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商業印刷加工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同樣為2萬億GDP總量(人民幣計價),廣州的市域面積(7434平方公里)是香港的6.7倍、新加坡的10.4倍,換句話說,廣州每平方公里土地的經濟產出,大約相當于香港的1/6,新加坡的1/10。如何提高單位土地產出,成為廣州市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
同樣為2萬億GDP總量(人民幣計價),廣州的市域面積(7434平方公里)是香港的6.7倍、新加坡的10.4倍,換句話說,廣州每平方公里土地的經濟產出,大約相當于香港的1/6,新加坡的1/10。如何提高單位土地產出,成為廣州市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廣州市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努力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上周,市政府公布了《廣州產業用地指南(2018版)》,對三個大類600多個小類的產業在廣州的用地條件進行統一把關,凡是用地規模較大但產值較低、不利于產業機構優化的項目將被限制用地,資源消耗大、污染環境、工藝技術需要淘汰的產業項目將被禁止用地。
背景
11年出臺四版用地指南
據了解,廣州產業用地指南自2007年首次啟動編制以來,已完成了多次更新,分別為2009年版、2013年版,而上周公布的2018年版,已經是廣州的第四版指南。
從2009年版本開始,廣州就將所有用地需求劃分成工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設施行業四大類進行管理,前三大類都設置了投資強度、容積率、建筑系數、綠地率、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比例和用地指標6項控制指標,最后一類設置4項控制指標。
2013年版在此基礎上,結合資源消耗和環保要求,新增限制和禁止用地項目目錄。同時,在產業用地控制指標原有標準上增加了土地產出率、產值能耗、科技率指標,新增了低碳環保的要求。另外又制定了單獨供地產業目錄,以此實現工業用地集約化利用。
而2018版目錄則調整了產業分類的體系,將上一版34個限制和禁止用地的項目增加到35個,同時適應“三舊”改造的新要求,增加了工業用地可以先租后買、彈性供地的做法。而對于最近幾年大力鼓勵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則采取用地保障措施,提出土地出讓底價可按工業用地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
廣州產業園區分布圖
廣州現有107個產業園
今年早些時候公布的《廣州總體規劃草案(2017-2035)》明確提出廣州未來將控制人口規模、有序疏解舊城區人口,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硬約束,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2020年后新增建設用地逐步減少。上述總規中“嚴控增量、優化存量”的思想,意味著此前多年通過大規模造城拉動經濟增長的發展路徑徹底結束了,而這一點也成為上周公布的《廣州產業用地指南(2018版)》的總原則。
2018年版指南開宗明義地提出,需要將具有產業集聚效應的產業集中分布在一定區域,從而有效縮小產業用地的數量,節約集約用地,提高產業用地效益。
指南還將全市現有的產業聚集區分成三類共計107個產業園。第一類工業園區(工業集聚區)主要容納的產業項目包括廣州的汽車、電子產品、石油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以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海洋產業等先進制造業;第二類物流園區(物流集聚區)主要容納的產業項目為倉儲業、道路運輸業、管道運輸業、裝卸搬運和運輸代理業等產業;第三類生產性服務業園區(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主要接納包括總部經濟、金融業、會展、科技創新等生產性服務業。
上述107個產業園中,中心城區基本都是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外圍主要是工業集聚區,還有少量物流集聚區。
優先保障先進制造業需求
2018年版指南還嚴格提出,凡是對列入限制用地項目目錄的建設項目,新建項目未經市土地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投資管理、國土規劃管理部門原則上不辦理相關手續;改建、遷建項目需報省級以上投資主管部門核準,嚴禁以改造之名擴大生產能力。
作為轉變經濟發展動能的配套措施,本版指南也提出,對符合國家、廣東省、廣州市相關產業指導目錄和產業發展政策的產業用地項目,在符合產業方向,明確產業用地類型的前提下,可采用掛牌方式出讓,優先安排供地,實現“以項目找土地”,提高土地資源開發效能。
同時,“三舊”改造土地及新增城鄉建設用地優先保障先進制造業需求;對新業態產業發展快、用地集約且需求大的地區,適度增加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在符合規劃的基礎上,積極引導用地單位在不改變用地主體、重新開發建設等前提下,充分利用工業廠房、倉儲用房等存量用地興辦研發設計、文化創意、健康服務等現代服務業。
全市現有產業聚集區分成三類。
新版指南 四大看點
重點限制國家機構新建辦公樓
在本版指南中,列入限制/禁止用地項目目錄的共涉及食品飲料、煙草、紡織、制革、造紙印刷、石油化工、醫藥制造、化學原料及制品、橡膠和塑料制品、冶金壓延加工、金屬制品、通用和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電力生產、房地產、公共設施管理、文體娛樂業等35個行業項目。
南都記者注意到,限制類項目中具體包括廣州已經數量飽和的新建大型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另外還包括限制機動車交易市場、家具城、建材城等;限制大型娛樂項目游樂設施、主題公園(影視城)、仿古城等。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6Wresearch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2024年,沙特阿拉伯太陽能電池市場年復合增率將達到30.2%2...
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是世界知名的德國汽車品牌,創立于1900年,總部設在斯圖加特,創建人為卡爾·K...
A2奶粉罰款十萬記者今天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獲悉,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18年典型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案件30件。其中,新西...
屢推新品探索多元化戰略無果后,娃哈哈希望重回保健品領域以緩解業績頹勢。近日,娃哈哈正在規劃推出主打減肥功效的奶...
實業人挺起精氣神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制造發展壯大的背后,離不開一代代實業人的耕耘、拼搏與奮斗。他們當中,有站在市...
美團餓了么激戰新零售,戰火從外賣燒至生活配送。7月18日,美團點評宣布推出新業務“美團閃購”,采用快零售的業務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