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曲藝類演出票房收入6.15億元,平均票價143元。其中,相聲和脫口秀演出票房收入總計占比95%以上;其他曲藝類演出中,二人轉、評彈和鼓曲市場占比較高。隨著脫口秀演出的市場影響力提升,2022年在專業劇場舉辦的大中型脫口秀演出場次與上年相比略有上升。
4月7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2022年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2022年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243.60億元,與2021年同比降低31.33%。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和公益性演出)場次總計17.33萬場,票房收入總計89.88億元。
其中,專業劇場演出2.56萬場,與上年同比降低32.77%;票房收入34.26億元,與上年同類數據同比降低29.11%;小劇場、新型演出空間演出6.80萬場,與上年同比降低4.19%;票房收入6.76億元,與上年同比降低49.41%。
2022年曲藝類演出票房收入6.15億元
2022年曲藝類演出票房收入6.15億元,平均票價143元。其中,相聲和脫口秀演出票房收入總計占比95%以上;其他曲藝類演出中,二人轉、評彈和鼓曲市場占比較高。隨著脫口秀演出的市場影響力提升,2022年在專業劇場舉辦的大中型脫口秀演出場次與上年相比略有上升。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曲藝演出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曲藝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千百年來承載中華思想美德和中華美學精神的藝術結晶,也是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文藝輕騎兵。 曲藝演藝活動的主要演出方式分為展演、駐場商演、公益演出等。其中參與規模大、藝術水平高的是各類展演活動,主要指全國性賽事和地區賽事展演,按照組織機制和參與者分為三大板塊,即職業曲藝、群文曲藝和非遺曲藝。
曲藝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類”之一,是占比較大的項目群,近年來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越來越多的重視。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印發了《曲藝傳承發展計劃》,明確提出曲藝傳承發展的目標和9項主要任務,這是對近年來曲藝類非遺傳承發展理論和實踐的經驗總結和重大提升。
截至2021年,不僅有149個各族曲藝品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受到特別保護,而且有207個從業人員作為這些曲種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得到重點扶持。尤其是圍繞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陸續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初下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特別是文化和旅游部于2019年7月12日配套制定并專項印發的《曲藝傳承發展計劃》,都為我國曲藝的傳承保護及創演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營造出良好的實踐氛圍。
曲藝作為表演藝術的功能發揮和價值實現,必須要通過演出傳播。而隨著生活節奏的逐步加快和生活空間的不斷延展,通過書場、劇場、茶館、演藝廳等的現場演出欣賞曲藝節目的傳統途徑,已經無法滿足廣大觀眾和聽眾欣賞曲藝的現實需求。而通過互聯網絡發布并欣賞曲藝節目的新型做法,便成為曲藝傳播非常重要的全新途徑。這在一方面極大地提高了曲藝表演的傳播效能,另一方面又極大地降低了廣大觀眾的欣賞成本,同時也緩解了疫情等原因對于曲藝表演及傳播的遲滯與阻隔。
曲藝作為一門表演藝術,“以口語說唱故事”是最顯著的特點。如今,曲藝已經形成相聲、評書、揚琴、快板、小曲等數百種表演形式,并乘著互聯網東風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2022年全年專業劇場演出、小劇場、新型空間演出、演唱會、音樂節與旅游演藝相關演出均較上年有所下降。2022年華東地區演出場次在全國市場的占比較大幅度下降,演出場次和票房收入占比增長最為明顯的則是華中地區的湖南、湖北兩省。
脫口秀演出市場影響力在2022年有所提升,全年曲藝類演出票房收入6.15億元,其中相聲和脫口秀演出票房收入總計占比95%以上,在專業劇場舉辦大中型脫口秀演出場次與上年相比也略有提升。全年專業雜技演出票房收入0.47億元,雜技演出市場以雜技秀和魔術秀為主要類型,在小劇場等新型演藝空間駐演的小型項目中,魔術秀是演出場次和票房收入占比最高的類型。
目前,全國以演出曲藝為主的小劇場1000余家,40多萬從業者形成了曲藝創作、演出、教育、傳播等產業新業態。在北京、天津、上海、陜西、江蘇等地,曲藝演出市場異常活躍,已經成為當地文化旅游知名品牌。比如相聲劇社青曲社,已經成為不少游客到了西安必去的“打卡”地;聽蘇州評彈也成為人們到蘇州不會錯過的體驗之一。
隨著媒體科技飛快發展,中國曲藝與媒體平臺正在深度融合,這是中國傳統藝術不斷加速煥發新生機的縮影。傳統藝術與數字技術已然呈現出融合共生的態勢,傳統藝術需要借助數字技術進行傳播推廣,數字技術需要借助傳統藝術提升功能內涵。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中演協預測,2023年演出市場中大型演出活動將呈爆發性增長態勢,預計2023年演唱會、音樂節演出場次將超過2019年。2023年專業劇場院線布局更為下沉,三四線城市劇場演出有望成為市場新的增長點。沉浸式、互動式演出新業態保持持續增長,市場需求將吸引更多專業戲劇創作機構進入沉浸式、互動式演藝新賽道。線下市場復蘇后,網絡直播仍將是民間傳統藝術表演者擴大線上傳播和增加收入的穩定渠道。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曲藝演出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拼圖玩具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拼圖玩具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拼圖玩具行業的市場規模、拼圖玩具市場供需求狀況、拼圖玩具市場競爭狀況和拼圖玩具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拼圖玩具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
查看詳情
“五一”假期內地出境游預訂同比增長超18倍截至4月6日,報名“五一”長途旅游的訂單占比超六成,長線旅游訂單同比去年...
我國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也開啟了甲醇汽車的試點。2012年以來,工信部牽頭先后在山西、上海、陜西、貴州、甘...
氟化工產業鏈起始于螢石以及極少量的氟磷灰石,螢石中螢石礦粉應用于水 泥、陶瓷、玻璃等建筑業,螢石塊礦應用于冶金...
近年來,螢石資源正逐步受到國家政策的保護。由于許可證制度的實施,螢石運行良好。在中國,氟化工行業對酸級螢石的消...
作為航天大國,盡管我們已經擁有著超500次的火箭發射成績,但天龍二號遙一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仍然具有重要意義。天龍S...
近期,數字人民幣試點持續推進,包括江蘇、廣東深圳、浙江義烏等多個試點地區推出具體方案。業內人士認為,相關方案的...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