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重慶市共享單車行業市場調研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第一部分 行業發展環境 第一章 共享單車行業發展概述 第一節 行業定義及分類 第二節 行業起源及歷史 第三節 行業地位及作用 第四節 行業發展周期及階段 第二章 重慶市共享單車行業...
“來,快把這些單車搬走,路被堵完了!”10月26日早上7點,成都紅星路三段和東大街十字路口,這一狹窄的區域已被數百輛共享單車占領,正在執勤的交警招呼交通協管員劉先生,從“搬單車”開始一天的工作。
探因
“你公司不占,別人也會去占的”
空間有限單車卻爆炸式增長
共享單車帶來的問題,總結起來,便是對公共場所的侵占、對行人、機動車路權的侵占,為何會出現上述現象?產品的投放,必須和市場相匹配,如果投放過大,整個市場將會無序,這一規律同樣適用于共享單車。
眾所周知,成都市作為常住人口超過千萬的大城市,人流量大,同時車流量也是驚人——成都市機動車保有量超過420萬輛,保有量位居全國第二。過千萬的常住人口、全國第二的機動車保有量,這兩項關鍵指標凸顯出成都道路資源的緊俏,行人、機動車本不寬裕的路權,如果再涌入上百萬輛共享單車,由此導致的路權爭奪戰可想而知。
在這其中,共享單車使用者的自身素質,也是致使目前單車圍城的一個重要原因。自己方便卻予人不便的亂停放,已然成為單車治理中的一大痼疾。當然,這種現象不僅在成都存在,在全國范圍內也是極為普遍。
甘冒罰款單車企業“搶口岸”
從傳統自行車行業轉型到共享單車,周偉(化名)見證了共享單車進入成都的全過程。
他告訴記者,自共享單車進入成都后,不僅有小黃車、摩拜等外來大戶,還有本地企業如一步單車和永安行單車,行業內部的競爭十分激烈,“為了搶占市場,起早貪黑已是常事,比如地鐵站是首要的戰場,每一家公司都會搶早投放。”他說,部分地鐵站外其實不允許停車,但單車公司也會冒著被罰款的風險一試,“你不占,別人也會去占的。”
為了增加品牌知名度和曝光率,各大單車公司一般都會到人流量大的地方投放,“給人家感覺就是,你的車子到處都是,顯得公司更有實力。”
在共享單車進入成都后,多個相關部門出臺政策,比如在地鐵站外劃定停車區域,或在一些人流密集區域禁止投放。“但實際上,為了商業競爭,單車公司有時候也會打擦邊球,進行一定投放。”
解難之法
1
限制投放
多部門聯合治理單車
目前,成都市共享單車保有量已經超過120萬輛,在各大地鐵站、商場等公共場所,共享單車早已車滿為患。近來,記者分別采訪了單車企業、運維人員以及政府主管部門,試圖找到有效解決共享單車所帶來的負面問題,首當其沖的,便是單車的投放數量問題。不久前,成都市多個部門已采取措施,約見了主要單車運營公司負責人,對街面投放的單車總量進行了限制,不僅是不能新投放車輛,原有投放車輛回收維修后再次投放,也必須向主管部門進行報備。同時,城管部門也建立了網絡聯系群,隨時監控片區的重點區域,發現有異常堆積影響通行和市容環境的,會馬上反饋給相關的單車公司,讓他們派人去處理。而記者也從主要幾家單車公司了解到,目前各公司已經暫停新投放車輛,單車數量爆炸式增長勢頭已被遏制。
2
企業盡責
對用戶約束尤為重要
西華大學于代松教授認為,單車企業要認識到,共享單車這么大一個特殊商品在市場上流轉,那么多人使用它,就會帶來許多連帶的社會問題,那么公司就一定要盡好自己的基本責任。他提出,在政府出臺相關細則后,共享單車公司應根據要求制定公司相關管理規范以及與用戶的合作條款。他重點說道,在年初成都市發布的共享單車管理指導意見中,主管部門便專門提出,單車企業要建立關于用戶的個人獎懲制度,用科技手段對用戶實施監管,對于企業來講,對用戶進行約束尤為重要。企業應當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能讓公共資源為企業買單。
3
技術手段
“電子圍欄”能否解決亂放?
如何規范共享單車的停放?對此,政府、企業、專家等多方都提到了“電子圍欄”這一措施。簡單來說,電子圍欄是用電子信號,劃定一個停車區域,單車只有在信號范圍內才能停放,如果不在停“框”內,就提醒不能還車,如果非要堅持還車,計費方式就會發生變化。據悉,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電子圍欄已經鋪開。在成都,因涉及到電子圍欄的技術成本,使用前景尚不明朗。對電子圍欄,也有觀點認為,共享單車的優勢在于靈活,只要不阻礙交通就可以停,如果設定電子圍欄,失去了靈活性,共享單車的便捷性便大打折扣了。
“黑名單”制度能否落地執行?
如上文所說,共享單車出現諸多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用戶自身素質不夠高,時常出現亂停放現象,這給本就脆弱的單車線下管理體系,帶來了很大問題。事實上,為規范用戶用車,國內已有多地,比如天津、南京,已先后建立共享單車用戶黑名單制度。今年5月份,南京交警與多家單車企業建立信息共享“黑名單”機制,并公布首批20名交通違法失信人員名單,終生封殺名單內用戶。
就此,成都一家共享單車負責人則坦言,企業面對媒體都會拍胸脯說會建立獎懲制度,實際上面對競爭激烈的單車市場,沒有哪一家企業敢于建立“黑名單”制度,“這無異于把用戶推向競爭對手。”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共享經濟如火如荼,而在共享單車領域,最后的兩大巨頭,摩拜和ofo將要合并的消息早已頻頻傳出,也是投資圈內大佬談論?...
對于丁偉來說,現在是劫后余生的時刻。作為“富二代”的他頗喜歡折騰,去年底靠著父親的投資在南京跟風創辦町町單車。...
西安規范共享單車發展 禁止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10月26日,記者從西安市交委辦獲悉,為促進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健康...
共享單車行業這兩天的關鍵詞是“收購”。一周之前,小藍單車先被傳被永安行收購。一周之后,共享單車行業首例并購案誕...
共享經濟創業浪潮降溫了?25日,主推豪車共享的運營平臺EZZY正式發布致用戶公告,表示已終止平臺服務,開展清算工作。...
今年5月,共享單車行業經歷了一次爆發性的增長,除了“雙雄”摩拜和ofo穩定增速外,市面上還相繼涌現出各種品牌的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