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專項化學用品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地鎖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
剛剛結束的倫敦時裝周,因為全面禁止使用皮草,成為全球首個棄用動物皮草的知名時裝周。英國時裝協會發布的聲明說:“作為英國時尚界的代表,英國時裝協會支持設計師創造力的同時,鼓勵他們在挑選材料和供應鏈時做出道德的選擇。”
剛剛結束的倫敦時裝周,因為全面禁止使用皮草,成為全球首個棄用動物皮草的知名時裝周。英國時裝協會發布的聲明說:“作為英國時尚界的代表,英國時裝協會支持設計師創造力的同時,鼓勵他們在挑選材料和供應鏈時做出道德的選擇。”
據悉,英國時裝協會每年都會針對品牌設計師是否計劃在時裝周內使用皮草制品進行問卷調查。2016年,反饋不使用皮草的設計師僅有25位。而到了今年,這個數字達到了250位——這為倫敦時裝周最終決定棄用皮草奠定了基礎。
正如聲明中所說,時尚產業的“道德選擇”已日漸成為熱門話題。高能耗、勞動密集、高污染,已經成為時尚業被詬病的幾大“原罪”。也正因為如此,時尚產業正掀起一股環保風潮。根據全球時尚協會(Global Fashion Agenda)的研究統計,2017年里,全球有75%的時尚公司設法提高他們對環境和社會的貢獻,行業的各個部門正在以不同速度推進相關措施。不過,報告補充說,這些措施能否成功,還取決于監管機構、消費者和其他利益相關方組成的系統。
巨大的碳排放,時尚制造業全球污染第二強,僅次于石油行業?
近期,一則博柏利(Burberry)過去五年燒掉價值1.1億英鎊商品的新聞讓該品牌站上了風口浪尖。根據博柏利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過去的12個月里,他們摧毀了價值286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2.5億元)未售出的全新服飾和香水,相當于8.1萬件博柏利格紋圍巾或兩萬件經典風衣。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一線服裝品牌銷毀“大量”庫存是一個“廣泛問題,絕對不是博柏利獨有的”。有業內人士解釋說:“通常奢侈品公司很重視自家品牌的‘高檔獨特性’——知識產權和品牌資產——因為這能維護他們的商業利益。”
旗下擁有包括路易威登和紀梵希等50多個精品品牌的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在最新的年度報告中表示:“只要產品過時 (面臨換季)或缺乏銷售前景,就得準備削減庫存。”
“對于大品牌來說,新品和過季商品如果非常類似但兩者擁有巨大價差,對品牌價值絕對是非常不利的,”有設計師對《獨立報》說。
銷毀全新存貨是時尚行業里常見行為,運動和快時尚品牌也如此。
快時尚品牌H&M也被爆出運送超過15噸的庫存到瑞典某發電廠,代替燃煤供電。H&M稱這些衣物沒有達到安全測試,一部分霉菌侵染,另一部分含過高鉛含量,同時表示未出售衣物未來都會捐贈出去。而這僅僅是H&M龐大庫存的 “冰山一角”。今年3月,《紐約時報》就透露,H&M正在為價值43億美元的未售存貨而苦苦掙扎。
僅僅在美國,每年就有1050萬件衣服進入垃圾填埋場,即使是天然的纖維都并不那么容易被降解。
圖中的圍巾的面料,則是利用廢棄的橙子皮制成
而銷毀庫存,只是時尚業污染環境的“一小步”。時尚與環保似乎從來都是兩件相生相克的事:我們每天穿的牛仔褲,它的生產過程不僅污染大氣和水源,而且也可能對工人的身體產生極大傷害;快消品牌產品很高的淘汰率使得每年有15%的紡織物料被浪費……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無端消耗是難以估計的,但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產業的通病。
曾有人說,每一件衣服被生產出來,這個星球都要輕輕地顫動一下。時裝是一個復雜的運行體系,涉及長期和多樣化的生產供應鏈,原材料,紡織品制造,服裝制造,運輸,零售,使用和最終處理。幾年前,就有研究人士斷言,時尚是僅次于石油行業的世界第二大污染源。
不過,這樣的結論并沒有被真正證實。這是因為,時尚產業涉及方方面面,對其對環境的影響的評估不僅要考慮明顯的污染物——比如棉花種植中使用的農藥,制造過程中使用的有毒染料和廢棄衣物產生的大量垃圾——而且還要考慮提取、耕作、收獲,以及加工、制造和運輸中使用的大量自然資源。因此,確定時尚產業的碳排放是一項艱巨的挑戰。但可以肯定的是,時尚產業的碳排放是巨大的。
據統計,每生產一千克棉線需要兩萬升水,而這些棉線只能夠生產一件 T恤加一條牛仔褲。與此同時,從原材料到成衣,會用到8000多種化學用品。事實上,任何一件衣服,從它還是莊稼地里的棉花、亞麻開始,就會消耗無數資源。它要經過漂白、染色的工藝才能變成紗線、面料,經歷成衣制作、物流和使用后,最終被焚燒、降解,每個生產加工環節都有碳排放發生,就更不用說那些在加工生產中會產生嚴重污染的皮革業和其他服飾類產品了。
別小瞧了衣服的碳排放量,以棉花為例,棉花是世界上最常用的天然纖維,占我們服裝的近40%。服裝業長期將棉織品塑造出清潔、健康、環保的形象。但事實是,棉花是一種及其消耗水資源的植物。同時,它也是世界上化學依賴性最強的作物之一。 雖然世界上只有2.4%的農田種植了棉花,但它消耗了10%的農業化學品和25%的殺蟲劑。
而棉織品的替代者——合成的人造纖維雖然不是水密集型的,但往往存在制造污染和可持續性的問題。在人造紡織品中,織物的制造和染色都是化學密集型的。
有機棉是一種更具可持續性的替代品,但與傳統棉花相比,其生長成本相當高。因此,今天它只占全球棉花種植面積的1%左右。在品牌店內,一件有機棉制作的背心就能賣到108美金的高價。即使人們可以接受這樣高昂的價格,有機棉也并非沒有缺點。種植有機棉仍然需要大量的水,用它制成的衣服仍然需要用化學品染色并運往全球,這就意味著大量的碳排放。
除去種植、染色等各個環節,一件衣服從生產廠家到運輸至消費者手中,就意味著大量的資源消耗。
美國人每年購買220億件新衣物,其中只有2%的衣服是在國內制造的。總共有大約90%的服裝每年都通過集裝箱運輸。全球化意味著一件襯衫很可能穿越了大半個地球才來到消費者手上。運輸這些衣物的集裝箱船、汽車甚至飛機,都消耗大量的燃料。而被購買后,衣服會繼續影響環境;洗滌和最后的垃圾處理可能會對地球造成更大的傷害。
為了避免被貼上 “污染環境”的標簽,主打環保是品牌營銷慣用的招數?
在講究 “可持續發展”的今天,時尚產業的“道德選擇”已日漸成為熱門話題。品牌為了避免被貼上“污染環境”的標簽,紛紛推出了環保措施。
據統計,2017年里,全球有75%的時尚公司設法提高他們對環境和社會的貢獻,行業的各個部門正在以不同速度推進相關措施。而在這場 “銷毀風波”之后,博柏利表示,將不再焚燒積壓庫存。與此同時,他們還將追隨范思哲、古馳等品牌的步伐,不再使用兔毛、狐貍毛、貂皮和浣熊皮等動物皮草。
這正是不少時尚品牌向 “環保化”轉型的一個縮影:在面料上做文章。而不管它們的衣服設計成什么樣子,品牌強調的重點都變成了耐穿、耐洗、或者易降解。棄用皮草就是其中之一。
一位模特在展示人造皮草。盡管被視為動物皮草的替代品,這種人工織物所產生的環境污染依然不容小覷
不過,簡單的棄用皮草就意味著這個品牌更加環保了嗎?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圍繞動物毛皮替代品(如合成人造毛皮)對環境影響的仍然是環保人士熱議的話題之一。在上個月赫爾辛基時裝周禁止皮草的消息傳出后,未來實驗室的高級創意研究員Rachael Stott就告訴英國 《衛報》“無動物并不會自動意味著無罪”。“棄用皮草、真絲等動物面料可以產生低價值的合成替代品,其具有自身的環境和道德問題,”她說。“用于制造這些面料的制造工藝涉及有毒化學品,并在周圍的河流和垃圾填埋場造成污染。”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蘋果iOS系統在升級中已支持eSIM根據Mac Rumors報道,蘋果將在iOS 12.1 beta版本中加入對eSIM的支持,在iPhone XSX...
“人怕出名 豬怕壯”——小豬佩奇商標在華遭搶注近日,品牌保護高級總監奈爾·特瑞娜表示,小豬佩奇商標在華...
三星高管:三星有信心在四季度做印度手機老大在全球規模排名第二的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中國小米和韓國三星展開了龍虎爭...
中研網訊:據國研網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罐頭產量為408.8萬噸。2007年全國罐頭產量為513.62萬噸。2008年全國罐頭產5...
耐沖擊、耐環境老化預應力裂開、耐腐蝕、耐低溫、易焊接、施工簡便,嚴格密封無滲漏等特點。聚乙烯外套管采用高密度聚...
繼A股成功“入摩”后,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今日(27日)宣布,把中國內地A股正式納入富時羅素指數體系內。據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