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總部經濟園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十三五”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總部經濟園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
國際分工的廣度和深度已超越國家的邊界,核心技術層出不窮。任何民族想要擁有每一種核心技術,以便可以萬事不求人,違反了經濟全球化的真諦
這幾個字看似平淡無奇,卻是用血的代價換來的沉痛教訓。GATT以及后來的WTO,像聯合國、世行和IMF一樣,針對的都是引發兩次世界大戰的前車之鑒。WTO及其前身GATT則重在國際貿易中杜絕重商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錯誤,提倡市場開放,降低關稅,平等競爭,促進所有國家的平等發展,旨在防止任何國家通過片面利用全球化帶來的巨大機會,用不對等的手段,損害他國利益,取得不正當的單邊崛起 。
這些規定雖非十全十美,卻并不妨礙任何國家通過不懈的努力,沿著國際分工鏈逐步攀升,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國。無論在GATT期間,還是WTO成立后,都有成功例子。例如,在GATT下,戰敗國日本和德國竟從廢墟中重新崛起,通過徹底融入國際分工體系而不是分庭抗禮,分別成為當時世界的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作為世界戰爭的兩次發源地的西歐也遠離戰火,一片繁榮,并沒有因德國的再度崛起感受到威脅。在WTO之下,中國也通過融入這一體系迅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顯然,與調子美妙動聽、目標卻虛無飄渺的經互會相比,WTO及其前身GATT的運轉踏實得多,也成功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攀登過程中,一國的企業并非個個非要登上價值鏈的頂端才算成功。以美國為例,盡管農業位于國際分工鏈的最低端,卻在美國經久不衰。即使其高科技和軍工占據國際分工鏈的頂端,其火箭、衛星、飛機、軍艦等也大量采用進口部件,為其他國家分享分工鏈的頂端預留空間。
各國企業之間的分工合作越是犬牙交錯,水乳交融,經濟全球化就能變得越是良性化,也越能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諦。在這種基于市場原則的秩序下,不同制度的國家都有和平發展的空間。德、日和中國盡管制度不同,卻都先后和平崛起,便是明證。在這個分工體系下,相對于中國,俄國這個曾被中國仰望,覺得高不可攀的強國,由于至今和這個分工體系格格不入,其經濟和技術的進步和中國已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的中國僅廣東一省的產值,便已超越俄國。
經互會的負面教訓之一是,由于消滅了民營企業和市場,只能以國家的名義直接組織分工。于是,國家的威望、民族的自尊心便凌駕于所有的企業利益。例如,蘇聯曾經通過經互會指定中國擔任的角色,并非沒有經濟學根據。即使過了幾十年,到了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在國際分工鏈中的角色,一開始仍不過是農業和輕工業。踴躍接受這類外國訂單的,正是鄉鎮企業、民營企業,或改制后的原國營企業。
改革開放帶來的所有制的多元化,使中國在國際分工鏈上尋找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時,有了極大的機動性和多樣性。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只需考慮能否獲利,而不必首先擔心國家的尊嚴、民族的榮耀。如果上世紀50年代的公私合營和農業集體化運動沒有發生,民營企業和單干的農民對蘇聯指派的分工角色未嘗會一口拒絕,反倒因符合比較優勢而予以歡迎也未可知。當然,國家的尊嚴、民族的驕傲在當時壓倒了民眾自主的商業機會。
同樣在GATT時期,一心要趕超歐美的拉美國家,由政府大力推行進口替代戰略,為此由國家直接出面,扭曲要素價格,壓低資本利息,抬高本國幣值,提高關稅壁壘,高筑外債,不惜用財力和物力保護自己中意、其實違反比較優勢的企業。這種戰略使一般企業和民眾因高物價、高通脹、高外債、低生活水平而叫苦連天。而民眾的巨大犧牲并未換來進口替代的趕超戰略的成功。原因在于這種戰略的目的,不在充分融入和充分利用已有的國際分工體系,而在追求最終能自外于這個國際分工體系,以便萬事不求人。這自然是對全球化時代每個民族的生存、繁榮之道的根本性的誤讀。
相比之下,東亞和東南亞的一些經濟體堅持出口導向戰略,給企業充分的自主權,讓它們在發揮比較優勢的前提下,積極尋找在這個龐大的國際分工體系中最適合自己的分工角色。這些經濟體尋求的是積極融入,而不是旨在排斥這個體系。幾十年后,它們不但消化了自己的農業人口,而且攀登到國際分工鏈的較高位置。
兩者對比可以看出,良性的經濟全球化的內在要求,是讓各國的企業而不是國家,在全球市場上按照比較優勢平等競爭。如果這種分工由國家出面主導,分工合作就脫離市場的價格信號,而蛻變為國家力量和威望的直接比拼。由于國家有暴力和國庫可做后盾,必要時既可動用國庫對自己中意的企業大肆補貼,又可動用暴力直接力挺。這就使經濟全球化由良性蛻變為惡性的可能大增。這也是為何GATT及WTO一貫強烈反對用政府的力量干預市場,強行推行產業政策的原因。
這一條對潛在的大國特別有針對性。像中國、印度、巴西、俄國、南非等金磚五國,理論上可以用不對等的手段,在保護民族工業、掌握核心技術的崇高名義下,高筑關稅壁壘,讓本國產業獨占巨大的國內市場,讓本國企業首先窮盡本國市場上的規模報酬遞增。等到本國企業的生產成本降到國際價格之下時,再開放本國市場。
此時,世界只能目睹該國企業用低價通吃他國同類企業,獨霸全球市場。照此辦理,該國可依次擊敗所有具備規模報酬遞增特點的別國同類企業,獲得對世界經濟的事實上的霸權。
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是要不斷改善民眾的生活。但是,若要實行政府主導的進口替代的產業政策勢必與此目的背道而馳,多以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為號召,民眾不斷作出犧牲,購買價高質劣,但受保護的本國產品。在犧牲該國老百姓的福祉、損害非保護對象的其他產業利益的同時,還往往不一定真能扶植起自己想要的產業。
如果WTO允許某個大國這樣做,別的大國必然援例,要求跟進。全球化必然再次蛻變為大國之間在關稅和配額上的惡性競爭。如此,大國間必然加深誤解,引發各種沖突。二次大戰之前那種各國對峙、劍拔弩張的局面也許會再度來臨。這自然不是追求和平崛起的中國所希望見到的局面。
在追求單邊利益的時候,各國都會宣稱無意追求霸權,無意取得對別國的支配。但是,歷史一再告戒我們,各國的這類聲明蒼白無力。國際社會只看一國是否通過政府的不當干預,是否違反GATT和WTO堅持的對等原則,是否一邊享有進出別國市場的自由,一邊事實上關閉或半關閉本國市場,犧牲別國經濟利益,片面取得經濟霸權,而不會輕信該國的對天發誓。
中國國內的經濟摩擦也在與日俱增
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五年前便向世界莊嚴承諾,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事實上,這也是正式承認,中國尚未發育出由市場機制決定性配置資源的經濟體制,而這種機制正是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
要實現這一條,首先就要允許所有要素自由交易,不然何來真正的要素價格?沒有真正的要素價格,又如何避免其他一切價格的扭曲?由政府定價的要素市場一定是偽要素市場,其扭曲的價格所引導的要素組合效率一定低下,供求一定失衡,收入分配格局一定惡化。
由于要素市場沒有發育完善,生產力與嚴重落伍的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各類經濟摩擦與日俱增。在改革開放已長達40年的今天,要素的使用效率下降,要素帶來的收入分配格局仍有違反社會正義和公平之處,貧富鴻溝和城鄉鴻溝難以化解,改革的動力有所衰退,改革的紅利難以普惠大眾,特別是農民、農民工及其后代。可見,要素市場發育的滯后已經帶來嚴重的后果。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據外媒報道,英國金融業監管機構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和審慎監管局(The Prudential...
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產生的第一個后果便讓世界捏了一把冷汗。以色列指控伊朗對其軍隊發射火箭彈后,以“近年來針對伊...
11日,包括美國CNN、英國《衛報》、乃至澳大利亞的媒體,都報道了一件涉及中國某衛視的負面新聞。而且從這些媒體的口?...
嘉興典當行女老板深夜遭劫,她的做法救了自己一命先委屈求全告訴銀行密碼趁劫匪取錢掙脫繩索反鎖房門警方審訊后得知,...
小布什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周四(10日)參加了由美國知名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舉辦的頒獎儀式。提及美P...
警方搜尋到"空姐遇害案"嫌疑人尸體。據鄭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5月12日凌晨4時30分許,經多方努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