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3.22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煤電,約占我國總裝機的48.8%。
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煤電
國家能源局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3.22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煤電,約占我國總裝機的48.8%。數據顯示,當前全國發電總裝機達到27.1億千瓦,同比增長10.8%。其中,水電裝機4.18億千瓦,風電裝機3.89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4.7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0.43億千瓦。
能源可進一步分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兩大類型。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水能、風能、生物質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溫差能、地熱能等。它們在自然界可以循環再生,不需要人力參與便會自動再生,是相對于會窮盡的非再生能源的一種能源。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投資分析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穩步增長。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風能和太陽能生產國,在國內外的可再生能源投資規模最大。2023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五年來,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由6.5億千瓦增至12億千瓦以上。
203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成為主體電源
發改委部署推動煤炭長期供應協議,可再生能源將年產30萬噸以上的煤炭生產企業的煤炭銷售和對國計民生至關重要的發電及供熱企業的國內煤炭采購全部納入長協范圍,有利保障了煤炭供應的穩定性。另據悉,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明確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目標,即到2025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達到33%左右,可再生能源電力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達到18%左右。
在有機廢棄物豐富、用氣需求量大的區域,探索開發生物天然氣項目,形成管網天然氣、車輛用氣、鍋爐燃料等多元應用模式。
新能源快速發展,風電、光電的供應量持續提升。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10.6億千瓦,占全部電力裝機的44.8%。其中,水電裝機3.91億千瓦、風電裝機3.28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3.06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3798萬千瓦。
其次,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實現穩步增長。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4853億千瓦時。其中,水電發電量13401億千瓦時、風電發電量6556億千瓦時、太陽能發電量3259億千瓦時、生物質發電量1637億千瓦時。
預計未來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超過50%;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達到32.2%以上,可再生能源電力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達到25.9%以上;地熱能供暖、生物質供熱、生物質燃料、太陽能熱利用等非電利用規模達到300萬噸標準煤以上。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提出,展望2035年,能源高質量發展取得決定性進展,基本建成現代能源體系。
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綠色生產和消費模式廣泛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在2030年達到25%的基礎上進一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主體電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碳排放總量達峰后穩中有降。
根據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規模突破13億千瓦,達到13.22億千瓦,約占我國總裝機量的48.8%。其中,包括水電裝機規模4.18億千瓦、風電裝機規模3.9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4.71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0.43億千瓦。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可再生能源作為我國發電新增裝機主體地位進一步夯實,保障能源供應和推動清潔低碳轉型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可再生能源行業報告對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可再生能源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未來,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3-2028年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資源)一般指再生能源。能源可以進一步分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兩大類型。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水能、風能、生物質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溫差能、地熱能等。它們在自...
查看詳情
今年上半年,家電行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145億元,同比增長7.1%。從利潤來看,利潤實現了674.9億元,同比增長20.2%。...
2022年,車險保費收入有所上升,為8210億元,占比繼續下降,為55.22%。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車險保費收入為2087億元,6...
鈦白粉迎來今年第四輪漲價潮近日,西南等地受高溫天氣限電的影響繼續,疊加大型體育賽事開展,西南地區開工率低位維持...
8月1日出版的《求是》雜志將發表重要文章《加強基礎研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文章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
全國鐵路發送旅客4.06億人次鐵路暑運自7月1日拉開帷幕,至7月31日時間過半,全國鐵路旅客發送共完成4.06億人次、日均1...
地下商超、地下停車場、地下倉庫、地下物流、地下市政設施……在人口密集、寸土寸金的上海,地下空間資源成為了解決“...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