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年中國經濟半年報出爐,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分析今年半年數據,消費同比增長8.2%、投資增長3.8%、出口增長3.7%。半年報中消費數據搶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7.2%,比去年全年高出44個百分點。
2023半年經濟 消費貢獻率超七成
日前,2023年中國經濟半年報出爐,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分析今年半年數據,消費同比增長8.2%、投資增長3.8%、出口增長3.7%。
半年報中消費數據搶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7.2%,比去年全年高出44個百分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消費作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穩增長作用不言而喻。
上半年消費市場較快恢復
上半年,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落地顯效,市場活力逐步恢復,城鄉消費市場趨于活躍,呈現恢復增長態勢。線上消費占比穩步提升,實體店鋪經營持續恢復,綠色升級類商品銷售快速增長,居民服務消費持續回升。
1、市場銷售增勢較好,鄉村市場恢復快于城鎮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9個百分點。
分城鄉市場看,上半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97532億元,同比增長8.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0056億元,增長8.4%,鄉村市場銷售恢復快于城鎮。分季度看,二季度,城鎮、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0.7%和10.8%,增速分別比一季度加快5和4.6個百分點。
2、網絡零售快速發展,實體店鋪經營持續恢復
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0.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5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6.6%,比一季度提高2.4個百分點。農村電商加快發展,平臺監測大數據顯示,“618”期間,農村地區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速比全部網絡零售額高2.8個百分點。
隨著線下消費場景和消費體驗不斷拓展提升,實體店鋪零售持續恢復。上半年,限額以上實體店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5個百分點。其中,便利店、百貨店、專業店和品牌專賣店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8.2%、9.8%、5.4%和4.6%。
3、居民消費支出加快恢復,服務性消費支出增長較快
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促消費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消費場景不斷拓展,居民消費支出恢復態勢明顯。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739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名義和實際增速分別比一季度快3.0和3.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快5.9和6.8個百分點。
服務性消費支出增長較快。隨著經濟社會持續恢復,餐飲、出行、旅游、文化娛樂等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消費場景快速恢復,帶動服務性消費支出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567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7%,快于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4.3個百分點;占居民消費支出比重為44.5%,比上年同期上升1.7個百分點。
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推動幫扶生活服務業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促進汽車等大宗消費政策全面落地;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促消費活動,促進接觸型消費加快恢復;合理增加消費信貸;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樓工作。
2023年上半年,消費場景逐漸修復,我國線下接觸型、聚集性消費加快恢復。隨著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其消費能力也會相應提高。另外,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更加凸顯,我國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人的中等收入群體,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持續推進,為擴大消費提供了堅實基礎和廣闊空間。
消費信貸是助力消費恢復、激發潛在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來,消費信貸的普及率和滲透率不斷增長,有助于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
消費信貸的定義
消費信貸是金融創新的產物,是商業銀行陸續開辦的用于自然人(非法人或組織)個人消費目的(非經營目的)的貸款。個人消費信貸的開辦,是國有商業銀行適應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適應金融體制改革、適應金融國際化發展趨勢的一系列全方位變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打破了傳統的個人與銀行單向融資的局限性,開創了個人與銀行相互融資的全新的債權債務關系。
個人消費信貸是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采取信用、抵押、質押擔?;虮WC方式,以商品型貨幣形式向個人消費者提供的信用貸款。按接受貸款對象的不同,消費信貸又分為買方信貸和賣方信貸。
買方信貸是對購買消費品的消費者發放的貸款,如個人旅游貸款、個人綜合消費貸款、個人短期信用貸款等。賣方信貸是以分期付款單證作抵押,對銷售消費品的企業發放的貸款,如個人小額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個人汽車貸款等;按擔保的不同,又可分為抵押貸款、質押貸款、保證貸款和信用貸款等。
中國人民銀行此前公布的5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5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367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988億元。
住戶短期貸款增加,意味著居民消費信心有所增強。5月,市場銷售持續恢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803億元,同比增長12.7%,環比增長0.4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升級步伐不斷加快,數字、文化、旅游、健康等各種消費熱點層出不窮,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涌現。各項跨周期調節舉措精準到位,一系列擴大消費舉措效果持續顯現。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年版消費信貸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分析:
目前,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電商系消費金融平臺等,都能為百姓提供消費信貸服務,額度從幾百元到數十萬元,消費場景逐漸覆蓋旅游、教育、婚慶等多個領域。
隨著我國經濟推進高質量發展、結構持續調整和模式轉型升級,消費支出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在這第一引擎動力中,消費信貸作出了一定貢獻。
如今不少銀行發力年輕消費群體,拓展線上化服務。今年一季度以來,中國銀行線上消費信貸申請人數超155萬,客戶提款超過100萬筆,其中35歲以下客戶用款比例達37%;微眾銀行“微粒貸”的統計數據顯示,成功授信客戶中約一半為35歲以下,今年以來已為近950萬名年輕客戶提供貸款服務。
線上化、場景化離不開銀行整體運營系統的科技化。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消費信貸領域,支持小額、海量、高頻的消費信貸服務。
嵌入消費場景讓消費信貸更容易觸達消費者。消費者在互聯網平臺購買商品和服務時,可以直接選擇消費分期,同時就完成了消費信貸。一些金融機構與客戶豐富、交易活躍的互聯網平臺合作,引入客戶資源或是發放聯合貸款,也有金融機構嘗試自建消費場景。此外,還有一些金融機構依然注重線下場景拓展和線下貸款審核。
近年來,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等銀行已將零售業務的重心放在了財富管理領域。以招行為例,2021年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358.41億元,同比增長29.00%。平安銀行信用卡綜合化經營持續深入,開放、聯動和協同為業務發展注入了持續的活力和機會。借信融合業務持續推進、信用卡積分通過理財金與理財業務充分聯動,綜合化經營效果顯著。在信用卡行業發卡量增速觸頂的背景下,創新探索了存量時代的可能發展路徑。
以消費信貸業務為主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加快轉型步伐。樂信在新消費戰略下提出“1+2”的具體戰略,即圍繞消費金融核心業務,打造科技零售、金融數科兩個新增長極。
信也科技2021全年在科技研發領域的投入高達4.349億元,同增17.5%,再創歷史新高,其中第四季度單季投入達1.319億元,同增24.2%。
360數科在財報上則表示,一直努力按照規管要求對運作進行必要的調整。到2021年底,已將小額貸款部門的注冊資本增加到50億元人民幣,顯著提高了服務更廣泛客戶群體的能力和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
想要了解更多消費貸款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年版消費信貸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本報告對我國消費信貸的行業現狀、市場各類經營指標的情況、重點企業狀況、區域市場發展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著重對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并根據消費信貸行業的政策經濟發展環境對消費信貸行業潛在的風險和防范建議進行分析。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年版消費信貸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產業規劃一般包括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特征分析、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重點方向、產業空間引導和產業發展政策等。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化,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顯...
查看詳情
日前,2023年中國經濟半年報出爐,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分析今年半年8...
上海:2023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9.7%上海市統計局20日公布2023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
近期公布《關于加強收單外包服務市場規范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繼續加大對違規機構懲戒力度,確保外...
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19日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
掃地機器人在整體利好的市場大環境下迎來快速發展的窗口期,在這一階段,國內廠商借助成熟的供應鏈,打造出使用體驗更高,...
瑞士6月手表出口額飆升14% 對中國的出口額增長了9%瑞士表業聯盟周四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出口額增長14%,至24億瑞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