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預制菜主要包括海鮮水產預制菜肴、水產調理食品及深加工制品等系列產品。盡管小龍蝦、蟹等水產品相比肉禽類食材,在食材處理、制作工序上更為復雜,但把這些水產品加工成預制菜之后,制作就變得十分方便。
水產預制菜主要包括海鮮水產預制菜肴、水產調理食品及深加工制品等系列產品。盡管小龍蝦、蟹等水產品相比肉禽類食材,在食材處理、制作工序上更為復雜,但把這些水產品加工成預制菜之后,制作就變得十分方便。
對于B端餐飲企業,水產預制菜可以節約加工時間,還可節約后廚空間,滿足降本增效需求;對于C端消費者,水產預制菜可以省去宰殺、清洗、調味等步驟,新手也能做出美味海鮮。
水產品靠預制菜實現長紅
近年來,預制菜成為餐飲領域的超級風口,因具有即買即食、方便快捷及降本增效等特性,預制菜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尤其在2022年,預制菜不僅在餐飲領域的B端市場大放異彩,而且進一步延伸至龐大的C端市場。
與此同時,產業基地、研發平臺、倉儲冷鏈物流也日趨完善,助力預制菜行業在疫情這一特殊時期快速發展。其中,作為主要品類之一的水產預制菜表現尤為突出。
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2576億元
我國水域資源豐富,水產養殖具有先天優勢。2021年全國水產品總產量6690萬噸,同比增長2.2%。但水產品人均消費仍處于較低水平,2021年人均水產品消費量為14.2千克。相關數據顯示,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年人均水產品消費量在50千克左右。
水產品相對肉禽類價格較為穩定,且中國水產生產地域分布較廣,供給和需求趨于穩定,進出口貿易對國內市場價格影響較小。2022年,中國水產預制菜行業規模達1047億元,同比增長16.8%,魚肉和海鮮成為十大熱門預制菜食材之一,預計未來中國水產預制菜市場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水產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2576億元。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預制菜行業可按照加工程度以及原輔料來劃分,可以分成即配食品、即烹食品以及即熱食品。即配食品為經過清洗、切配加工,但未經過調味腌制的蔬菜、肉禽等產品。即烹食品為經過調味、裹粉、預炸等工序的半成品。即熱食品為經過調味、腌制的菜品進一步炒制、蒸煮后的熟制品,再以速凍的方式保存。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范圍內在營狀態的企業名稱或其經營范圍內包含預制菜的企業數量約為6.77萬家,近五年,年度注冊增速平均19.3%,呈穩定增長。即便是受疫情影響情況的2020年,預制菜行業新注冊企業數量依然正增長,達到1.3萬家。
在餐飲行業,預制菜由來已久,原來主要供應餐飲店或酒店,以提高其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和出餐效率。近年來,預制菜逐漸受到普通消費者歡迎。對大多數消費者而言,購買預制菜意味著不用買菜洗菜,更不用考慮怎么調味,回到家打開包裝,只需簡單加熱或者翻炒,短短幾分鐘,一道美味就能裝盤上桌。
預制菜產業鏈較長,上游包括農作物種植、禽畜牧養殖、水產養殖等,分布較為分散;中游生產加工企業多樣,盈利能力和優勢有所分化,中游參與者主要涉及專業預制菜企業、傳統速凍企業、餐飲企業、上游企業、零售企業等;下游可分為B端市場與C端市場,B端市場主要包括餐飲企業;C端市場包括商超、便利店、電商等。此外,新零售如生鮮超市、社區團購和直播平臺等也逐漸興起。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提升、消費觀念的改變、冷鏈技術的進步、餐飲連鎖店的增長以及相關產業政策的利好,預制菜品的需求量將不斷提升,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將保持20%左右的增長率高速增長,發展前景廣闊。預制菜產品形態日益多樣化,在日常餐飲、休閑食品、海洋生鮮等諸多領域均可看見預制菜的身影。目前,我國的預制菜產業鏈由上游的原材料供給,中游的工廠加工處理,以及下游的B端、C端消費者串聯而成。從預制菜銷售火熱中受益的不止有企業端,還有上游養殖戶。
2022年以來,廣東、山東、福建、河北等地出臺預制菜產業發展政策。3月,廣東發布《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部署加快建設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預制菜產業高地。4月,山東濰坊發布《濰坊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濰坊市下轄的壽光和諸城依托自身農業基礎和食品加工體系,預制菜產業發展較快。
預制菜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預制菜有巨大的消費需求,同時又是連接現代農業與現代食品產業的重要一環,符合農產品向食品化升級、農業供給側向需求側升級的趨勢,有利于促進農業一二三產融合、鄉村供應向城市餐飲需求融合發展。
預制菜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不少挑戰。我國幅員遼闊,菜系眾多,而預制菜地域特征明顯,相關企業發展可能遇到地域限制的瓶頸。在預制菜行業發展初期,也存在產品標準不統一、操作工藝不規范、營養風味品質不穩定等問題。
標準化是加速推進預制菜行業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基礎,也是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目前,預制菜缺乏行業標準的現狀正在改變。廣東組織開展粵菜三大菜系預制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逐步制定完善預制菜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系列標準。6月2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預制菜》《輕食營養配餐設計指南》《工業化標準化中式高湯》《工業化標準化中式濃湯》4項團體標準。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預制菜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預制菜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預制菜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預制菜細分...
查看詳情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人民的生活與社會運轉帶來重大影響。一些廣譜抗病毒藥物和針對其他病毒的藥物,如瑞德西韋和羥基氯...
航天工程是強國科學技術綜合發展能力的縮影,投入大,周期漫長,因而只有少數國家有力支撐,不過航天應用的溢出效應巨...
當前國內儲氫材料最大應用市場之一為氫燃料電池,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帶動下,2021年國內儲氫材料市場規模約為8.8億1...
2021年至今,國內手機廠商的自研熱情在專用芯片迎來了一波爆發。vivo在2021年9月推出了自研獨立ISP芯片V1,作為對通用...
羊肚菌被譽為“食品之冠”,并有著“菌中之王”的美稱,是國內外一種著名的高檔食用菌,因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深受...
隨著Z世代成為托育行業的消費主力軍,受到工作繁忙和育兒理念等影響,嬰幼兒家長對托育服務的需求較為強烈,嬰幼兒托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