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去傳統因子迫在眉睫,空氣凈化擁抱互聯網才能轉型升級并獲得提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空氣凈化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在全國第一個落地實施煤炭產能置換指標公開交易,在全國第一個實現去產能捆綁打包、集中交易……2017年以來,河北省發揮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優勢,探索市場化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在煤炭產能置換指標市場化交易方面創下了多個全國第一。
在全國第一個落地實施煤炭產能置換指標公開交易,在全國第一個實現去產能捆綁打包、集中交易……2017年以來,河北省發揮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優勢,探索市場化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在煤炭產能置換指標市場化交易方面創下了多個全國第一。
作為化解煤炭過剩產能目標任務較重的省份之一,河北省是如何借助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用市場方法推進煤炭去產能的?這一探索有何意義?
開煤炭產能置換指標市場化交易先河,4次交易煤炭產能置換指標2600余萬噸
神華國能集團陜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的煤礦驗收工作,目前接近尾聲。
“多虧我們在最短時間內買足了煤炭產能置換指標,才使得各項驗收工作順利進行。”神華國能集團陜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煤礦副礦長郭向軍,提起不久前的煤炭指標交易,豎起大拇指:“我為河北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點1000個贊!”
讓郭向軍贊不絕口的,是今年5月19日在河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舉辦的煤炭產能置換指標交易。當天,共有1208萬噸煤炭產能置換指標完成交易。其中指標出讓方為河北省以及安徽、甘肅的企業,購買方來自陜西、黑龍江等地的企業。這也是河北省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上,首次嘗試多省產能指標捆綁打包集中轉讓,同時多省企業參與購買的交易方式。在這次交易中,神華國能集團陜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所需要的90萬噸煤炭產能置換指標一次性購買成功。
早在2017年6月17日,河北省已在全國率先實施煤炭產能置換指標市場化公開交易。當天,通過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舉辦的全國首場網絡競價會,1138萬噸煤炭產能置換指標公開掛牌轉讓,轉讓底價130萬元/萬噸,最高競價達185.2萬元/萬噸,最高溢價率46%。這是河北省推動市場化去產能的開創性嘗試,同時也在全國率先樹立起了去產能市場化交易的風向標。
此后,河北省在全國第一個建立起煤炭去產能市場化交易長效機制,將煤礦散戶產能聚攏起來,通過搭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讓有轉讓指標的煤礦企業和有煤炭產能置換指標需求的企業進行對接,通過網絡公開競價方式確定價格,政府對交易過程和交易結果進行監督。目前,河北省已先后組織完成了4次煤炭產能置換指標交易,共交易煤炭產能置換指標2600余萬噸。
“發揮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優勢,創新煤炭去產能指標公開交易,是我們在強化產能置換指標交易等市場化手段,形成過剩產能退出長效機制方面進行的改革創新,在全國走出了一條市場化配置約束性資源的新路。”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將散戶產能聚攏起來,為買賣雙方搭建公開透明安全的交易平臺
按照國家政策,一個煤炭生產企業要新上項目,必須有相應的產能置換指標。這個指標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有空余指標的煤炭生產企業購買。
“煤炭產能置換指標不像其他商品,你想購買,然后就有指標擺在那里讓你選購,大多時候是你攥著錢根本不知道去哪里買。”郭向軍說,買不到產能置換指標,煤礦就不能夠正常生產,“比如我們新建的年產900萬噸的礦井,如果不能正常投入生產,一年10億元左右的收入就沒有了。”
“一方面是買方苦于買不到煤炭產能置換指標,另一方面是河北省一些關閉退出的煤礦煤炭產能置換指標難以變現。”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北省化解過剩煤炭產能任務較重,但由于河北省關閉退出的煤礦多是散戶,規模小,民營成分占相當比例,一家一戶很難滿足購買方需求。此外,購買方往往不愿意與眾多的小煤礦商談,導致一些產能置換指標白白浪費。沒有指標置換收入,而單純靠政府補償資金又難以滿足企業安置職工需要,因此煤礦關停的積極性一直不高。
如何讓退出的煤礦煤炭產能置換指標變現,緩解退出煤礦的資金壓力,進而促進河北省去產能工作順利開展?
“把散戶產能聚攏起來,把指標購買方招過來,為雙方搭建一個公開、透明、安全的網絡公開競價交易平臺,讓市場形成交易價格。”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煤炭產能置換指標市場化交易,全國沒有先例可循。其次,把散戶煤炭產能置換指標聚攏起來,也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為此,河北省先對省內符合政策、能夠市場化交易的產能置換指標企業逐家進行調研,然后吸引省外有需求的企業來河北省了解相關情況、溝通信息。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還專門就具體操作、競價規則、交易底價、競價梯度、出價方式、指標配置、收益撥付、保密監督等問題逐項深入細致研究。交易準備和交易活動期間,還邀請有關部門全程跟蹤監督,確保交易依法依規、公開透明。
規避交易風險,激發企業退出落后產能積極性
“交易規則科學合理,交易過程公開透明,服務細致周到,解除了買賣雙方很多后顧之憂。”在郭向軍看來,煤炭產能置換指標市場化交易,規避了行政手段所衍生的矛盾和問題,也保證了資金安全。同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競價交易方式形成價格,解決了指標交易的定價難題。
產能置換指標市場化交易帶來的另一大好處,是極大地激發了企業退出落后產能的積極性。
在唐山冀東古冶礦業相關負責人裴玉柱看來,與過去政府補貼方式相比,市場化交易煤炭產能置換指標方式更受企業歡迎。“5月19日在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我們轉讓了21萬噸產能指標。如果按以前的補貼方式,只能享受還不到一千萬元的補貼。按照現在的競價模式,我們的產能指標能賣到近3000萬元,這對我們是重大利好。”裴玉柱表示。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煤炭產能置換指標交易這種激勵措施,去年全省完成29處煤礦退出,退出產能1080萬噸,提前超額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目標任務。今年已有40多處煤礦要報名退出,退出產能1700多萬噸。這比河北省甚至國家定的去產能目標都多很多。
業內人士認為,河北省進行的煤炭產能置換指標交易嘗試,是市場化去產能的有益探索,也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布局的重要手段,對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現實和長遠意義。一方面,通過產能置換指標交易,落后產能煤礦獲得安置員工、轉產轉型等所需資金,可以盡快退出產能。另一方面,從參與指標交易的主體看,大部分購買方屬于晉陜蒙等主要產煤地區的優質產能煤礦,通過產能置換指標交易,這些企業的產能有序投入,有利于進一步提升煤炭安全穩定保障水平,提升我國煤炭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河北省將進一步健全交易機制,持續推進約束性資源進場交易,打造全國性去產能交易平臺。繼續擴大進場交易范圍,結合河北省實際,將自然資源、用能權、用煤權、工業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等約束性資源納入公共資源統一平臺交易,全面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今年10月份,中國或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比羅爾在倫敦出席石油...
洗面奶與潔面乳簡單的區分很多人以為潔面乳和洗面奶是一樣的,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其實并不是。洗面奶是沒有泡沫的,使...
10月10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立法會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在金融方面提出了多項措施以維持金融市場的繁榮...
根據國際能源署8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正在尋找煤炭消費替代品以對抗空氣污染的中國將在5年內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
美元是公認的國際儲備貨幣,但并非一直如此。儲備貨幣會隨宏觀經濟趨勢的變化而更替。通常,最穩定且最有影響力的經濟...
東北局地有大雪今天(10日),中東部地區降溫仍在持續,華北最低溫降至個位數,江南東部和華南東部降溫顯現,氣溫或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