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建筑節能也是建筑領域降碳減排的重要手段。據了解,在建筑領域全生命周期中,不僅建筑生產過程使用的鋼鐵、水泥、玻璃等屬于高耗能材料,建筑交付使用后所涉及的供暖、設備用電等也會造成較高碳排放。推動建筑節能,不僅能降碳,還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綠色建筑是建筑產業發展的方向,打造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體系,讓“綠色”成為建筑業最亮眼的底色。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日前在官網發布了關于對《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擬規定本市超高層建筑、核心區新建建筑、城市副中心新建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個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的,公積金貸款額度可以適當上浮。
《條例》規定,規劃自然資源部門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應當在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中注明綠色建筑星級、裝配式建筑裝配率、超低能耗建筑和可再生能源應用要求等內容。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應當按照前款中規劃許可證件注明的內容開展建筑活動。
新建民用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一星級以上標準;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和財政性資金參與投資建設的其他民用建筑、城市副中心新建居住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以上標準;超高層建筑、核心區新建建筑、城市副中心新建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
本市房地產開發項目和超過一定規模的保障性住房項目應當采用裝配式建筑且裝配率不低于A級;超過一定規模的公共建筑、工業建筑中的廠房和倉庫應當采用裝配式建筑。新建幼兒園及中小學學校的教學、辦公、宿舍樓應當按照超低能耗建筑標準建設。
根據《條例》, 既有公共建筑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在進行裝飾裝修時,應當同步實施相應節能綠色化改造。實施城市更新項目應當落實建筑綠色發展要求,開展既有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尊重建筑所有權人意愿的基礎上,對既有居住建筑可以實施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鼓勵與建筑內水、電、氣、熱等專業管線改造和公共區域環境整治提升等同步實施。既有居住建筑所有權人應當配合。實施既有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的,鼓勵按照綠色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等標準實施,鼓勵增設可再生能源利用設施。
本市將對建筑綠色發展實行政策支持。具體的支持政策包括:因執行嚴于本市現行節能設計標準導致外墻保溫增加的建筑面積、裝配式建筑采用夾心保溫復合墻體的外葉板增加的建筑面積等情形,不計入容積率核算和不動產登記的建筑面積。主動提升綠色建筑星級標準、自愿實施裝配式建筑或者提高裝配式建筑等級、主動實施超低能耗建筑的項目,在各類建筑工程獎項評審中予以優先。個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的,公積金貸款額度可以適當上浮。對建筑綠色發展活動中的優秀項目、先進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綠色建筑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為促進建筑領域節能減排,中國加快打造綠色建筑,建筑產業“綠色”占比持續提升。數據顯示,全國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從2012年的400萬平方米增長到2021年的20多億平方米。2021年,城鎮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84%,獲得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累計達2.5萬個。目前,全國共有2134個綠色建材產品獲得認證標識,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也使建筑產業鏈拉長變寬。
推動建筑節能也是建筑領域降碳減排的重要手段。據了解,在建筑領域全生命周期中,不僅建筑生產過程使用的鋼鐵、水泥、玻璃等屬于高耗能材料,建筑交付使用后所涉及的供暖、設備用電等也會造成較高碳排放。推動建筑節能,不僅能降碳,還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李如生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大力推進建筑節能,北方地區居住建筑節能標準提高到75%。到2021年底,城鎮節能建筑已達277億平方米?!皬谋O測結果看,經過節能改造的居住建筑,冬季的室內溫度能提升3到5攝氏度,夏季能夠降低2到3攝氏度,提升了人們居住的舒適度。”李如生說。
“中國建造”貼上綠色標簽的同時,建筑技術也不斷實現突破創新。上述報告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基建、冶金、有色、煤炭、石油、化工、水電、水利、機械等建筑行業布局逐漸完備;建造流程逐漸向上游勘探設計和下游工程監理拓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數據、智能化、移動通信、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能力不斷提升。一批重大建筑技術實現突破,具有世界頂尖水準的工程項目接踵落成,部分領域施工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標志著中國工程“速度”的高鐵工程,象征著中國工程“高度”的上海中心大廈,代表著中國工程“難度”的自主研發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國建造”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彰顯強大的綜合國力。
我國實現2030年碳減排目標的關鍵領域
用廢棄物做出高質量墻體、像“搭積木”一樣建房子、不裝空調室內也能冬暖夏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綠色建筑“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在助力節能降碳的同時,也提升了大家的生活品質。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穩妥推進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推動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同時明確了城鄉建設領域2030年實現碳達峰目標和重點任務,要求推動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降低能耗、減少碳排放。
建筑領域是我國能源消耗、碳排放的重要領域,也是我國實現2030年碳減排目標的關鍵領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此前印發的《“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億平方米以上,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
如今,我國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經超過90%,全國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已從2012年的400萬平方米增長到了2021年的20多億平方米。2021年,城鎮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84%,獲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累計達2.5萬個,2134個綠色建材產品獲得認證標識。
在全國,這不是個例。作為整棟建筑最重要的“零件”,建筑材料直接決定了建筑的“綠色”程度。數據顯示,建筑業每增加1萬元產值,至少消耗0.35萬元建材產品。作為原材料生產的傳統行業,建材行業在貢獻高產值的同時,也貢獻了高能耗、高排放額度。
綠色建材的發展離不開頂層設計的高點謀劃。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訂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明確大力發展綠色建材的要求;2014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辦法》,正式明確“綠色建材”的定義;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和標識體系的意見》,意味著綠色建材進入全新發展階段——由“評價”轉為“認證”;2019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信部聯合印發《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實施方案》,標志著綠色建材評價工作全面轉為認證;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工作的通知》,開展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工作,大大促進了綠色建材在工程建設中的采信應用,也提高了各地參與試點工作的積極性;202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印發《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標志著建材行業將進入綠色發展階段。
“如今,大力發展綠色建材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不僅是優選項更是必選項?!敝袊ú墓こ探ㄔO協會秘書長欒軍表示。近年來,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健康建筑等高質量建筑業態駛入快車道,為綠色建材應用催生出巨大的市場需求?!笆奈濉逼陂g,綠色建材在城鎮新建建筑中的應用比例將達到70%,綠色建材選用相繼被納入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體系、綠色建造全流程實施體系與政府采購試點工作。綠色建材產品作為建材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健康證”“身份證”“通行證”的作用愈發凸顯。
沒有建筑材料的綠色化,就談不上建筑的綠色化。如今,像外墻磚、砂漿等傳統建材在新建建筑中越來越難覓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包括節能保溫材料、新型涂料及防水材料、綠色節能建筑技術解決方案在內的建筑節能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各種新產品、新技術。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持續應用,建筑將更加安全耐久、健康舒適。
《2023-2028年中國綠色建筑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綠色建筑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綠色建筑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查看詳情
我國巧克力市場未來消費趨勢是什么?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巧克力產業的競爭主要是品牌的競爭,我國糖果巧克力企業亟須進2...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旱澇等災害發生頻次的不斷增多、水資源短缺及地區水資源不平衡等問題更加突出,應該進一步加大對...
在文化紙需求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生活用紙需求增長能有力拉動木漿市場消費。橫向比較,我國人均生活用紙消費量僅6kg/9...
二十一世紀,全球的蔬菜消耗量將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同時,由于勞動力價格的影響,發達國家的蔬菜產量持續下降,未2...
保障性租賃住房是我國住房保障體系中一個較新的制度。近期召開的中央政 治局會議提出,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耙巹潯?..
對旅游體驗提升來說,夜游通過燈光、全息、置景、多媒體等手段幫助打造多維度的沉浸式體驗空間,多角度場景化環境,夜...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