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快速增長,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發展機遇大,如何驅動行業內在發展動力?
“十三五”規劃對“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改革創新;遠近結合,更加注重以解決長遠問題的辦法來應對...
受需求推動,2018年NCM811電池的生產總量將是去年的10-15倍。
受需求推動,2018年NCM811電池的生產總量將是去年的10-15倍。
在動力電池行業的賽道上,中國“選手”NCM523和NCM333在穩步奔跑,NCM622正奮力追趕,更具潛力的NCM811剛從起跑線起步,但勢頭很猛。
NCM333、NCM523、NCM622、NCM811是三元動力電池的幾種細分類型。三元動力電池指的是正極材料為按一定比例調配的鎳鹽、鈷鹽、鋁/錳鹽的鋰電池,即鎳鈷鋁(NCA)或鎳鈷錳(NCM)。
由于鎳鈷鋁電池的研制難度較大,其核心技術仍掌握在日本企業手中。鎳鈷鋁材料的主要供應商業也以住友金屬、日本化學產業株式會社和戶田化學等日企為主。目前國內研制鎳鈷鋁電池的企業相對較少。
更多企業使用的是鎳鈷錳材料。鎳的作用在于提升材料的體積能量密度,鈷用于提高材料的循環和倍率性能,錳主要用于提高安全性和結構穩定性。
按照鎳鈷錳的混合比例,鎳鈷錳材料按照鎳含量由低到高,又可分為333、523、622、811等。目前,國內使用NCM523材料的電池比能量可達到160-200Wh/Kg,NCM622可達約230Wh/Kg,而NCM811/NCA則可以達到280Wh/Kg。
在11月初召開的第三屆2018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動力電池領域首席專家王芳提及,從產業化角度考慮,中國的動力電池行業正值NCM523和NCM333時代,NCM622處于中試階段,NCM811處于研發階段,但實際的發展狀況比想象的更快。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中國動力電池累計銷量為45.6GWh,三元電池占到一半以上。其中,NCM523材料電池仍是主流,但NCM811材料電池的成長速度已不可小覷。
"811"元年
按照工信部《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要求,到2020年,新能源汽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300Wh/kg以上,力爭實現350Wh/kg,系統比能量力爭達到260Wh/kg,成本降至1元/Wh以下。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20%以上,動力電池系統比能量達到350Wh/kg。
考慮到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需求和全球鈷價上漲的影響,少鈷高鎳的NCM811材料電池成為企業研發的重點。
5月,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下稱比克電池)開始大規模量產使用高鎳811材料的18650-3.0Ah動力電池電芯。四個月后,比克電池宣布,其811產品在動力電池出貨量中的占比已超過五成,目前已用于多款車型。
在10月舉行的中國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覽會上,比克電池又展示了一款已經實現量產的高鎳811材料電芯。據比克電池介紹,該款21700-4.8Ah的圓柱電芯已達到全球最高容量水平。
比克電池成立于2001年,主要從事鋰離子電芯研發、生產、銷售,是國內圓柱電池的代表企業之一。真理研究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比克電池裝機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2.8%,排名第六。
除比克電池外,國內還有眾多電池企業相繼宣布它們的高鎳電池量產計劃。
目前,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力神)已實現量產高鎳811材料電池,相關車型已進入推薦目錄。且該公司研發的NCA高比能量動力電池,電池比能量已超過300Wh/kg。
據PushEvs報道,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300750.SZ)計劃于2019年推出NCM811動力電池。寧德時代總裁黃世霖曾表態,公司計劃到2020年實現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比亞迪(002594.SZ)和國軒高科(002074.SZ)也提出了類似的計劃。
上述三家企業今年前三季度動力電池裝機量分列全國第一、二、四位。
寧德時代成立于2011年,由全球鋰電巨頭ATL的動力電池業務獨立而成。2017年起,寧德時代趕超日本松下,成為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最大的企業,并與2018年成功上市。到今年年底,產能預計超過31.5Gwh。比亞迪的產能為28GWh。國軒高科成立于2006年,2014年登陸深交所,產能約為16GWh。
鵬輝能源(300438.SZ)、億緯鋰能(300014.SZ)等公司也表示,已經完成高鎳811電池從產品技術突破,到小批量生產,再到客戶送樣認證測試的過程。
正極材料企業當升科技(300073.SZ)在今年初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已經實現高鎳811正極材料批量生產,今年全年產銷量將保持大幅增長。
目前NCM811的報價在24萬元/噸左右,高于NCM523的報價,但前者因鈷用量的減少,成本較后者低約1.4萬/噸,因此,NCM81噸毛利將增加3.9-4.4萬元。
根據真鋰研究預計,受需求推動,2018年NCM811電池的生產總量將達到去年的10-15倍。
今年一季度,國內三元材料產量約3.17萬噸,同比增長64.26%。其中常規NCM型號(包括NCM523和NCM333等)占比78%;NCM622型號占比14%;NCM811/NCA占比8%,增長明顯。兩年前,NCM811/NCA的市場份額還不到1%。
因此,2018年被業內稱為高鎳811量產元年。
另據瑞士銀行(UBS)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之后NCM811的市場份額將迅速擴大,到2025年三元材料的NCM622、NCM811和NCA將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艱難邁進
由于鎳鈷錳使用比例的調整,NCM811等高鎳材料在提高鎳比例、大幅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同時,也會造成電池熱穩定性的持續下降,進而影響到電池的安全性。
鎳在反應過程中還會影響電池可逆比容量和循環性能,帶來電池循環應性能減弱、充電效率降低的問題,給大規模應用形成阻礙。
業內共識,盡管國內NCM523和NCM622電池制備技術已較為成熟,但生產NCM811電池仍非易事。
由于鎳自身的化學特性,容易造成鋰的析出,從而影響混料、涂布等后續加工過程,這是生產NCM811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單體電池生產主要包括混料、涂布、烘烤、輥壓、分條等環節。混料即將正、負極固態電池材料混合均勻后加入溶劑,通過真空攪拌機攪拌成漿狀。涂布環節則是正負極漿料涂覆在集流體(銅箔,鋁箔)表面,以制作極板。
比克電池圓柱電池總工李艷斌在接受界面記者采訪時表示,比克在生產NCM811電池的過程中,需要對正極材料、漿料、電解液的選擇和配比,以及工藝和制造環境等多種因素進行改進。她舉例稱,“考慮到高鎳材料的氧化性強,對生產所用的水也進行了調整。”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指出,目前正極材料上純粹使用NCM811材料的電池仍然較少,總體上屬于小規模試驗階段,但是將NCM811材料與NCM333或者錳酸鋰等材料進行摻雜,并以此作為正極材料的情況已經較為常見。“嚴格地說,使用811正極材料和NCM811電池有一定區別。”他說。
墨柯表示,使用混合材料可在大幅提高安全性的同時,提升能量密度。企業通過逐步提高NCM811材料的比重來驗證技術可靠性,這也算作發展高鎳電池技術的方法之一。
“國內現階段只有NCM811圓柱18650電池在技術上已具有大規模量產的可能,其他封裝形式的高鎳電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墨柯向界面新聞記者稱,國內18650圓柱電池的生產工藝更加成熟穩定,為NCM811材料的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8650是一種標準鋰離子電池型號,即直徑為18mm,長度為65mm的圓柱電池。
圓柱形、軟包和方形是動力電池不同封裝形式。目前,圓柱形動力電池生產工藝最為成熟,電池組裝成本較低,良品率和一致性較高,但單體比能量略遜于另外兩種電池。
軟包動力電池安全性能高,循環性能好,但一致性較差,成本較高。方形電池在安全性優于圓柱形電池,相對能量密度高,但生產工藝難以統一。
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進步是降低電池成本,提高競爭力的主要途徑。近年來,國內電池企業持續增加研發投入,2018年上半年,寧德時代研發投入為7.18億元,約占營業收入93.6億元的7.6%,研發人員占到員工數量的五分之一。同期,國軒高科的研發投入約為1.32億元,占營收的5.1%。此外,宣布每年將投入銷售額的5%作為研發經費的還有力神電池和比克電池,后者在過去三年累積研發投入超過3億元。
正視差距
與中國電池企業相比,日韓企業在高鎳電池上已先行一步。
其中,日本松下可謂一路領先。從2008年開始向特斯拉配套供應圓柱電池開始,松下不斷改進正極材料,并先后推出了NCM18650電池和比能量高達340Wh/kg的NCA21700電池。
韓國企業也較早布局NCM811電池。其中,LG化學計劃在將推出第三代軟包動力電池,單體電芯能量密度目標為270-280wh/kg,比目前量產的能量密度高出50%。已方形電池為主要產品的三星SDI則在研發其第4代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可達270-280 Wh/kg,預計2021-2022年間實現量產,第5代電池將于2023年以后量產,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將達到300Wh/kg。
高工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上述三家韓國電池企業2017年的研發投入高達35億元、28億元和10億元。
然而,韓國企業的高鎳電池研發進程并不如想象的順利。此前,LG化學、SK創新相繼宣布推遲其NCM811電池量產計劃。多位電池業內人士猜測,推遲量產的主要原因在于NCM811軟包及方形電池的安全性還存在缺陷。
王芳表示,品質控制是企業在競爭中勝出的關鍵,產品性能、安全、壽命和成本是否能夠與對手去競爭,才是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
智能樓宇企業當前如何做出正確的投資規劃和戰略選擇?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鱸魚怎么做好吃說到鱸魚這種魚類,相信很多人并不覺得陌生。因為鱸魚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而且價格并不算很昂貴,很多家...
兒童天性好動,但出現了玩具致傷問題,責任能在孩子身上嗎?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都比較2...
12月9日,西氣東輸三線東段(簡稱西三線東段)工程通過竣工驗收,正式投產,為福建建設全國首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2...
滬深兩市小幅高開12月11日,滬深兩市小幅高開。地產板塊表現強勁,近期殺跌的食品飲料、醫藥板塊有所反彈,滬指一度反...
從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天津分中心獲悉,通過自主監測和樣本交換形式,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近日發現15個惡意扣費類的惡意...
農資肥料差不多,價格卻懸殊很大,到底是為什么?肥料都有哪些種類呢?肥料按含氮磷鉀的種類,可以分為單一元素肥,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