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作為廣東金融業的重要部分,5年來成績亮眼,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風險、改革創新等方面成績顯著,多項主要指標創全國第一。
穩健快速發展離不開強監管
保險業的穩健快速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監管。
對于廣東保險市場來說,當前重點是要防范化解流動性風險、群體性事件風險和輿情風險。廣東保監局出臺了現階段主要風險防范工作方案,完善監測預防、溝通匯報、處置化解和善后總結等4個機制17項具體措施。分解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明確具體措施,完善應對預案;強化公司的主體責任和監管的守土責任,尤其是落實一把手責任;緊盯重點公司、重點產品、重點渠道、重點地區,摸清風險底數,加強非現場監測、窗口指導和現場檢查;加強與地方黨委政府溝通,積極參與廣東省防控金融風險聯席會議制度建設,并就重點保險機構風險情況加強向省委省政府匯報,及時與省政府相關部門、駐粵其他金融監管部門溝通協調,積極推動構建全省一盤棋的風險防控格局。
在強力監管之下,目前,廣東保險市場總體運行平穩,結構調整成效初顯。今年上半年,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5.8%,財產險業務保費增速超過人身險業務2.9個百分點,發展更加均衡。財產險業務方面,信用險、保證險、工程險、農業險、責任險等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業務快速增長,非車險保費規模占比提高5.3個百分點。人身險業務方面,中短存續期業務規模和比例持續下降,風險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業務加快發展,普通壽險保費同比增長33.7%,壽險新單期繳業務同比增長57.9%,期繳占比提高6.7個百分點。各重點公司經營管理秩序穩定,現金流總體充裕,風險在可控范圍之內。
服務經濟民生顯成效
近年來,保險資金對廣東實體經濟的投資額不斷增加,僅今年上半年,保險資金在廣東的投資額就新增1363.4億元。
針對廣東發達的制造業和科技創新產業,積極推廣科技保險、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服務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聯合省經信委、財政廳創新開展機器人保險,爭取財政支持,對機器人保險給予80%的保費補貼。引導保險資金通過股權、債權等多種方式,投向智能制造和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8月23日登陸廣東的年內最強臺風“天鴿”肆虐,造成珠海部分重大技術裝備、醫藥產業等遭受損失,臺風過后奔走在第一線的就是保險業。據初步估計,保險業將對本次臺風受損的先進制造業和科技創新產業賠付數億元。
對于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保險正在發揮更大作用。2016年,爭取省級財政給予小額貸款保證保險項目5000萬元的專項補貼資金,大力推動試點縣區開辦“政銀保”業務。目前,全省共有“政銀保”小額貸款項目64個,商業性小額貸款項目21個,支持發放貸款187.9億元,受益企業11.56萬家次。建立“稅務+保險”合作機制,將企業納稅信用等級納入貸款保證保險的承保依據,累計支持422家企業獲得貸款1.1億元。推進險資支農支小融資模式創新,對接農戶、農業合作社、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的融資需求,累計提供融資4550萬元。
保險參與社會管理的作用更加凸顯。截至今年8月26日,廣東首創的巨災指數保險兩年來累計支付賠款8727.6萬元。其中,在剛剛過去的強臺風“天鴿”災害中受損的云浮、陽江兩地也已獲得2200萬元賠款,幫助當地救災復產。大病保險方面,廣東大病保險自2013年實施以來,覆蓋面由13個地市增加到18個地市,保障人數達到6800多萬人,累計向60多萬城鄉居民支付大病保險補償超過50億元。
支持“三農”助力脫貧方面,保險業的參與更加深入。近年來,廣東保險業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提標增品,普惠型險種實現應保盡保,家禽、生豬、嶺南特色水果種植等特色險種全面落地。今年上半年,農業保險為農業生產提供風險保障163.4億元,支付賠款2.8億元,受益農戶61.9萬戶,風險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廣東保監局聯合省扶貧辦擬定《廣東省精準扶貧保險工作方案》,為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制定一攬子保險計劃,為2.8萬扶貧干部提供意外傷害、大病等風險保障。支持保險機構與市縣政府簽訂保險扶貧合作協議,目前已有近10個地市簽訂協議。聯合省扶貧辦指導廣東保險業開展線上主題捐步籌款公益活動,為全省164.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戶提供保額為10萬元/人的保險,風險保障達1643億元。
深化改革 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
在做好風險防控工作、服務經濟社會建設的同時,廣東保監局不斷優化保險資源配置效率,營造鼓勵創新、支持創新的良好環境,引導行業加快轉型升級,提高綜合實力、競爭能力和服務水平。
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改革是保險“新國十條”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廣東作為第二批試點地區,自2016年1月1日啟動商業車險條款費率改革。廣東保監局加強政策宣導、明確主體責任、細化任務分工。今年上半年,廣東商業車險車均保費較改革前下降8.2%,向消費者讓利,商業三責險平均責任限額較改革前提升28.2%。
近年來,廣東保監局積極引導行業開展保險產品服務創新,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比如,在全國首創輕微交通事故快撤理賠,目前,該制度已在全省各地市城區、高速公路全面實施,有效緩解了交通擁堵。率先開展蔬菜種植保險,保費補貼由省級物價調節基金支持。支持保險公司在江門市開展家庭醫生服務試點,探索分級診療新途徑。創新開展電梯安全責任險,全省覆蓋率超過70%。
廣東保監局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重點,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為企業松綁減負,激發保險市場活力,為全國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典型經驗。比如,2013年底,廣東率先啟動銀郵類兼業代理機構“省行證”改革試點工作,并逐步擴大至其他金融類兼業代理機構,將銀行各網點“點點持證”轉變為總行或省級分行“統一持證”,將“紙質申報”轉變為“在線一條龍”服務,統一許可證有效期,大幅減輕市場主體行政事項負擔,許可證平均辦理時間縮短2/3。2016年,廣東的“總行證”改革試點被中國保監會在全國推廣實施。又如,廣東保監局還積極推動將保險營銷體制納入廣東商事改革框架,由工商局出臺專屬代理門店的工商登記制度,允許保險銷售人員以個體工商戶或個人獨資企業形式,開設保險服務店鋪,工商登記由“先證后照”改為“直接登記”,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8月28日晚間香港股市收市后,更名不久的國美零售發布了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業績報告。該報告顯示,該公司2017年上半年...
臨近8月底,上市銀行中期業績報告披露也進入高峰期,截至8月27日,已經有14家上市銀行披露了完整的中期業績報告,其余...
上半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下降超四成。在今年以來的強監管態勢下,中國企業對外投資似乎“降溫”不少。中企“走出去”真...
截至收盤,滬指上漲0.93%報3362.65點,創業板指、中小板指分別上漲1.65%、1.42%,各大指數均有所上調。 事情正在3...
8月28日晚,民生銀行發布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705.35億元,同比下降9.5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2...
繼湖北省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取得新突破后,能源業“走出去”也取得新突破。湖北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昨日早間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