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副秘書長賀德方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科技企業孵化培育,努力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業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截至2022年底,2022年,各類孵化機構服務初創企業和團隊近68萬家,帶動就業人口500多萬人,孵化機構當年1
科技企業孵化器,作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推動力,如今正經歷著一次新的擴張。這一擴容過程將有助于集中各類資源,包括物理空間、共享設施和專業服務,以此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促進就業增長。經過近20年的持續發展,孵化器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無論是在物業設計的基本布局,還是在管理團隊的構建和運營模式的運用等方面,孵化器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同時,一批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也在孵化器中嶄露頭角。
我國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特別是國家級的,已經成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培養企業家精神的重要平臺。它們不斷催生出新產品、新產業、新服務和新業態,對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5-10年是我國從孵化大國向孵化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孵化器不僅需要擴大規模,更需要專注于特色和專業化的發展。據統計,全國90%以上的初創期科技型小企業都在孵化器和大學科技園中集聚。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科技孵化器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自1987年中國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在武漢成立以來,中國科技創業孵化體系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政策設計到模式創新的歷程。據悉,中國在投科技企業達到了23萬家,平均研發投入強度達到了7.9%。近年來從孵化器走出了一批科技企業,占到科創板硬科技企業總數的40%。未來,科技部將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業孵化與創業投資方面的開放合作,提高科技創業體系整體效能:
全國已經建成各級技術要素市場管理機構1000余家,有效促進了技術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同時,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11家,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9個,國家技術轉移機構420家,國際技術轉移中心45家,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36家,培養技術經紀人1萬余人。目前,中國科技創業孵化機構已經超過1.5萬家,是全球孵化器數量最多的國家。根據科技部發布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孵化器被定義為“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科技企業和企業家精神為宗旨,提供物理空間、共享設施和專業化服務的科技創業服務機構”。
科技部副秘書長賀德方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科技企業孵化培育,努力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業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截至2022年底,2022年,各類孵化機構服務初創企業和團隊近68萬家,帶動就業人口500多萬人,孵化機構當年享受國家的稅收減免近10億元;中國創業投資規模持續增長,2022年企業通過創投機構融資超過8000億元。
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海市發布了《上海市高質量孵化器培育實施方案》。該方案旨在發揮孵化器在全過程創新、全要素集聚、全鏈條加速等方面的作用,推動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根據方案,到2025年,上海市將培育不少于20家高質量孵化器,示范帶動不少于200家孵化器實現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轉型升級。這些高質量孵化器將與高新技術開發區、特色產業園區等聯動發展,孵化培育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00家高新技術企業、300家瞪羚企業、10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和一批面向全球,擁有自主、前沿、顛覆性技術的硬科技企業。
此外,該方案還提出要帶動形成若干孵化集群,打造2-3個千億級產值規模的“科創核爆點”,初步建成全球科技創新企業首選落戶城市。該方案的實施將有助于上海市打造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推動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和升級。通過高質量孵化器的培育和引導,上海市將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環境,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重慶市的《高質量孵化載體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中,我們看到了該市對創業創新環境的大力推動。重慶正在吸引各區縣、高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等多元主體參與,優化全市孵化載體的空間布局,逐步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體系。在這樣的政策推動下,重慶的孵化載體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去年,重慶已經有4家單位獲得了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認證,包括重慶第一創客創新孵化器和重慶啟迪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同時,14家單位獲得了國家備案眾創空間的認證,包括京東云(重慶)創新中心和中冶賽迪科創孵化園等。截至目前,重慶已經建成了26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69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以及3家國家大學科技園,形成了以“6+N”為核心的環大學創新生態圈。
孵化器行業在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一定規模,產業集聚明顯。其中,東部地區的發展速度最快,而中西部地區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據統計,全國范圍內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總數已達到5843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有1287家,這些孵化器內共有23.3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進行創新活動,其創業帶動就業的作用以及對科技支撐經濟發展的效果顯著。隨著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科技企業孵化器已成為推動雙創升級的重要載體。
根據最新的數據,中國的創業孵化載體數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3206家+3(中國香港1家國家級孵化器,中國澳門2家國家級眾創空間),總面積達到了1.6億平方米。其中,孵化器的數量為5206家,眾創空間的數量為8000家。此外,還有3559家國家備案的創業孵化載體,其中孵化器的數量為1173家+1,眾創空間的數量為2386家+2,還有73家經過專業化認證的眾創空間。在所有地區中,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和河北的孵化器數量最多,其中廣東地區的孵化器數量高達1013家。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科技孵化器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科技孵化器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科技企業孵化器(也稱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創業中心)是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養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家為宗旨的科技創業服務機構。創業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創新...
查看詳情
化學制藥行業的創新發展已成為國家重點關注的方向。例如,在歐盟和美國,制藥公司需要填寫一份嚴格的文件,包括工藝、...
診所,又名診療所、醫療所、衛生所、醫療室。第四十條醫療機構的名稱由識別名稱和通用名稱依次組成。醫療機構的通用名...
欲了解更多聚丙烯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聚丙烯膜市場深度全景調1...
欲了解更多聚丙烯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聚丙烯膜市場深度全景調Z...
欲了解更多聚丙烯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聚丙烯膜市場深度全景調p...
欲了解更多中國小額貸款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小額貸款行業市場1...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