋沿海、長江干線及其它內河通航水域的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建設了南京南站、上海虹橋等6個綜合客運樞紐管理與信息服務系統示范工程;建設了大連、寧波等6個港口集裝箱海鐵聯運物聯網示范工程;36個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系統建設順利推進;30個城市開展了出租汽車服務管理信息系統試點建設;實現了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聯網運行;27個省(區、市)開展了省域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設;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全部開通了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實現了交通運輸服務監督“一號通”。
我國交通運輸信息化發展目標:到2025年,部省兩級信息共享和數據開放水平大幅提升,行業主要業務領域運用大數據能力顯著提高,“互聯網+”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取得新突破,交通運輸信息服務政企合作模式基本形成,行業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信息化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信息化在引領綜合交通運輸發展、保障國家戰略實施、促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想要了解更多交通信息化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2-2027年交通信息化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交通信息化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交通信息化行業研究報告中的交通信息化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交通信息化行業進行細化分...
查看詳情
計算機外圍設備行業市場有多大?計算機外圍設備是用戶和計算機系統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主要裝置之一.鍵盤,鼠標,攝像頭,,...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型工業化要求加快建立規模化、現代化的煤炭物流服務體系。居民消費升級以及新型城鎮化步伐...
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名單公布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河南省、廣東省、...
我國科技服務仍處于起步階段,服務功能還遠不能滿足科技、經濟發展需要。企業發展急需科技成果得不到滿足,研究機構大...
自2020年以來,由于電商行業和制造業的發展,以及疫情對于醫藥醫療、生鮮冷鏈等行業的推動,中國物流地產投資交易市場...
近年來我國焦炭產業區域結構在不斷提升,落后產能不斷淘汰,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從企查貓以“焦炭”為關鍵詞進行精確搜...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