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艘3000噸級海洋漁業綜合科考船是全國漁業資源調查船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船的開工標志著三大海區均有了1000噸級以上專業的海洋漁業科考船,我國對外海的科研探索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的3000噸級海洋漁業綜合科考船在上海開工建造,同時建造的還有東海水產研究所的另一艘同噸級科考船。這兩艘船是農業部迄今投資最多、噸位最大、設施最先進的科考船,計劃明年12月交船,將承載大量的重要科研調查任務,研究海洋漁業資源數據體系,摸清資源底數,為科學制定漁業發展規劃和管理政策提供依據。
這兩艘3000噸級海洋漁業綜合科考船是全國漁業資源調查船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船的開工標志著三大海區均有了1000噸級以上專業的海洋漁業科考船,我國對外海的科研探索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這兩艘科考船也是農業部迄今投資最多、噸位最大、設施最先進的。
據設計,船舶為雙層連續甲板、長首樓、尾滑道、垂直球首船型,全景式駕駛室、方尾、單機、單導管調距螺旋槳(CPP)、單襟翼舵,配備了首/尾側推、方龍骨、舭龍骨及可控式被動減搖水艙、動力定位及綜合導航定位系統,操縱靈活,適航性和耐波性較好。船舶主機功率2720千瓦、總長84.50米、型寬15米、型深8米、設計吃水5米、滿載排水量3281.5噸、續航力10000海里、最大航速14.5節、自持力60天、定員60人,配置相關科研儀器設備64臺(套)。
船上配備了國際先進的海洋漁業探捕、漁業資源調查、漁業環境生物調查、海洋理化分析、聲像評估與遙感等5大科學調查系統;以及國際先進、自動化程度高的絞綱機、卷網機、自動拖網控制系統、電動變頻CTD絞車、專用收放裝置等甲板機械操控裝備,可開展底層拖網、變水層拖網、延繩釣、魷魚釣等4種探捕作業方式,能夠高效完成海洋漁業資源及環境調查并確保科學調查數據測量的準確性和精度。
據建造進度,科考船計劃2018年5月下水,2018年12月交船。兩船建成后可滿足無限航區和南北兩極(除冰區以外)海域的航行要求,并將承載大量的重要科研調查任務,研究海洋漁業資源數據體系,摸清資源底數,為科學制定漁業發展規劃和管理政策提供依據。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浠水有位青蛙養殖戶名叫劉前程,曾經在外地打工的他,從2010年開始,回到農村做起了水產養殖,從養四大家魚到養泥鰍、...
臺灣泥鰍又名大鱗副鰍,臺灣泥鰍肉質鮮美,養分豐厚,富含蛋白質,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大家所喜愛的水產佳品。在外...
黃河流域的山東、河北大部地區自10月7日開始,連續4天陰雨,11日天氣初晴,陽光明媚。連續陰雨天氣使得采摘停滯,11日...
10月15日,記者從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1...
“超級稻”再創世界單產紀錄! 10月15日晚間,有媒體從河北邯鄲市永年區區委宣傳部解到,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
2017年10月13日,龍巖市召開2017年秋冬季漁業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召集了全市7個縣(市、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分管領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