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元持續攀升以及市場仍擔心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大背景下,國際原油價格上周持續下跌。期貨端,布倫特原油主力合約下跌2.74美元/桶至69.88美元/桶,跌幅3.77%,美國WTI主力合約下跌2.99美元/桶至59.87美元/桶,跌幅4.76%;現貨方面,WTI下跌2.95 美元/桶至60.19美元/桶。

本周,油價繼續下行,截至12日,布油主力合約跌1.72%,連續11個交易日下跌,為1984年7月以來的最長連跌日,收報68.97美元,比10月3日創出的四年高點86.74美元已回落20.5%,進入技術上的熊市。
隨著油價的下跌,此前押注油價上漲的多倉在迅速減少。廣發期貨11月12日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最新披露期,WTI原油期貨凈多倉為403783手,周變動減少28855手,同時基金持倉多空比從9月25日的14.58大幅降至2.58,回歸到了2010年以來的相對低位水平。
產量提升+地緣政治緩和
油價的下挫,一個原因出在供應方面,俄羅斯、美國和沙特三個全球最大產油國的產量近期均在上升。
其中,美國原油產量與鉆井數齊增。EIA數據顯示,截止11月2日當周,美國國內原油產量環比增加40萬桶/日至1160萬桶/日,美國原油庫存已連續六周上升。同時貝克休斯公布數據顯示,截至11月9日當周,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增加12座至886座,觸及逾三年最高水平,而去年同期為738 座。分析認為,由于美國原油產量與鉆井數同步增加,供應端將持續施壓油價。
除此之外,地緣政治風險有所緩解也一定程度上改變原油供應的市場預期。國泰君安證券認為,此前市場預期明年會因為伊朗受制裁而產生原油供應缺口,然而近期中國、印度等8個伊朗主要進口國被豁免,預期中的供應缺口消失。根據中信期貨的估算結果,被豁免地區占2018年伊朗原油日均出口量86%。
美元強勢打壓疲弱油價
此外,原油屬于大宗商品,是期貨市場的主要交易品種,還具有金融屬性,美元是全球的儲備貨幣、計價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二者有密切的聯系。全球原油的價格,是用美元來計價和交易結算的,因此,美元在全球外匯市場上的漲跌,會直接導致以美元來計價的原油價格的或漲或跌。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美國10 月PPI指數環比上漲0.6%,大超市場預期的0.2%,創2012年9月來最大升幅。另一方面,美國上周首申人數21.4 萬,處于歷史低位附近,表明就業市場保持強勁。綜合來看,美國就業市場表現強勁,同時美國 PPI 數據錄得六年來最佳水平,美聯儲重申漸進加息預期。中信建投期貨分析認為,美國就業市場和通脹表現強勁,加息預期提振美元,進一步利空油價。
而近日美國股市的表現也不佳,周一美國三大股指全線收跌,受科技股領跌拖累,道指大跌600點。興業證券認為,除了靚麗的美國數據在利多美元,股市波動引發的避險情緒助力美元上行。
OPEC會議未做出減產計劃
原油市場一度曾關注在上周日OPEC及其盟國在阿布扎比召開的會議。市場認為,現階段能拯救原油的只有OPEC,因為誰也預料不到油價僅僅花了數周的時間就幾乎回吐了一年半來的一半漲幅。
據報道,產油國們正考慮一系列減產措施,至少有三個屬于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成員的國家認為,有必要討論2019年減產的可能性。阿曼油長表示已看到12月供應過剩的風險,建議在12月調整產量。委內瑞拉油長也表示,如果OPEC同意從12月開始減產,該國將會遵守新協議。
不過,此次會議最終還是沒有做出減產決定,因“老大”沙特能源部長法力赫(Khalid Al Falih)表示,現在討論減產還為時過早。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次OPEC會議將推遲到12月6日在維也納舉行。
油價未來會反彈嗎?
對于原油的未來走勢,光大證券認為,短期油價有望反彈,雖然美國對伊原油禁運力度低于預期,但是鑒于目前OPEC剩余產能已經到達歷史低位,委內瑞拉產量持續下行,美國頁巖油在2019年三季度前受運力所限,在全球原油需求持續穩健增長的背景下,油價后續有望持續走高。
不過,申銀萬國期貨認為,除了相關的不確定因素之外,全球經濟增長受壓可能會對2019年的全球石油需求產生影響,并可能導致供需差距擴大,原油價格短期可能將進入筑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