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遠程教育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
2017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企改革、創新創業發展的持續推進,舊泡沫將被逐步刺破,經濟將在各種不確定和沖擊中構筑新的增長動力。目前國內面臨如傳統行業產能過剩、非金融國有企業的高杠桿...
深圳企業的生命周期有所延長,從2015年的平均5.1年延長至今年的5.9年。具體來看,各行業企業的平均壽命因受資金、技術和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較大差異。
深圳法人與其他組織動態統計分析平臺(data.sist.org.cn),是國內首家上線的法人與其他組織實時統計分析平臺。它由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基于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庫資源而建立。
該院對深圳歷年來企業登記設立、注吊銷等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首次繪制了一份深圳企業“生命周期表”。
現存企業平均年齡4歲
深圳法人與其他組織動態統計分析平臺顯示:從現存企業的生存年齡看,超過5成企業在3歲以下。截至2018年6月底,深圳注冊企業總數約235.5萬家,其中注吊銷46.8萬家,存續企業188.4萬家,另有少部分企業遷移市外。在188.4萬家企業中,生存年齡1歲以下的企業占15.9%;3歲以下的占53.7%;5歲以下的占76.0%;5-10歲的占15.4%;10歲以上的占8.6%。總體來看,深圳企業較為“年輕”,平均年齡為4歲。
深圳企業之所以年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深圳率先進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后,激發了創業活力,商事登記制度改革5年來新增的商事主體數量超過改革前30年的總和,大量企業都在5歲以下,直接拉低了企業的平均年齡。
企業年輕,同時意味著創新發展的活力強。目前,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異軍突起,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生物、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蒸蒸日上,增速遠高于傳統產業,其中潛藏著大量年輕而有活力的企業。同時,深圳在落實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強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不斷從低端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向高端商務和技術服務業轉移。
據市標準院商事登記與代碼應用研究所所長譚麗分析,從現存企業的行業分布看,符合產業結構演進方向的存活率高,如文化、金融、交通、科技服務業以及建筑、教育等行業的企業存活率較高,都在85%以上;而深圳資源優勢弱、比較優勢差的行業,企業存活率普遍較低,如采礦業和農林牧漁等行業,存活率僅6成左右,不少企業早早夭折了。
準入門檻高的企業壽命長
從退出企業的行業分布看,準入門檻越高的企業壽命越長,競爭激烈的企業壽命短。
具體來看,各行業企業的平均壽命因受資金、技術和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較大差異。如采礦業由于準入門檻高,平均壽命有9.3年,是目前統計中最“長壽”的行業。而新興業態互聯網金融業由于P2P平臺頻頻爆雷,平均壽命僅有3.7年,是壽命最短的行業。此外,水電供應等行業存在一定的進入壁壘和行業壟斷,發展較為平穩,平均壽命較長;而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由于競爭較為激烈,企業進出頻繁,壽命較短,都在5年以下。
成立3至5年的死亡率最高
數據分析表明,深圳企業成立后的3-5年是生存“瓶頸期”,最易受到“死亡”威脅。在注吊銷的46.8萬家企業中,平均壽命為5.9年,這些企業的死亡概率呈正偏態分布。其中,企業成立1年內的死亡率為3.5%;成立2年的死亡率為8.1%,成立3至5年的死亡率依次為14.4%、18.5%和12.0%,之后逐年下降并漸趨平緩。相對來說,企業成立第3至5年的死亡率最高,合計達44.9%。
為此,記者走訪了一些企業。一家科技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年他和2位朋友辭去朝九晚五的白領工作,合伙成立了公司。他表示,在企業發展到第二年時確實曾遇到發展瓶頸,但現在已成功走出來,相信以后路會更好走。
“從深圳退出企業的生命周期看,與發達國家相比,平均壽命總體較短,這與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占比較大密切相關,因為這部分企業的創業踴躍性和競爭激烈性都異常高。從退出企業的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生命周期最長而民營企業最短,這是因為國企基礎好實力強,而不少民企基礎差先天不足。”
譚麗分析說,近年來由于各方政策對企業幫扶力度加大,深圳企業的生命周期有所延長,從2015年的平均5.1年延長至今年的5.9年。其中國有企業的平均生命周期最長,平均達9.3年;其次為國外投資企業,達8.3年;接著依次為聯營企業8.2年,港澳臺投資企業7.4年,股份制企業6.1年,私營獨資和私營合伙企業5.8年;最短的是數量最多的有限責任公司,僅有4.8年。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1、我國航空工業發展迅速,高端鈦材迎來需求紅利兌現期鈦加工是典型下游產業升級驅動市場需求的行業,目前高端鈦合金2...
日前,國際研究機構GTM research發布最新報告顯示,隨著中國光伏市場的放緩,2018年中國的光伏需求預期將從48.2吉瓦2...
土巴兔沖擊港股IPO赴港交所上市對科技類公司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同股不同權政策出臺后,多家科技公司投入港交所的懷抱7...
2018年汽車購置稅又有了新規定,包括1.6L排量及以下汽車購置稅恢復、掛車購置稅減半政策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大批新...
今日早間滬指沖高回落,午后強勢反彈,創指午后表現也較為強勢,保險、軍工、芯片、軟件等板塊集體發力,帶動大盤強勢...
8月31日,融創中國公布2018年中期業績,上半年實現銷售額1915.3億元,同比增長76%,而前7個月,融創中國完成的合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