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電行業研究報告中的煤電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煤電行業進行細化分析,重點企業狀況等...
化工、鋼鐵、煤電行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是全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動全省化工、鋼鐵、煤電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二)多措并舉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快推進化工行業VOCs綜合治理,加強無組織廢氣排放控制。加大制藥、農藥、煤化工(含現代煤化工、煉焦、合成氨等)、橡膠制品、涂料、油墨、膠粘劑、染料、化學助劑(塑料助劑和橡膠助劑)、日用化工等化工行業VOCs治理力度。全面推進化工企業設備動靜密封點、儲存、裝卸、廢水系統、無組織工藝廢氣和非正常工況等源項整治。推動實施鋼鐵、鑄造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整治顆粒物無組織排放,對涉及煉焦、煉鋼、發電等生產過程中的煤炭、鐵礦砂等物料運輸、裝卸儲存、廠內轉移與輸送、物料加工與處理等各生產環節實施無組織排放精確治理,實現全封閉運輸及貯存。
(三)全面實施排污許可證管理制度。加強執法監管,全面推進企業持證排污,煤電、鋼鐵、部分化工行業已完成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2020年前完成所有化工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企業排污行為必須滿足排污許可證載明事項,對檢查發現的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充分利用相關配套辦法從嚴從重從速查處到位;對廢水、廢氣超標排放的,依法責令限期整治并啟動按日計罰;對偷排直排、篡改偽造監測數據、不正常運行治污設施、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等污染環境行為,涉及環境違法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污染嚴重、威脅飲用水源安全的生產企業,由當地政府依法關閉。開展廠區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監測,及時排查風險隱患,防止各生產環節對土壤環境造成污染。按有關要求對關閉搬遷企業遺留地塊落實風險管控措施。對實際年產危廢量500噸以上且當年均未落實處置去向或企業內危險廢物累計貯存2000噸以上的,要求限期安全處置,逾期未完成的化工企業依法依規堅決予以取締和關閉。
六、更加嚴格地落實安全監管工作
(一)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化工、鋼鐵和煤電三大行業以壓降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遏制較大以上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事故為目標,認真分析把握安全生產特點和事故規律,嚴格安全準入門檻,從源頭上提高設備、工藝的本質安全水平,加強新、改、擴建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標準,補短板、強弱項,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2018年底前全省涉及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的化工企業完成在役生產裝置和儲存設施的設計診斷,2019年底前完成自動化控制系統診斷改造。督促企業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強化事故易發多發環節風險管控,深化隱患排查治理,提升職工安全素質,有效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
(二)切實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細化化工企業安全準入條件,進一步嚴格執行《江蘇省化工企業提升安全生產能力的實施標準》(附件5),嚴格執行“三個一律不批”,從工藝安全可靠性、技術裝備穩定性、內外安全距離等方面嚴格把關新改擴建項目建設,嚴格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條件,實施安全生產源頭風險管控。全面開展企業風險辨識與管控、安全設計診斷,全面升級化工企業自動化控制系統,提升化工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最大限度減少生產作業現場操作人員,降低安全風險。全面推進二級標準化達標創建,涉及高危工藝的危化品生產企業2020年底前必須達到二級標準化。升級“智能化二道門”建設標準,全省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危化品生產企業2020年底完成“智能化二道門”建設。改進隱患排查治理方式,加強動火作業重點環節安全管理,強化安全生產技能培訓,增強化工企業安全管理能力。
(三)不斷完善職業衛生防護管理機制。按《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落實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做到職業病防護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采取有利于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有職業病危害的企業不得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移給不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
七、更高水平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持續推動化工行業轉型升級。充分考慮國家化工產業布局規劃要求,重點發展大型一體化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化工節能環保等四大產業。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推進工程塑料、高性能纖維、功能性膜材料等開發與產業化。培育和推廣化學工業節能環保技術、材料、產品和裝備,鼓勵建設化工節能環保產業公共技術平臺和服務站,打造一批技術先進、配套完整、發展規范的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基地與服務產業鏈。鼓勵企業轉型升級和信息化改造,提升化工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發揮江蘇科教資源豐富的優勢,在重點化工領域樹立一批典型的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建設一批高質量的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行業關鍵技術創新平臺,組建一批高水平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二)持續增強鋼鐵行業核心競爭力。大力推進鋼鐵行業的“兩化”深度融合,支持引導企業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工業應用軟件和信息化管理系統對現有裝備進行智能化改造升級,提升企業研發、生產和服務的智能化、柔性化、個性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企業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引導與支持鋼鐵企業聚焦國防軍工、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汽車、核電、高端建筑等熱點領域所需高端鋼種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力爭填補國內空白,盡快形成一批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名優企業和產品品牌。圍繞低能耗冶煉、節能高效軋制、流程智能控制等前沿核心技術,加大短流程電爐煉鋼工藝推廣力度,提高企業原始創新、自主集成和節能減排水平與能力。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指引,圍繞工藝先進、生產智能、技術領先、產品高端的要求,加快管理、銷售模式創新步伐,大力推動全省鋼鐵行業質量變革。完善和提高鋼材質量標準,加大質量監管力度,建立公正公開的評價監督體系,全面提高鋼材產品質量。
(三)持續推動煤電行業綠色發展。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電力保供給和調結構的各項工作。全面促進煤電行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構建國際國內領先的高效清潔煤電體系。著力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堅持優化結構和優化布局相結合、發展集中式和推進分布式相協調原則,努力提高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推動清潔高效低碳優質能源逐步成為增量能源貢獻主體。鼓勵沿海地區發展光伏、風電、蓄能抽水電站等清潔能源產業,到2020年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沿海風光電產業帶。堅持把安全放在首位,統籌抓好連云港田灣核電項目建設。繼續擴大沿海LNG接收規模,有效增加天然氣供應。在氣源供應保障的前提下,科學有序布局天然氣發電。有序擴大區外來電消納規模,在積極消納四川錦屏、三峽水電和山西陽城、安徽煤電等區外來電的基礎上,加強與山西、陜西、內蒙古等省區的能源戰略合作,支持省屬國企參與特高壓輸電線路配套電源建設和煤炭資源開發。加快落實晉電送蘇配套電源方案,積極爭取國家盡早啟動錫盟送電江蘇直流工程配套電源規劃建設工作。開展陜西彬長直流入蘇研究。
八、更深更快地推動體制機制創新
(一)強化省級統籌,探索建立鋼鐵焦化等行業產能交易平臺。堅持“規劃引領、指標從嚴、政策銜接、產業先進”,統籌產業規劃和產能管理,堅持政府性主導和市場化配置相結合,由省發改委牽頭盡快建立省級鋼鐵和焦化等重點行業產能指標交易平臺,制訂《江蘇省鋼鐵和焦化產能指標交易實施辦法》。各相關設區市嚴格落實本《意見》明確的產業布局規劃方向,在2018年10月底前編制完成本市鋼鐵行業布局規劃實施方案,明確擬實施的具體項目,報省發改委備案,嚴禁各地擅自實施不符合產業布局規劃要求的產能置換項目。
(二)加強產業對接與引導,加快推動產業協作發展機制。強化南北掛鉤合作機制,推進沿江大型石化企業向沿海布局,支持龍頭鋼鐵企業加快整合沿江和環太湖地區、徐州市等相對分散冶煉產能,在沿海地區高起點建設現代化鋼鐵基地。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實現沿江、環太湖地區的“騰籠換鳥”,推動沿江地區可持續發展。
(三)全面落實市縣主體責任,建立健全綜合評價體系,促進產業集約高效發展。各市縣要發揮推動重點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主體作用,制訂本地區實施細則。樹立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發展導向,分類建立以產業鏈構建、循環經濟發展、產業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等為重點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細化產業發展負面清單,嚴厲打擊違規新增產能,堅決取締落后產能。鼓勵各地建立實施以畝均績效、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為基礎要素的企業分類綜合評價制度,聯動實施差別化政策,加快實現市場出清,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四)加快構建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完善市場監管機制,激發企業微觀主體發展活力。支持領軍型龍頭型大企業開展跨區域跨行業兼并重組,鼓勵采取多種形式組建跨區域企業集團。聚焦產業價值鏈高端,支持建立多種形式的產業聯盟,推進形成跨地域跨行業大中小微企業專業化分工協作的產業生態體系。進一步優化調整各級各類促進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全面消除政策歧視,加快形成公平、透明、普惠的政策支持體系。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科學決策,完善產業布局優化調整工作體制機制,成立由省分管領導牽頭,省發改委等部門組成的專門工作班子,加快建立起“政府領導、部門協作、地方主責、企業主體”的工作體系。各設區市要結合本意見,排出年度工作計劃,并切實加大相關工作的推進力度。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9月13日凌晨,蘋果發布了三款新iphone,分別是iPhone XR、iPhone XS、iPhone XS Max。三款新iphone的區別iPhone ...
駕駛證扣分周期怎樣計算?駕駛證扣分是以1年作為一個周期的。1年內未扣滿12分,第二年就開始重新計算。舉個例子,你的6...
在數字化時代,像化工這樣的傳統行業,也正享受著來自大數據的紅利。“數字化已經成為化工行業以及投資化工行業最大的...
9月14日,在國家郵政局支持下,中國快遞協會、菜鳥網絡與各大快遞企業在上海舉行雙11物流服務動員會,迎接巨量包裹挑1...
北京時間9月14日上午消息,Facebook低調開發和部署了一種名為SapFix的人工智能(AI)工具,可以自動掃描代碼,尋找漏F...
據媒體報道,特斯拉前副總法律顧問兼首席知識產權訴訟律師Jeff Risher加盟了FF。據了解,Jeff Risher在特斯拉任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