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查出甲醛粽子
臺灣查出甲醛粽子,臺灣食品為何屢現安全問題?又逢端午節,家家戶戶準備粽子。臺灣食品管理部門,節前開展粽子類產品的“查核”行動。
結果查到桃園尊爵天際大飯店,所售粽子里的蝦米含致癌物甲醛18ppm,臺中霧峰肉粽嫂的粽子餡料也檢出甲醛12ppm。
管理部門表示,水產品在貯存期間可能自然分解產生甲醛,是原料問題還是生產過程中人為添加還要請專業部門鑒定厘清,如果事涉違法,最重可罰300萬元新臺幣。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甲醛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的一級致癌物,非合法食品添加物,暴露于甲醛中可引發鼻咽癌或血癌,若吃下肚,則可能造成腸胃損傷。
此次查核行動也包括網售粽子,結果顯示基隆市建寶食品公司、嘉義市巧巧小肉粽店、嘉義縣谷王食品工業公司、屏東縣上好肉粽、宜蘭縣珍有味食品行、臺東縣萬林小吃部 6家業者的粽子不合規定,問題包括未見產品的中文標示、營養標示有誤、員工體檢數據過期、操作區雜亂、冰箱冷凍效果不夠等。
在此之前,臺灣知名零食品牌“蝦味先”被曝光使用大量過期原料,令臺灣的食品安全信譽又打折扣,也令民眾對節令食品心有疑慮。“蝦味先”是個有46年歷史的老字號,這次卻被查出使用過期無水檸檬酸、柴魚粉、紅曲。此外,近期臺灣市場還連續查出了過期的冷凍肉品、有機食品、布丁、鳳凰酥等。
更令人不安的是,連環過期藥出現。端午節前夕,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金平膜衣錠”被查出竄改有效期限重新包裝出售,“天良諾克治痛感冒液”也被發現涂改有效期和批號。此前,一家公司被查出6年前就開始把過期的日本進口藥“極品正露丸”“極東正露丸”改標后售出,已賣出逾11.1萬瓶,不法獲利200多萬元新臺幣。
對此,臺灣管理部門表示,今年已將過期食品、藥品管理列為重點工作。但輿論質疑管理部門的查核工作不落實,才會一直稽查卻一直出事,根本無法杜絕黑心食品。有食品科學系教授指出,業者大賺黑心錢已久,遭檢舉才會爆出來,但審判時卻往往從寬認定,無法形成阻嚇效果,造成信安問題屢禁不絕。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園藝用品研究報告對園藝用品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
航空鍛件行業研究報告中的航空鍛件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
金融機具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