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1、歐洲新能源行業發展概況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歐盟的前身——歐共體委員會推出了《1977~1980年歐洲共同體科技政策指南》,標志著歐洲統一的科技研發合作戰略形成。1983年,歐共體為協調成員國科技政策,搭建歐洲企業間合作平臺,加強在高技術領域的商業競爭力,推出了第一個《技術研發框架計劃》。進入21世紀,隨著能源、環境問題的凸顯,歐盟依托科技框架計劃加強了能源技術研發,尤其是2007~2013年執行的歐盟第七科技框架計劃(FP7)將能源列為獨立的優先領域,目標就是要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應對能源供應安全和氣候變化,提高歐洲工業競爭力。
2008年,歐盟實施的《歐洲戰略性能源技術規劃》是歐盟指導能源技術發展的戰略性文件,體現了當時歐盟對能源技術發展的新認識和新判斷。2013年12月,歐盟出臺了《Horizon2020研究創新計劃(H2020)》。H2020是歐洲最大的研究創新計劃,經費近800億歐元,時間跨度從2014年到2020年,主要涉及生物技術、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等領域。《H2020能源規劃》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歐盟對能源技術創新發展的最新認識和理念。
2014年新一屆歐盟委員會上臺后全面實施能源聯盟戰略,旨在全面提升歐洲能源體系抵御能源、氣候及經濟安全風險的能力。2015年9月,歐盟委員會公布了升級版的《歐盟戰略能源技術計劃》,這一計劃改變以往單純從技術維度來規劃發展的方式,而是將能源系統視為一個整體來聚焦轉型面臨的若干關鍵挑戰與目標,以應用為導向打造能源科技創新全價值鏈,圍繞可再生能源、智能能源系統、能效和可持續交通四個核心優先領域以及碳捕集與封存和核能兩個適用于部分成員國的特定領域,開展十大研究與創新優先行動,包括:開發高性能可再生能源技術及系統集成,降低可再生能源關鍵技術成本,開發智能房屋技術與服務,提高能源系統靈活性、安全性和智能化,開發和應用低能耗建筑新材料與技術。
2、歐洲新能源市場研發狀況分析
根據統計,2022年歐洲汽車銷量1288萬輛,同比減少13.93%,其中電動車銷量229萬輛,同比增加14.96%。2022年歐洲汽車市場占全球市場的16.97%,其中歐洲電動車占全球電動車市場的22.46%。2022年歐洲電動車市場中,純電動汽車占比55%,插混汽車占比45%。歐洲各國中,德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最高,下來是英國和法國。北歐國家中,挪威的新能車滲透率全球最高,已經接近90%,其中22年所售的新車中79.3%為純電動汽車。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巨大,而選擇出海,對于中國企業而言也是勢在必行。
歐盟有著較為嚴格的碳中和目標。一攬子氣候提案“Fitfor55”,減碳55%,即2030年對氣候有害的排放量從1990年的水平減少55%,并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其中包括“從2035年起歐盟各國禁止銷售燃油車”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歐洲各國制定了汽車電動化策略。其中,挪威和荷蘭的電動化進度最快,在2025年之前禁止銷售汽油車和柴油車,其他各國在2030年之前,也會陸續達成目標。
在歐洲各國的電動化策略之上,歐洲各國分別制定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從表1-2可以看出,歐洲新能源車補已經開始退坡,22年六月英國已經取消純電和插混汽車的補貼;瑞典22年十一月也取消了補貼;德國取消了23年插混汽車的補貼。雖然挪威對純電動車的優惠政策會持續到2025年,但是2023年起,挪威引入適用于純電動汽車的兩項新稅,重量稅和增值稅。荷蘭和法國純電汽車的補貼也在逐年退坡,意大利的新能源車補有所增加,但也主要是因為意大利新能源車滲透率仍然較低。整體來看,歐洲已經開始轉向補貼逐漸退坡和平穩過渡的時期了。
雖然歐洲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漸開始退坡,但是由于市場驅動,歐洲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仍然十分巨大。此外歐盟正計劃通過放寬限制,為綠色產業投資提供稅收抵免,支持綠色產業投資,允許歐盟成員國在未經歐盟委員會批準的情況下給予本國綠色產業更多的國家支持,使歐洲可以更容易地為氫能、電動汽車和節能產業提供補貼。
測算,2023年歐洲的純電汽車銷量將達到161萬輛,插混汽車的銷量將達到131萬輛,歐洲總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92萬輛,同比增長27.67%,2023年歐洲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將達到22%。
3、歐洲新能源市場規模分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歐洲各國的電力需求細化嚴重,加上近期強風天氣減少,歐洲的風力發電量已經開始下滑。預計在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歐洲的風力發電量將持續波動。
不過,在市場看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歐洲風電產業的影響并不是長期的,多個行業研究機構仍看好歐洲風電產業的發展,認為在資本投入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歐洲風電新增裝機量將持續增長,或將進一步帶動發電量占比的提升。
其中,挪威行業研究機構雷斯塔能源就預計,歐洲海上風電產業的市場投入將持續擴大,2021年和2022年投入將分別突破180億美元和220億美元。與此同時,2022年,歐洲對海上風電的資金投入將超過對油氣上游市場的投入。
4、歐洲各國新能源市場動態分析
2020年初,歐洲電動車的整體滲透率接近10%,2020年底曾到達過25%左右,隨后一路下降。2021年開始恢復增長,2021年底提升至接近30%。進入2022年,前三個季度受供應鏈短缺、地緣政治影響,乘用車市場出現萎縮,前9個月下滑了9.73%,滲透率也所有下降。
2022年11月,德國電動汽車銷量迎來大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當月,德國電動汽車注冊量達到10.2萬輛,同比增長50%。12月的銷售數據更強勁,德國電動汽車銷量為17.41萬輛,同比增長114%,環比增長70%。
不僅僅是德國,整個歐洲電動汽車銷售都創造出最好成績。即便是過去有些“拉胯”的充電樁建設,也在政策刺激下開始加速。
2022年12月,包括德國、法國、英國、挪威、西班牙、意大利、瑞典的歐洲7國,單月電動汽車銷量為34.35萬輛,相比11月,環比增長了50%,單月滲透率更是突破40%,大幅超越11月的29.5%。
歐洲主要國家補貼政策變化
歐洲電動汽車銷量在2022年11月、12月出現“翹尾”,與德國、挪威、瑞典、英國補貼退坡在2023年開始生效有關,消費者在補貼政策到期前搶購。自2023年1月1日起,歐洲對標價不超過4萬歐元的電動汽車的補貼從之前的6000歐元降至4500歐元。
不過,滲透率30%的瓶頸線,以及德國挪威等地2023年開始的新能源車補貼到期和加征增值稅,在一定程度上會制約歐洲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但地緣沖突、疫情、供應鏈等負面因素也在消除,2023年歐洲電動汽車有望繼續保持高景氣表現。
歐洲代表性國家電動汽車發展狀況
1.德國:電動汽車銷量、滲透率均創出新高
德國是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有大眾、寶馬等知名車企。2022年,德國全年電動汽車占新車產量的25%。去年12月,電動汽車的銷量超過了傳統燃油汽車。
來自于車企的數據表示,2022年,德國寶馬新車銷量下降了5%,但電動汽車卻增長了1倍多;德國大眾也差不多,總銷量下降7%,至830萬輛,但電動汽車增長了26%,達到57萬輛。
數據顯示,自2013年1月至2022年10月,德國新注冊的電動汽車累計數量達到220萬輛,包括100萬輛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及120萬輛的純電動車。當然,這一數字距離德國政府設定的2030年讓道路上行駛15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還有些遙遠。
2022年1~11月,德國乘用車銷量為233.7萬輛,其中電動汽車銷量為65.86萬輛,同比增長9.72%,電動車滲透率為28.18%,同比增加4.5個pcts。尤其是11月,德國銷售了10.26萬輛電動汽車,環比增加51.17%,滲透率達到了39.37%;12月電動汽車銷量為17.41萬輛,同比更是增長了114%,環比增長70%。
無論是銷量、滲透率,電動汽車在德國都創出了歷史新高。
2.英國:新車銷量創30年新低,但電動汽車需求飆升
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英國有161萬輛新車注冊,這是199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新車銷量略低于疫情影響下的2021年,更是比2019年下降了約25%。
但蹺蹺板現象突出,英國去年電動汽車的銷量持續增長,1~11月的電動汽車銷量為31.79萬輛,電動車滲透率為21.4%,首次超過柴油車。更讓人側目的是,英國12月電動汽車的滲透率達到30%左右,月銷4.2萬輛。
不過,隨著芯片短缺、疫情等因素消除,供應鏈將得到緩解,積壓的訂單將陸續交付。英國汽車制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預測,2023年英國新車銷量可能會同比增長15%。
3.瑞典:滲透率達到53.48%,僅次于挪威
瑞典是全球電動汽車最暢銷的十大市場之一。根據Leaseplan的一項新調查研究,瑞典是歐洲購買電動汽車最具成本效益的國家之一,電動汽車的成本低于汽油和柴油汽車,在歐洲位居第三位,僅次于德國和希臘。
從2011年開始,瑞典就對新能汽車給予補貼,從2億瑞典克朗到2022年高達35億克朗的撥款。只要符合碳排放要求的新能源汽車,均免征5年年度流通稅。
2021年,瑞典電動汽車的市場滲透率達到45%。2022年1~11月,瑞典乘用車整體銷量為25.26萬輛,其中電動車銷量為13.51萬輛,滲透率摸高到53.48%,在歐洲排名第二,是去年歐洲電動汽車市場表現最亮眼的國家。
但去年11月8日,瑞典宣布取消電動汽車補貼,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動汽車。政府給出的理由是,現在購買和駕駛這類汽車的成本與汽油或柴油汽車的成本相當。
4.挪威:全球電動汽車滲透率最高,接近90%
挪威雖然人口只有550萬,但卻是全球電動汽車滲透率最高的國家。
2022年,挪威共銷售出去13.8萬輛純電動汽車,滲透率為79.3%,大幅超過2021年的64.5%。如果疊加插電式混動汽車,挪威2022年的累計滲透率達到了87.8%,基本實現了電動化目標。
但挪威財政部表示,這些補貼使政府在2022年損失約40億美元收入。現在,挪威政府正試圖引入一項基于重量的新汽車稅,限制高端汽車的優惠。
與德國、法國等汽車重鎮比,挪威沒有本地電動汽車品牌,沒有本土品牌的執念和偏好,所以成為中國汽車品牌出海的首站,比亞迪、蔚來、小鵬汽車等先后進駐。根據Marklines數據顯示,今年1~8月,比亞迪共在挪威交付1332輛,紅旗為1149輛,蔚來共交付646輛,小鵬為526輛。
5、2023-2027年歐洲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新能源對歐洲能源轉型做出了重大貢獻。隨著一些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它們已經開始得到大范圍的商業化應用。現如今,光伏(PV)發電、沼氣發電和用于供暖和制冷的固體生物質等技術的應用規模已經達到或接近歐盟各國在2010年起草的《國家新能源行動計劃(NREAPs)》中所預測的2020年水平。此外,歐盟繼續推進更多常規能源的退役工作,減少常規能源的建設。這有效促進了歐盟電力、供冷供熱等領域的溫室氣體減排,在運輸領域減排水平相對較低。歐盟新能源的發展一直遵循著了《新能源發展指南(RED)》中規定的2016~2017年的既定路線,以及各國達成共識的《國家新能源行動計劃(NREAPs)》的兩年預期軌跡。目前,自2015年以來各種資源供應的終端能源消費增長阻礙了2020年國家和歐盟能效目標的實現。這對歐盟層面實現2020年新能源消費占比達到20%的目標產生了深遠影響。如今,各國的新能源比例繼續存在著差異,從奧地利、丹麥、芬蘭、拉脫維亞和瑞典等國的超過30%總終端能源消費的新能源比例到比利時、盧森堡、馬耳他和荷蘭的9%以下的比例。
2021年7月,歐盟提出“Fitfor55”(承諾在2030年底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至少減少55%的目標)一攬子新法案,其中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法案是重要的組成。2021年下半年以來世界局勢風云突變,俄烏沖突危機帶來了重大能源供應問題。為了加快2030年前擺脫對俄羅斯化石能源依賴,同時保證經濟從新冠疫情中恢復,加快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步伐仍是歐盟最主要的出路。可再生能源指令助力歐盟建立可再生能源為基礎、有彈性和有競爭力的循環經濟。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新能源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
查看詳情
硝苯地平控釋片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硝苯地平控釋片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硝苯地平控釋片相比于硝苯地平5...
2023BPO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BPO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BPO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
2023消費金融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消費金融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國民生活水平的不2...
一、IDC連接器行業發展方向及投資機會分析1.發展方向(一)高頻高速的連接器技術在5G通訊方面,連接器承載著光信號和5...
一、行業監管管理體制IDC連接器行業采取行政管理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監管體制。工信部為主管部門,負責制訂行業的產業I...
目前中國公路養護行業主管部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公路按公路路網地位可分為國道、省道、縣道和鄉道,按技術...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