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目前,我國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持續擴大就業、提升就業質量需要繼續努力。
金融機構需加大支持中小企業力度
近期,多地下發《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分別從激發活力、擴大就業容量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同時鼓勵金融機構面向吸納就業人數多、穩崗效果好、用工規范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設立“助企穩崗擴崗專項貸款”,開展穩崗擴崗服務。
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在穩就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業遍布國民經濟各個行業,是創新發展和新業態新模式的主要載體,未來作為就業主陣地的作用也將進一步增強。然而受多重因素影響,現階段不少中小企業出現暫時性經營困難,給當下的穩就業帶來一定挑戰。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目前,我國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持續擴大就業、提升就業質量需要繼續努力。
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基,是財富創造的源泉。實體經濟發展得越好,對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越強。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通信業、商業服務業、建筑業、文化產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識、信息、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實體經濟始終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實體經濟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實體經濟行業市場發展前瞻及投資方向
2023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引導貸款利率下降,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優化信貸結構,精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0.6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73.6%,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下一步將繼續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發揮集群集聚創新資源的優勢,強化一流創新基礎設施和各類創新平臺建設,同時在集群內推動上下游企業協同開展數字化改造,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優質制造。
實體經濟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練好內功、站穩腳跟,繼續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中國經濟定能行穩致遠,不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
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實體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總體上看發展方式較為粗放。制造業大而不強,基礎設施綜合協同性有待提升,服務業需提質增效,經營主體的競爭力、抗風險能力有待增強,部分領域依然存在“脫實向虛”的苗頭。在此背景下,明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實體經濟發展的重點,做好相應的戰略部署與政策調整,十分緊要。
振興實體經濟并不意味著排斥虛擬經濟,而是要把握好“虛”與“實”的辯證關系,促進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協調發展,形成“虛”“實”良性互動的國民經濟運行機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落實這一要求,要牢牢把實體經濟抓在手里,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集聚發力,推動制造業加快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躍升。
為民營經濟領域的一家新型實體企業,京東將自身發展緊密融入時代需要和國家大局,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增長。京東能取得良好業績,離不開高效供應鏈基礎設施的支撐。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東供應鏈基礎設施資產規模達到1408億元,同比增長24%。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帶來了挑戰,也孕育著機遇。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等方向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在鞏固傳統優勢產業領先地位的同時,勇于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實體經濟將收獲更強動能、迎來更多新的增長點。
從長遠來看,擁有14億多人口、超4億中等收入群體的中國是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市場,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鄉村全面振興、綠色低碳轉型等加快推進,將為實體經濟發展持續創造廣闊需求。
《2023-2028年中國實體經濟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對中國實體經濟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實體經濟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想了解關于更多實體經濟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3-2028年中國實體經濟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實體經濟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實體經濟,指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是人通過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創造的經濟。包括物質的、精神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通信業、商業服務業、建筑業、...
查看詳情
行業發展報告: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今天發布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2...
我國的旋挖鉆機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基礎施工機械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后一些企業紛紛開發旋挖鉆機,如北京三一重機...
國外集成房屋的發展正朝兩個方向轉變,一是隨著房屋制造的工業化、集成房屋已由臨時性建筑向永久性建筑發展;二是由于...
2023年上半年,國內客運市場形勢向好恢復,公司管內高鐵安全持續穩定。面對有利形勢,公司繼續深入研究客流變化規律,...
硫酸鋇主要來源于重晶石礦,世界范圍內重晶石資源比較豐富,儲量為20億t。中國居世界首位,美國和印度居世界第2和第3,...
地攤經濟由來已久,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地攤經濟是城市里的一種邊緣經濟,一直由于影響市...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