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機在如今已很少用于磨碎谷物,但作為發電的一個手段正在獲得新生。“裝有發電渦輪機的農場”是由驅動發電機的大型風車組構成的。風力機行業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安全、清潔、資源豐富,取之不竭,是一種永久性的大量存在的本地資源,可為我們提供長期穩定的能源供應
風力發電市場前景如何?風能無污染,是一種可待開發的新能源,經濟不斷發展,科技不斷創新。電力是支持一切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如今火力發電已經不能夠滿足日常需求,因此,電力發展的一個新方向就是風力發電。
風力機產生的電能變成化學能,然后用有保護電路的逆變電源,把電瓶里的化學能轉變成交流220V市電,才能保證穩定使用。通常人們認為風力發電的功率完全由風力發電機的功率決定,總想選購大一點的風力發電機,而這是不正確的,風力發電機只是給電瓶充電,而由電瓶把電能貯存起來,人們最終使用電功率的大小與電瓶大小有更密切的關系。
風力機在如今已很少用于磨碎谷物,但作為發電的一個手段正在獲得新生。“裝有發電渦輪機的農場”是由驅動發電機的大型風車組構成的。風力機行業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安全、清潔、資源豐富,取之不竭,是一種永久性的大量存在的本地資源,可為我們提供長期穩定的能源供應。風力發電是新能源領域中技術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風力機行業發展風電對于保障能源安全,調整能源結構,減輕環境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近些年來,風力發電在我國也是大力提倡,風力發電千凈無污染并且它不會像化石能源那樣會有枯竭的危機。因此風力發電不斷發展,它作為一種新能源不僅能夠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還能夠緩解電力需求的緊張局面。
風是沒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對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島嶼、草原牧區、山區和高原地帶,因地制宜地利用風力發電,非常適合,大有可為。海上風電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領域,是推動風電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是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加快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對于促進沿海地區治理大氣霧霾、調整能源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風力發電機組是將風的動能轉換為電能的系統。風力發電機組包括風輪、發電機;風輪中含葉片、輪轂、加固件等組成;它有葉片受風力旋轉發電、發電機機頭轉動等功能。風力發電電源由風力發電機組、支撐發電機組的塔架、蓄電池充電控制器、逆變器、卸荷器、并網控制器、蓄電池組等組成。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其蘊量巨大,全球的風能約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風能為2×10^7MW,比地球上可開發利用的水能總量還要大10倍。風很早就被人們利用--主要是通過風車來抽水、磨面等,而現在,人們感興趣的是如何利用風來發電。
日前,國家統計局國家數據網發布數據,經電纜網整理,2022年1-10月份,我國規模以上風力發電量(下文簡稱風力發電量)614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2%。
華北地區1741.1億千瓦時;西北地區1314.3億千瓦時;華東地區1191.7億千瓦時;中南地區938.3億千瓦時;東北地區519.7億千瓦時;西南地區440.1億千瓦時。
1-11月份,在30個統計到了風力發電量的省區中,有6個省區的風力發電量同比增速為負,環比1-10月增加2個。同比增速為負的省份分別為:云南省(-9.9%)、山西省(-6.4%)、寧夏回族自治區(-4.7%)、海南省(-4.6%)、陜西省(-2.3%)、北京市(-0.6%)。
1月13日,吉林電網風力發電最大發電電力達796.5萬千瓦,占當時全省供電負荷的84.25%;日發電量達17894.2萬千瓦時,占當日全省供電量的79.72%,雙創歷史新高。
進入2023年,國網吉林電力在年度首輪省間電力交易中競得外送合同電量15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3%,占東北區域42%,贏得電力交易開門紅,為全省新能源消納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該公司將全力保障吉林省東部抽蓄、西部新能源、中部負荷“三區聯動”,加快推進新建、擴建工程建設,全面實施好電網補強和新能源接入項目建設,全力支撐1800萬千瓦風光裝機目標,為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電網力量。
根據GWEC的數據,2021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93.6GW,預計2025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將達到111.2GW。就累計裝機量情況而言,據GWEC數據,2021年全球風電累計裝機量達到837GW,同比2020年增長12.80%。我國風電累計裝機量持續增長,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量達328.5GW,占比國內發電裝機總量的13.8%,僅次于水電和火電。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8月中國風力發電量產量為4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2%;2022年1-8月中國風力發電量累計產量為4373.2億千瓦時,累計增長9.6%;2016-2021年中國風力發電量產量逐年遞增,2021年達到最高。2022年1-8月中國風力發電量各省市產量TOP1遠高于其他地區,2022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風力發電量產量為60.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3%,2022年1-8月累計產量為623.1億千瓦時。
2022年各季度(第三季度暫只統計7月和8月數據)中國風力發電量主要集中在華北、西北、華東地區生產;2022年1-8月中國風力發電量產量大區分布不均衡,其中華北地區產量最高,特別是內蒙古自治區貢獻了最多產量。
從全球市場競爭格局來看,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風電整機制造行業集中度較分散,CR5市場份額占比為53%,三家國外巨頭企業維斯塔斯、歌美颯(被西門子并購)、GE市場占比分別為15.3%、8.7%、8.4%,國內兩家企業金風科技和遠景能源分別占比12.1%、8.5%。金風科技、遠景能源等國內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全球領先,但本土風機企業以國內市場為主,海外市場仍被維斯塔斯、西門子歌美颯、GE等企業占據。面對廣闊的海外風電市場,我國本土機組供應商也開始了積極的布局。如金風科技在丹麥、德國等地布局了工廠或研發中心。
從國內市場競爭格局來看,作為全球最大風電國,整體行業集中度較全球略高,CR5市場份額占比達到70.9%,分別為金風科技、遠景能源、運達股份、明陽智能和電氣風電,分別市場占比20.4%、14.0%、13.7%、13.5%、9.3%。其中遠景能源尚未上市。
在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設方面,國網吉林電力積極克服2022年年初疫情對基建施工的不利影響,不斷提高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設質效,確保新能源“應并盡并、能并早并”。去年全年,該公司累計新建500千伏、220千伏新能源送出線路454.55千米,新增變電容量320萬千伏安,保障全省27個新能源項目按計劃并網發電。
營收及凈利潤來看,金風科技優勢明顯,運達股份增速最快,電氣風能整體營收和利潤小幅度上升,其同母公司旗下上海電氣則出現巨額虧損,主要因旗下通訊公司風險事項計提、海外工程運營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波動、聯營企業出現重大虧損等多方面原因所致。
2022年是風電行業進入平價時代的元年,隨著整體招標量增長,企業競爭持續加劇,面對這一競爭新形勢,主要風電企業在訂單猛增的同時,幾乎同時擴建研發同時努力構建企業技術壁壘。根據數據顯示,在研發投入上,2021年我國主要風電企業研發投入皆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長。從研發投入上來看,電氣風能達9.25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65.26%。其次四家依次為東方電氣、金風科技、明陽智能、運達股份,分別投入24.98億元、22.37億元、10.54億元、6.6億元。
同時,該公司深入開展“電-氣-熱-儲多能協同調控”“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下的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問題等能源高質量發展課題研究,不斷優化新能源控制策略。持續鞏固骨干網架,加快建設清潔能源優化配置安全輸送通道,推動全省電網由“兩橫兩縱”主網架結構向“四橫四縱”升級轉變,以滿足大規模新能源電站、抽水蓄能電站接入和雙向潮流交換需求。
此外,隨著電力現貨交易市場建設不斷完善和東北電力調峰輔助作用的充分發揮,吉林省電力跨省、跨區外送規模進一步提升。2022年,吉林電網全年外送電量達17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6%,其中,清潔能源達73.1億千瓦時,同比提升64.9%,增長幅度位居東北首位。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風力發電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風力發電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風力發電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風力發電細分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將成為核心競爭力。本報告通過深入的調查、分析,投資者能夠充分把握行業目前所處的全球和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具體分析該產品所在的細分市場,對風力發電行業總體市場的供求趨勢及行業前景做出判斷;明確目標市場、分析競爭對手,了解市場定位,把握市場特征,發掘價格規律,創新營銷手段,提出風力發電行業市場進入和市場開拓策略,對行業未來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
想要了解更多風力發電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風力發電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風力發電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風力發電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風力...
查看詳情
電解水制氫是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綠色氫能供應方式,因此在“雙碳”背景下,電解水制氫項目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話題。20...
碳化硅外延片,是指在碳化硅襯底上生長了一層有一定要求的、與襯底晶相同的單晶薄膜(外延層)的碳化硅片。在器件制備...
我國農村金融普惠性逐步提高,多元競爭的農村金融生態基本形成,為鄉村全面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國農村金融體在市...
2022年是我國5G牌照發放三周年,也是“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收官之年。“5G﹢工業互聯網”為電信運營商提供了賦能,...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慢性病患者群體的日益增加,康復醫療需求群體也不斷擴大。2021年我國康復醫療服務行業...
我國基建行業市場發展前景怎么樣?基建投資無疑是內循環經濟的主力。這方面國家力度非常大,政策也非常明確。從經濟新...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