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全景:歷史性突破與結構性分化并存
圖表:2021 - 2025年4月中國皮卡市場銷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乘聯會、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國皮卡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分析,2025年1-4月,中國皮卡市場以18.8萬輛銷量、9%同比增速創下同期歷史新高,其中4月單月銷量達5.0萬輛,同比增長14%,盡管環比下降13%,仍穩居4月歷史最高位。這一數據背后,折射出皮卡行業三大深層變革:
政策松綁釋放需求紅利
全國超過200個城市解除皮卡進城限制,疊加購置稅減免、以舊換新補貼等政策,直接撬動增量市場。1-4月,個人用戶占比首次突破65%,較2024年提升12個百分點,標志著皮卡從“生產工具”向“生活伙伴”的定位躍遷。
消費升級驅動產品迭代
均價15萬元以上中高端皮卡銷量同比增長28%,遠超行業平均增速。帶大梁、非承載式車身等硬核配置與智能座艙、L2+級輔助駕駛的融合,重新定義了皮卡的價值邊界。
出口市場成為第二增長極
1-4月皮卡出口量同比增長34%,東南亞、中東、拉美等市場貢獻超60%增量。中國皮卡企業通過本地化組裝、定制化開發,正在全球市場復制“SUV式”的成功路徑。
二、增長動能:場景革命與用戶代際遷移
1. 場景化需求裂變
越野玩樂:搭載差速鎖、氮氣減震的越野皮卡銷量同比增長45%,成為中產階層“5+2”生活方式的載體;
商用創富:純電版、增程版皮卡在城配物流領域滲透率突破8%,每公里使用成本低至0.3元;
應急保障:政府采購訂單中,具備供電、排水功能的工程皮卡占比提升至22%。
2. 用戶代際更迭
85后、90后用戶占比達58%,較2024年提升19個百分點,其購車決策中,智能化配置權重超過動力性能;
女性用戶比例突破10%,推動皮卡內飾精致化、操控輕便化改造。
三、技術革命:電動化與智能化雙輪驅動
1. 電動化突破臨界點
1-4月電動皮卡銷量同比增長210%,滲透率達7.3%,其中:
換電模式:某頭部品牌推出的“車電分離”方案,購車成本直降40%;
增程技術:綜合續航突破1000公里,解決里程焦慮;
快充突破:30分鐘充電80%技術實現量產裝車。
2. 智能化重構產品邏輯
搭載高通8155芯片的智能座艙成為高端皮卡標配,語音交互、車機互聯等功能激活率超90%;
L2+級輔助駕駛在高速場景實現全覆蓋,自動跟車、車道居中功能降低長途駕駛疲勞感;
某企業開發的“越野模式AI教練”,通過傳感器實時指導駕駛技巧,將新手脫困成功率提升至85%。
四、競爭格局:頭部領跑與新勢力入局
1. 傳統巨頭轉型加速
長城汽車憑借“炮”系列持續領跑,1-4月市占率達38%,其中電動化產品占比超40%;
江鈴汽車通過“寶典”系列深耕商用市場,城配物流車型市占率提升至25%。
2. 新能源品牌強勢切入
吉利雷達推出純電皮卡“地平線”,以“移動儲能”概念切入戶外市場,訂單量突破2萬臺;
比亞迪“鯊魚”系列憑借DM-o混動技術,實現綜合油耗5.8L/100km,顛覆傳統皮卡經濟性認知。
3. 跨界玩家攪動格局
華為與北汽合作開發智能皮卡,搭載鴻蒙座艙與ADS 3.0高階智駕;
小米汽車被曝正在研發“越野+露營”雙模式皮卡,計劃2026年上市。
五、未來展望:三大趨勢定義新皮卡時代
全尺寸化浪潮
5.6米級全尺寸皮卡即將上市,對標福特F-150,填補國產高端市場空白。
生態化運營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國皮卡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分析預測,頭部企業正在構建“皮卡+露營地+改裝品牌”生態圈,服務收入占比有望突破15%。
全球化突圍
中國皮卡企業計劃在東南亞、中東建設10大生產基地,目標2027年海外市占率達20%。
六、投資建議與風險提示
機遇:
電動化、智能化技術紅利釋放期,相關零部件企業迎來增量空間;
皮卡文化崛起催生改裝、露營等衍生市場,年均增速有望超30%。
挑戰:
電池成本波動可能影響電動皮卡推廣節奏;
海外貿易壁壘升級需警惕,建議通過本地化生產規避風險。
結語:中國皮卡行業正經歷“政策松綁-消費升級-技術革命”的三重共振,歷史峰值不僅是數字的突破,更是產業升級的里程碑。對于企業而言,這既是產品定義權的爭奪戰,更是生態構建的持久戰。唯有以技術創新為矛、以用戶運營為盾,方能在這場皮卡新時代的戰役中,開辟屬于自己的增長極。
......
如果您對皮卡行業有更深入的了解需求或希望獲取更多行業數據和分析報告,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國皮卡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