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31日發布消息,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4038.5億元,比上年下降4.0%。其中,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15573.6億元,比上年增長48.6%;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64150.2億元,下降13.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4314.7億元,增
2022年全國制造業利潤下降13.4%
國家統計局31日發布消息,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4038.5億元,比上年下降4.0%。其中,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15573.6億元,比上年增長48.6%;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64150.2億元,下降13.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4314.7億元,增長41.8%。
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792.3億元,比上年增長3.0%;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1610.9億元,下降2.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039.6億元,下降9.5%;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6638.4億元,下降7.2%。
相較傳統制造業,智能汽車、裝備制造、醫療器械、高端制造等“高精尖”領域的發展迅猛,人才需求更大。
近年來,中國的制造業一改往日“傳統”的粗放、高污染、較差工作環境的刻板印象,向更高的科技、更智能、更綠色的方向發展,受此影響,人才的招聘重點也因此逐漸發生變化。
制造業憑借其實體經濟主體、國家經濟命脈所系的地位,順勢成為經濟大省2023年經濟工作安排的重點領域。
廣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推動制造強省建設邁出新步伐;江蘇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優勢”;山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突出發展先進制造業,鞏固提升優勢產業,強力突破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啟動實施“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促進制造業穩健運行、結構優化。
制造業PMI被視為經濟景氣度的先行指標。1月份,制造業PMI為50.1%,比上月上升3.1個百分點,時隔3個月重回擴張區間,升幅明顯。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認為,制造業PMI重返擴張區間,原因在于1月份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說,制造業PMI提高3.1個百分點,是2020年3月份后的最大升幅,反映了疫情防控政策積極調整后,中國經濟強大的增長動能快速展現。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新冠疫情加快智能制造發展進程,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全球智能制造市場預計將在2028年達到5762億美元,2021年到2028年復合年增長率預計將達12.7%。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智能制造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報告顯示,全球制造業呈現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自動化、服務化、品牌化等六個重要趨勢。報告稱,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智能技術正日益融入產品研發、設計、制造的全過程。主要發達國家和跨國企業均把智能制造作為新一輪發展的主攻方向,一些跨國企業也紛紛加大對智能化改造、先進機器人研發的投入力度,傳統制造加速向以人工智能、機器人和數字制造為核心的智能制造轉變。我國正在推動制造業技術向中高端層面發展,明確了高端制造領域的主攻方向,突出以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為抓手,推動中國制造從大國向強國轉變、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躍升。
智能制造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而廣大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著融資難問題,資金已經成為制約中小型智能制造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規模產業和科研基金投入,將為智能制造產業提供強大的動力和資源,解決智能制造企業孵化、發展、擴大規模的資金需求及資源引進、配置問題。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我國制造業正式踏上了以智能制造為重要發展方向的轉型升級之路。
智能化、綠色化已成為制造業發展的主流方向
近年來,在行業形勢及國家政策推動下,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迅速,產值規模已經達到15000億元。當前,世界經濟進入下行趨勢,各國對于制造業發展愈發重視,紛紛加快推動技術創新,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智能制造戰略由此不斷升溫。目前,因此,智能化、綠色化已成為制造業發展的主流方向,智能制造也將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焦點。
欲了解更多關于智能制造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智能制造是指工廠將生產設備、無線信號連接和傳感器集成到一個生態系統平臺中,這個生態系統可以監督整個生產線流程并自主執行決策。這個系統是在現代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擬人化智...
查看詳情
常德探索水稻秸稈產業化利用新模式,將回收的水稻秸稈制作成青貯飼料,將“生態包袱”變成“綠色財富”?!吨袊镲?..
在市場激烈競爭中,包括礦泉水在內的飲用水行業受到了一次大的沖擊。但是,與此同時,消費者也明顯提高了科學飲水觀念...
過去一年,是網約車行業的至暗時刻。一方面,是行業訂單的大幅下滑,另一方面,賺不到錢的司機們,亦在爭先恐后的逃離...
2022年各國央行對黃金需求飆升至1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凸顯出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下,黃金避險資產屬性的吸引力以及去美元...
智慧港口行業投資前景如何?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航運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但得益于良好的疫情防控和制造業優勢,我C...
自熱食品操作簡單方便,能夠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及不同時期特殊場景下的多樣需求。現在熱門的消費場景有單身經濟下的一...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