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體上看,廣義的會展服務主體是會展活動的外部機構,如會展場館、廣告公司、工程搭建公司等;而狹義的會展服務主體是會展活動的主辦方或承辦方,是會展活動的內部機構。
2024年1月9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傳播影響力報告》發布暨第七屆企業展簽約儀式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活動現場,23家展商集體簽約參加第七屆進博會。當天,活動現場還舉行了第七屆進博會企業展簽約儀式,23家企業集體簽約第七屆進博會企業商業展,簽約展覽面積超1.2萬平方米。據悉,第七屆進博會籌辦工作已全面啟動。截至目前,已有300余家企業簽約參加企業商業展,展覽面積超過13萬平方米。
會展是指會議、展覽、大型活動等集體性的商業或非商業活動的簡稱。其概念內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間,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傳遞和交流信息的群眾性社會活動,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種類型的博覽會、展銷活動、大中小型會議、文化活動、節慶活動等。
從主體上看,廣義的會展服務主體是會展活動的外部機構,如會展場館、廣告公司、工程搭建公司等;而狹義的會展服務主體是會展活動的主辦方或承辦方,是會展活動的內部機構。從形式上看,廣義的會展服務主體是提供直接的服務項目,如宣傳物品印刷、展臺搭建、展品運輸等等;而狹義的會展服務主要是提供咨詢、推介和溝通等間接的服務,會展活動的舉辦方或承辦方一般都是委托相關的公司或部門,如會展場館或其他公司,提供具體的服務內容和項目,或者會展活動的舉辦方或承辦方提供一些比較簡單的直接服務,如貴賓的接待服務等。
會展行業具有產業鏈長、產業關聯度大的特點,其中中游為以展覽公司和展覽場館為核心的展會經營方;上游包括場館租賃方、展位搭建、展具租賃、票務、酒店、翻譯等配套服務產業;下游的招商招展方包括各大合作的代理機構,對接參展商和參展觀眾等。
以德國為例,德國會展業的突出特點是專業性、國際性的展覽會數量最多、規模最大、效益好、實力強。在國際性貿易展覽會方面,德國是第一號的世界會展強國,世界著名的國際性、專業性貿易展覽會中,約有2/3都在德國主辦。按營業額排序,世界十大知名展覽公司中,也有六個是德國的。每年,德國舉辦的國際性貿易展覽會約有130多個,凈展商17萬家,其中有將近一半的參展商(約為48%)來自國外。在展覽設施方面,德國也稱得上是頭號世界會展強國。德國現擁有23個大型展覽中心,其中,超過10萬平方米的展覽中心就有8個。德國展覽總面積達240萬平方米,世界最大的四個展覽中心中,有三個在德國。
亞洲會展經濟的規模和水平應該說比拉美和非洲要高,尤其是會展經濟的規模可以僅次于歐美。日本是本地區唯一的經濟發達國家,其會展業發展水平自不必說。在剩下的國家中,東亞的中國及香港地區、西亞的阿聯酋和東南亞的新加坡,或憑借其廣闊的市場和巨大經濟發展潛力,或憑借其發達的基礎設施、較高的服務業發展水平、較高的國際開放度以及較為有利的地理區位優勢,分別成為該地區的展覽大國。
以新加坡為例,該國的會展業起步于70年代中期,時間并不算早,但新加坡政府對會展業十分重視,新加坡會議展覽局和新加坡貿易發展局專門負責對會展業進行推廣。加之,新加坡本身具有發達的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較高的服務業水準、較高的國際開放度以及較高的英語普及率,新加坡2000年被總部設地比利時的國際協會聯合會評為世界五大會展城市,并連續17年成為亞洲首選展舉辦地城市,每年舉辦的展覽會和會議等大型活動達3200個。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展會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會展行業為經濟和市場引流,這對中國這個有著巨大市場潛力的國家來說,幾乎是必然的核心經濟形式,近你那里我國展覽行業迅速發展,成為了展示市場和經濟的最大平臺,2021年中國境內共舉辦展覽5497場,較2020年增加了89場,同比增長1.65%,雖然與2020年相比漲幅不大,但總規模及凈規模皆有大幅增長,預示著中國境內線下展覽正在有條不紊的恢復中。
分省市來看,2021年江蘇共舉辦展覽675場,占全國境內展覽總數的12.28%,全國排名第一;廣東共舉辦展覽640場,占全國境內展覽總數的11.64%,全國排名第二;上海共舉辦展覽542場,占全國境內展覽總數的9.86%,全國排名第三。隨著中國舉辦境內展覽數量的增加,展覽面積也隨之增長,2021年中國境內展覽面積達9189萬平方米,較2020年增加了146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92%。分省市來看,2021年廣東展覽面積達1539.63萬平方米,占全國展覽總面積的16.76%,全國排名第一;上海展覽面積達1086.02萬平方米,占全國展覽總面積的11.82%,全國排名第二;山東展覽面積達833.53萬平方米,占全國展覽總面積的9.07%,全國排名第三。
從平均展覽面積來看,近年來中國平均展覽面積均快速提升,尤其2021年增幅尤為明顯,2021年中國平均展覽面積達1.67萬平方米,較2020年增加了0.2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78%,這說明,中國展覽行業正向規模化方向發展。分省市來看,2021年北京、陜西、吉林、黑龍江、天津、重慶、廣東、內蒙古、青海、上海、江西、四川、山東和云南十三個省市平均展覽面積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平均展覽面積分別為4.3萬平方米、3.95萬平方米、3.7萬平方米、3.5萬平方米、2.74萬平方米、2.58萬平方米、2.41萬平方米、2.31萬平方米、2.13萬平方米、2萬平方米、1.91萬平方米、1.83萬平方米、1.7萬平方米和1.7萬平方米。
2021年中國境外辦展主辦機構共5家,同比去年增加3家,增幅達150%,其中,中紡廣告展覽有限公司共辦展5場,山東百特展覽工程有限公司共辦展4場,米奧蘭特國際會展共辦展3場,山東省歐亞美會議展覽有限公司共辦展1場,浙江遠大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共辦展1場。
2021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除輕工業類展覽面積有所下降,各行業類展覽數量和面積均出現不同程度增幅。就數量而言,各行業展覽數量同比均有增加,專項類展覽數量同比增幅最大;就面積而言,各行業展覽面積同比均有增加,專項類展覽面積同比增幅最大。
縱觀世界會展經濟在全球發展情況,不難看出,一國會展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是與該國綜合經濟實力和經濟總體規模及服務業水平等方面的優勢,在世界會展經濟發展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占有絕對的優勢;而隨著發展中國家及地區經濟實力的增強,其會展業也在蓬勃發展。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展會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
?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展會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展會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
查看詳情
10年來,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了近8個百分點;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過97%、9...
據新華網1月9日報道,菜鳥日前宣布正式進軍美國集運市場,為全美數百萬華僑華人和留學生群體提供電商包裹集運服務。據...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轉變,市民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增大,致使越來越多人患上了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或者處于亞健康...
生物制劑是利用生物技術和生物來源制造的醫藥產品,旨在復制天然物質的活性。這些制劑廣泛應用于醫療、診斷和治療等領...
醫療器械的概念醫療器械主要是指直接或間接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或其他相關物品,...
干散貨運輸,是一種不需包裝,直接將干散形態的貨物裝入船舶貨艙的水上運輸方式。主要負責運輸如鐵礦石、谷物、煤炭、...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