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布《“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給出了中醫醫療機構數、每 千人中醫類醫生數未來 5 年 CAGR 超 5%的預期性指標。此外,在婦幼健康、康復醫 療等領域,政策也提出要大力發展中醫藥服務,發揮中醫特色(《推進婦幼健康領域 中醫藥工作實施方案(2021-2
中醫藥行業市場前景怎樣?如今,香港共有210多名持牌中成藥制造商,310多名中藥商獲準可于網上銷售中藥材。最近,有17種中藥材的黃曲霉毒素限量,從2022年12月31日起執行修訂后的新標準。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醫新藥研制是一個從古老的中醫藥寶庫中挖掘新知識、進行跨學科研究、利用現代科技、創造新解決方案的轉化和應用過程。
從6種藥材到小分子多功能有機化合物,其在研新藥把中藥的“舊酒”裝進現代的“新瓶”。不過,李敏強調,為了保證藥效,疾病機制研究應與針對疾病的新藥研發并重,無論何時,不能廢醫存藥,“中醫辨證施治的核心不能改”。
國務院發布《“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給出了中醫醫療機構數、每 千人中醫類醫生數未來 5 年 CAGR 超 5%的預期性指標。此外,在婦幼健康、康復醫 療等領域,政策也提出要大力發展中醫藥服務,發揮中醫特色(《推進婦幼健康領域 中醫藥工作實施方案(2021-2025 年)》、《關于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的意見》、 《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2021—2025 年)》)。
預計未來五年,中國中醫藥行業市場規模將保持約14.2%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高速增長,到2025年,中醫藥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8,071.7億元人民幣。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中醫藥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中醫藥行業市場現狀分析2023
中醫藥行業利好政策不斷出臺,初步統計,國家相關部門促進中醫藥發展的 政策性文件涉及到高質量特色發展、中藥配方顆粒生產、優勢領域、出口、中西醫 結合、中醫服務體系建設、全民醫療保障規劃、醫保支付等方面的內容,以及各省 出臺“中醫藥發展十四五規劃”,全面推動中醫藥行業發展。
2022年6月2日,香港首家中醫醫院和相鄰的特區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破土動工。醫院計劃于2025年建成,特區政府表示這是香港中醫藥發展的一大里程碑,并委托浸大中醫藥學院以公私營合作模式運營。其中,學院在九龍的雷生春堂診所每日最多4名醫師同時接診,日均就診75人次。數據顯示,從2012年投入服務到2022年11月30日,雷生春堂到訪約55萬人次。
特區政府2018年宣布將中醫藥納入香港公共醫療系統,包括在18個地區所設的中醫診所資助特定的門診服務。而浸大中醫藥學院直屬診所現已增至10間,不斷參與和見證著香港中醫藥社區服務的延伸。
此外,中醫藥“一帶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國內政策支撐體系和國際協調機制逐步完善,以周邊國家和重點國家為基礎,與沿線國家合作建設30個中醫藥海外中心,頒布2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中醫藥行業注冊100種中藥產品,建設50家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
目前,全國多地已加快大數字智能技術應用和產業互聯網建設,在種植培育、生產管理效益提升、加工倉儲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步實現中藥種植的規范化、精細化、數字化,未來中藥種植行業發展前景廣闊,相關企業因此將不斷加快數字化轉型,促進中藥種植從傳統種植到現代農業智慧園的升級,這將為中藥材種植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
中藥材是中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資源,而中藥種植是保障中藥材品質的關鍵。在全球數字化的大背景下,“互聯網+中醫藥”發展勢在必行。加快數字化對中藥種植行業的滲透,有利于充分發揮科技支撐引領作用,加快促進中藥材種植業發展。
我國城市實體藥店中藥飲片需求主要集中在補虛類和清熱類。補虛類中藥飲片包括西洋參、黃芪、冬蟲夏草、枸杞子、燕窩、紅參等;清熱類中藥飲片包括菊花、金銀花、鐵皮石斛等。
當前,中醫藥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會,上游的中藥生產設備機遇與挑戰并存。在中藥企業擁抱利好積極布局的背景下,中藥生產設備的需求也將隨之增長。但與此同時,低水平的生產設備與現代中藥產業發展尚存在不匹配的情況,亟待創新轉型。
然而中藥生產的設備創新并非易事。“如果是化學藥、生物藥類,尚可直接使用國外已有的高 端設備,但中藥比較復雜,它的一些劑型與片劑、膠囊的制作原理、工藝均有所不同。”業內表示,國產藥機企業需結合中藥劑型的實際情況進行設備的持續創新與升級。
以滴丸劑型為例,這是一種固態的液體制劑,在高溫下呈液態,在快速冷卻技術下變成固態,融化時間短,起效快,因其特殊性,行業內乃至國際范圍內一直沒有性能成熟穩定、成套系列化的高水平設備可以使用,這也成為制約滴丸生產制造的一大瓶頸。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著眼建設世界一流中醫藥生產基地和創新高地,優化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發展路徑,以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為載體,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中國特色的醫藥創新研發與轉化平臺。對在澳門審批和注冊、在合作區生產的中醫藥產品、食品及保健品,允許使用“澳門監造”、“澳門監制”或“澳門設計”標志。研究簡化澳門外用中成藥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上市審批流程,探索允許在內地已獲上市許可的澳門中藥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生產,對澳門研制符合規定的新藥實施優先審評審批。
廣西、河南、云南、貴州和河北等地在八角茴香、地黃、茯苓、肉桂、當歸等熱點品種漲價影響下,種植面積增長較快。中成藥依然是中藥材原料需求第一大渠道,整體消費占比約為45.02%;中藥飲片渠道需求小幅下降,占比約為18.68%;保健品和出口原料消耗萎縮;電商、線下食材和中獸藥渠道需求快速增長。
沿海發達地區為中藥材主要消費市場。以艾草為例,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發達地區是主要消費區域。河南作為主產區,更偏重生產端信息。
隨著中醫藥產業的發展,中國中藥材行業也將迎來蓬勃發展,行業市場規模也將不斷擴大。據預測,到2023年,中國中藥材行業的總產值將達到約1176.6億元,經營性利潤率達到7.9%,營業總收入達到約1094.5億元,同比增長3.3%。
中國中藥材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將朝著規模化、科技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并將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滿足消費者更高的品質要求。
有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中藥材市場規模將超2000億元。整體上看,我國中藥行業非常成熟,競爭格局穩定,市場集中度很高。云南白藥、中國中藥、白云山、華潤三九、片仔癀、同仁堂六家公司頭部分公司總市占率接近60%,頭部企業擁有上游中藥材原料、掌握經典名方、品牌價值優勢、完善的銷售體系,他們擁有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定價權。
中醫藥行業市場深度分析
10月27日,《“十四五”中醫藥人才發展規劃》發布,目的是為了加強“十四五”期間我國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和建設工作,以進一步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
實際上,近兩年來,中醫藥從頂層設計到具體措施,都有多部政策鼓勵支持,不論是中藥企業端的研發力度,還是審評審批端、支付端,都利好不斷,不斷激發產業發展活力,助推產業傳承創新發展。
另外,從需求端來看,老齡化加劇下,隨著消費升級,慢病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中藥市場規模也將不斷擴大。
根據工信部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我國中藥市場整體規模已經超過8000億元。業內預計,在利好政策催化下,“十四五”期間該行業將保持兩位數增長,市場整體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
未來該行業發展空間與前景極大,更多行業相關消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中醫藥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中醫藥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中藥即按中醫理論的用藥,為中國傳統中醫特有藥物。中藥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其中中藥材是中藥飲片、中成藥的原料。中成藥是指由中藥材按一定治病原則配方、工藝制成,隨時可以取用的...
查看詳情
拜登政府提議對汽車實施更嚴燃油經濟性標準美國聯邦監管機構提議對輕型轎車和卡車實施更嚴格的燃油經濟性標準,稱修訂...
中國鐵塔立足自身資源稟賦,依托遍布城鄉的分布式電力網絡、蓄電池儲能系統以及專業化的運維能力,向社會提供換電、充...
7月末票據利率跌至低點相關機構統計數據顯示,臨近2023年7月末,票據利率大幅下行,其中1個月期票據利率下行至接近0%...
工信部:加快虛擬現實設備、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的研發和產業化國新辦于7月31日下午3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成都大運會開幕,吉祥物“蓉寶”也火出了圈,大運會周邊商品銷售火爆。在成都記者發現,大運會官方特許商品店門口大排...
歐洲商業協會呼吁拒絕對俄羅斯金屬鋁的制裁2023年7月30日,歐洲鋁消費者聯合會發表聲明稱,包括該組織在內的、代表鋁A...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