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五塊石立交橋建于1988年,成都最老立交橋之一。跨越火車北站鐵路,連接多個車站和市場。使用29年后,已成為城北交通一大瓶頸。
火車北站擴能改造新節點 ?成都最老立交拆除即將開始
火車北站擴能改造新節點
成都五塊石立交橋建于1988年,成都最老立交橋之一。跨越火車北站鐵路,連接多個車站和市場。使用29年后,已成為城北交通一大瓶頸。
9月8日凌晨零時,機器轟鳴,在五塊石立交上跨鐵路部分,架橋機緩緩將六片T梁先后吊離;凌晨3點40分,跨鐵路部分拆除完畢。拆除五塊石立交,是火車北站擴能改造新節點。
現場
無火車運行時 150噸架橋機凌晨拆橋
8日凌晨零時,成都五塊石立交機器轟鳴,五塊石立交上跨鐵路部分拆除即將開始。
中鐵八局二公司總工雷麗說,五塊石立交共跨越北站6股站線,橋梁拆除只能在鐵路運行空窗期(無火車運行)進行。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在五塊石立交現場了解到,該立交兩跨鐵路,跨度達43米,一座最大載重150噸的架橋機,架設在兩座橋墩上。
其中,北側一跨(跨成灌快鐵)已被拆除,目前剩余南側一跨(跨寶成鐵路),上跨部分板梁已經被拆,只剩下T梁。施工方計劃吊離6片T梁,每一片T梁重達50噸,從而完成上跨部分的拆除。
零時46分,T梁吊離正式開始,工人用鋼索固定住T梁兩頭,架橋機發力,T梁被吊離橋墩、平移至架橋機中間、再被前移到大型貨車上。
載著重達50噸的T梁,貨車緩緩離開。隨后,兩臺大型吊車將T梁吊到地面上,雷麗看了一下時間,1點21分,吊離一片T梁,耗時35分鐘。
凌晨3點40分,隨著最后一片T梁被吊車放到地面,五塊石立交上跨成灌、成昆鐵路部分完成拆除。
成都最老立交 建成29年已成交通瓶頸
作為成都最老的立交橋之一,建成于1988年的五塊石立交橋,一直在城北交通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五塊石立交最主要的功能,是上跨火車北站的鐵路股道,除了成灌快鐵、寶成鐵路,還有多條連接線,來往列車頻繁。
同時,五塊石立交南端連接二環路、火車北站和城北客運中心,北端連接五塊石客運戰,以及周邊多個大型批發市場,車流量巨大,交通十分繁忙。
使用29年后,五塊石立交也暴露出很多不足,比如在立交橋南側,城北客運中心車流人流密集,客運站出口就在上橋處,時常發生大規模擁堵。
比如,立交橋從早上9點到下午5點,只能單行出城,橋上機非不分,電馬兒、火三輪亂竄,交通十分混亂。
另外,立交橋面老化破舊,橋體不斷有脫落物,也給過往行人帶來安全隱患。
在二環路、火車北站如此重要的位置,這樣一條老舊的立交橋,已經無法滿足現有交通需求,成為城北交通一大瓶頸。
展望
高架上跨隧道下穿 未來五塊石立交更通暢
早在2016年初,成都市便對外發布火車北站擴能改造規劃,不僅包括火車北站站房改造,更涉及北站片區整體發展。改造計劃包括搬離城北客運中心和五塊石客運站,遷走現有大型批發市場,改善區域交通,重新規劃區域發展主題等。
據施工方中鐵八局介紹,五塊石立交上跨北站咽喉區,是火車北站擴能改造重點配套工程,舊橋拆除完畢后,整體改造可以用“上跨下穿”概括。
首先,新建五塊石立交橋將上跨二環高架進城,雙向六車道,南端連接人民北路,北端連接賽云臺路,和二環高架實現互通,車輛可以轉換。
其次,在高架橋下將新建一條下穿隧道,下穿火車北站西側和二環路,車輛可從人民北路進入隧道,直接下穿火車北站向北,進入三環路和北新干道。
毫無疑問,上跨二環高架和鐵路的高架橋,以及將下穿火車北站和二環路的隧道,將極大改善目前因為火車北站阻斷南北交通帶來的交通擁堵,極大緩解北站片區交通壓力,實現整體交通優化。
五塊石立交橋的拆除,也是火車北站擴能改造的一個新節點,對于新北站,你期待么?
延伸
北站擴能
改造成為交通綜合樞紐
根據2016年初成都市發布的北站擴能改造規劃,火車北站最初設計時,最高聚集人數為7000人,僅能承擔4萬人/日的到發作業。
在每年春運高峰期時,每天要發送10萬旅客,因此改造勢在必行。改造完成后,北站的運輸能力將翻倍,達到日均發送20萬旅客。
按照規劃,未來四川將新建不少高鐵,包括成都到西寧、成都出發經新機場到昆明,新的高鐵建成后,對于火車北站的要求也會更高。
目前,火車北站存在交通混亂情況,包括兩個公交車站,停車困難等。此次改造,將會把公交、地鐵1號線和7號線、長途客運車站、出租車統一規劃進來,新建新的停車場,打造一個綜合、立體的客運交通樞紐。
借助此次火車北站改造的契機,還會對火車北站南廣場、人民北路的相關區域進行改造升級,包括對部分批發市場的搬遷,進而帶動火車北站周邊區域的發展,形成更加多元復合的城市功能區。
因為車流量、人流量大,目前火車北站的治安和衛生環境有待治理,通過此次火車北站改造,進而實現對整個區域的治安、衛生環境改善,提升居民們的居住質量。
北站新貌
連片規劃打造超級廣場
據此前相關報道,隨著成都火車北站擴能改造配套樞紐工程實施,未來火車北站片區將以“超級廣場”為核心,打造成為新型城際交通樞紐、人際與商務交流中心、復合型城市門戶。
火車北站現有的南廣場片區,面臨著內部交通混亂、對外交通聯系較弱、區域業態單一及公共空間匱乏等問題。
在此次擴能改造,火車北站將結合城市功能區建設的構想,以南廣場為核心,連片規劃打造“超級廣場”。
“超級廣場”規劃用地面積約28.6公頃,范圍為火車北站以南、二環路外側,西至商貿大道,東至老成彭路。將運用內部路網密度優化、地下交通換乘、立體街區及地下停車庫貫通等思路,塑造高效便捷的超級立體街區交通模式。
未來,“超級廣場”地下將形成互聯互通的停車庫,地上則將建設空中連廊,共同引導站前人流向兩側快速擴散。
設1913個停車位
公交、客運、地鐵無縫換乘
據去年發布的改造規劃,成都交投集團主要承擔樞紐和市政兩項配套工程,具體分為兩個區域:北廣場和南廣場。
南廣場,就是目前北站的站前廣場,主要是對現有廣場進行改造,將其劃分為地面層、負一層、負二層。
其中,地面層主要是人員疏散廣場和小型公交到發站;負一層是出租車候車區和地鐵換乘區,地鐵一號線和七號線都可以在此乘坐;負二層是社會停車場,共設置停車位573個。
新建的北廣場主要包括長途客運樞紐、公交場站、高架北廣場。其中,公交場站位于玉居庵路與北站站房之間,地下兩層,地上包括一層及一層夾層。長途客運站位于賽云臺路與玉居庵路之間,地下兩層,地上六層,共設置1340個社會停車位。
據悉,北廣場主要承擔公交、出租車、長途客運,南廣場主要是地鐵,到時可實現無縫銜接,旅客換乘很方便。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9月9日-10日,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舉行。活動現場,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于凱發表了2...
各大機構對于2017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大多數為6.5%到6.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CPI)在2%以上。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
隨著近年來吊頂業的發展,集成吊頂逐漸成為家裝的主流。集成吊頂該如何選擇呢?天天品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2017年2...
國家有關部門發布通知將禁止毛胚房的建設,而采取統一性的建設,使得住房能夠形成一種有計劃性的建設格局當中,因此未...
目前,“新零售”模式已經成為了門窗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所謂新零售,是指未來電子商務平臺將會消失,線上線下和物流...
中國大學全球排名上升 亞洲的海外學生數量可能會增加據《香港經濟日報》網站9月6日報道,在最新出爐的《泰晤士報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