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底時,基金銷售牌照一度售價500萬無人問津,而如今價格一路高漲仍一照難求。
“現在是需求不斷增加,但供給又是不足的,這就導致了這兩年基金銷售牌照價格一路瘋漲。”一位基金銷售人士對記者表示。
一位中介公司人士稱,“有的客戶申請了1年還沒下來牌照,中間還有通不過審批的風險。但是如果買“殼”的話,三個月之內就能完成變更,有些等不及的客戶就會選擇這種收購的方式。”
目前,基金“直銷代辦”模式被監管叫停,基金銷售牌照的審核也悄悄趨嚴,銷售牌照價格隨之水漲船高。
“我們銷售牌照價格的話,現在報價可能要超過5000萬了。”上述中介公司人士表示。
水漲船高
王敏是一家初創金融公司的工作人員。據他介紹,公司在年初時候交易了一筆基金銷售牌照,那時候賣方報價已經高達近5000萬,經過幾番討價還價,最后成交價格為4200萬。
據王敏介紹,去年底,公司已經在籌劃買殼,但遲遲沒動作,那時候問的價格基本上在3000多萬元。
基金銷售牌照是頒發給從事基金產品銷售的企業或機構的許可證。2012年證監會頒發首批“基金第三方銷售”牌照,也就意味著除了銀行、基金和證券,從事PE或信托產品銷售的第三方理財公司也可以從事基金銷售。
隨著監管層對第三方機構在銷售、推廣、結算、風控等層面要求的趨嚴,獲得新牌照的機構少之又少。統計顯示,2016年前9個月,獲得牌照的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依次為9家、6家、5家、2家、0家、3家、1家、2家和1家,基本呈逐月下降趨勢,而從去年9月至今,近5個月的時間里,一張牌照都未發放。
一家公募基金公司銷售渠道人士對記者表示,從2015年到2016年一季度時候,審核速度大概半個多月就能批下來一塊基金銷售牌照,但現在政策收緊就很難預估了。
有基金銷售人士分析,“基金銷售牌照熱”主要出現在中介市場,通過轉讓、買賣的方式出售基金銷售牌照,如果走正常審批流程,政府價格依舊不變。問題是,現在監管部門政策收緊,獲得牌照的時間長、通不過風險變大,給了中介公司炒作賺錢的機會。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在2015年12月份發文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只能銷售自家基金產品,要代銷第三方私募基金產品必須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且成為中基協會員的機構,其他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從事私募基金的募集活動。這一規定使得大量私募開始申請基金銷售牌照。
此外,更有很多互聯網平臺轉型做財富管理,也需要牌照。早前一些互聯網金融平臺偷換概念,不再稱自己為“互聯網金融”,而是以比如Fin-tech、智能投顧等創新概念自居,這樣一來做的就不是傳統金融業務,證監會也就不要求牌照了。但去年8月份證監會表示嚴打沒有牌照卻以“智能投顧”等名義銷售基金的行為。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此前表示,有不少互聯網平臺打著智能投顧、智能理財的旗號,進行證券基金產品的銷售,但并未取得相應牌照。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和注冊取得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機構,可以從事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活動;未經中國證監會注冊,擅自從事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的,中國證監會將依法對相關機構和人員進行處罰。證監會將保持高度關注,發現互聯網平臺未經注冊、以智能投顧等名義擅自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活動的,將依法予以查處。
這也就意味著時下依然較熱的fintech、智能投顧等科技金融領域的應用也需要基金銷售牌照才能銷售基金。
時間到了2月6日,各地證監局叫停“直銷代辦業務”。下發到基金公司的基金監督情況通報指出,“外部機構或個人開展的所謂“直銷代辦”不屬于《證券投資基金法》《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等法律規定規范的基金業務銷售活動。”所謂的“直銷代辦”,是指第三方銷售機構或個人為基金公司介紹并維護客戶。不同于代銷,客戶不在第三方開戶購買基金,客戶賬戶開在基金公司,資金也直接打到基金公司賬戶。
日子不好過
盡管牌照價格居高不下,但實際上,基金銷售也得“看天吃飯”,在市場環境不好時,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日子并不好過。
上述基金銷售人士認為,基金銷售業績與市場行情緊密相連,同時,基金公司們借助第三方平臺銷售基金規模占比差異巨大,大部分基金公司還是會以銀行渠道為主。
目前已取得牌照的第三方銷售機構有107家,但整體盈利預期不佳。天天基金網的基金銷售一直是母公司東方財富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而東方財富2月27日披露業績快報,公司2016年度營收23.52億元,同比下降19.62%;凈利7.14億元,同比下降61.39%。2016年度,由于市場景氣度下降,公司基金第三方銷售規模同比大幅下降;同時,公司從整體戰略出發,主動全面降低了基金第三方銷售申購費率。
東吳證券行業分析師此前根據東方財富半年報數據做過測算,上半年基金銷售收入占41%,仍為占比最高的收入來源,而2015年這個比例為83%。
這也正是今年以來第三方基金銷售情況的一個縮影。
作為基金銷售公司,眾祿金融在去年披露的三季報中顯示,2016年1-9月營業收入3218.94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2.77%,凈利潤-355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17.95%,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678.85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537.66%。
眾祿金融在三季報中還表示,資本市場大幅波動及市場景氣度下降,客戶投資意愿下降,公司基金代銷規模大幅下降,同時公司結合公司戰略及行業競爭環境,主動大幅降低了基金申購費率,進而影響了公司的金融電子商務服務收入。
同樣是新三板上市的好買財富在披露的半年報中也出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減少。
在上述背景下,牌照價格卻仍然持續走高,王敏對自己買了“殼”之后什么時候能夠回本表現出了些許擔憂。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5年,滬深股市跌宕起伏,大起大落,IPO暫停數月都對I
2015年,滬深股市跌宕起伏,大起大落,IPO暫停數月都對I
2015年,滬深股市跌宕起伏,大起大落,IPO暫停數月都對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