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最新時間,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已超374萬例,美國成為確診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受疫情影響,美國關閉最大肉制品工廠后,出現“肉荒”,大型超市開啟限購模式。因此為滿足食品對肉制品的需求,5月6日,美國人造肉生產商Impossible Foods宣布與連鎖超市巨頭克羅格在美
截止最新時間,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已超374萬例,美國成為確診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受疫情影響,美國關閉最大肉制品工廠后,出現“肉荒”,大型超市開啟限購模式。因此為滿足食品對肉制品的需求,5月6日,美國人造肉生產商Impossible Foods宣布與連鎖超市巨頭克羅格在美國28個州1700多家超市及其網站出售該產品。Impossible Foods稱,這一合作將使它在美國零售業的份額擴大18倍。據了解,人造肉分為兩種,其中一種人造肉又稱大豆蛋白肉,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因為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另一種是利用動物干細胞制造出的人造肉。
大豆蛋白肉實際是一種對肉類形色和味道進行模仿的豆制品。利用動物干細胞制造出的人造肉,研究人員用糖、氨基酸、油脂、礦物質和多種營養物質“喂養”干細胞,讓它不斷“長大”。
人造肉健康嗎
根據金字火腿發布的公告,此次推出的植物肉產品由公司與美國杜邦公司在中國的子公司丹尼斯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作研發,主要原料是從大豆、豌豆、小麥等植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具有科技、健康、綠色等特點。
這類“人造肉”產品究竟采用的是什么技術?金字火腿公司首席技術官、總工程師馬曉鐘說,植物肉研發中主要解決的技術難點有兩個:一是植物蛋白改性問題,從大豆蛋白圓形分子結構重新構成肉類的纖維狀分子結構;二是利用植物來源的風味物質讓植物肉接近動物肉的質感、香味。
金字火腿公司稱,所生產的植物肉主要由大豆、小麥、豌豆、飲用水、食用醬油、香辛料、甲基纖維素、醋酸酯淀粉、瓜爾膠、甜菜紅、高粱紅、食用香精等組成。
未來人造肉市場規模如何
植物肉含有較高蛋白質含量和較低脂肪含量,可以豐富人們的餐桌,提供更多膳食選擇。植物肉原料資源豐富,且處于食物鏈上游,有利于解決傳統肉制品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和動物保護問題,符合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隨著人們對營養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植物人造肉有一定市場規模和消費人群。
5D仿真概念是希望從色香味、口感、聲音等全方位仿真動物肉。其中聲音這一塊,其實是想在中餐烹飪時,煸肉片、炸魚會有哧啦哧啦的聲音,非常刺激人的食欲。
聯合國預測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6億左右,如果仍按照現在的飲食方式尤其是肉制品消費習慣,地球上的肉制品不足以保證將近100億人口的消費需求。從食品安全方面去考量,植物肉是非常好的解決方案,首先植物蛋白在中國有非常大的規模生產的產業基礎,如果能夠做到味道和口感與動物肉媲美,將以更少的資源服務更多人口,有益于地球環境和生態平衡。
據中研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人造肉行業前景預測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
2020年人造肉行業現狀
2015年4月2日,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的生理學教授Mark Post認為10年之內,人造牛肉除了和自然牛肉一樣美味之外,在其它方面也將優于自然牛肉,從而解決當今牛肉生產面臨的環境和動物保護問題。18個月前,他親眼見證了首塊牛肌肉干細胞制造的"人造牛肉"。2019年8月27日,肯德基和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合作,推出了第一款人造雞肉產品。
2011年11月,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生物學教授馬克·波斯特說,全球第一個人造肉餅有望于2012年8月或9月問世。研究人員說,人造肉有助人類在解決饑餓問題同時保護水源、土地和能源。
波斯特表示,這個肉餅只為證明“人造肉”這一概念,不意味著大規模生產人造肉條件成熟,因為首個人造肉餅的造價高達25萬歐元(約合34.5萬美元)。
據數據調研機構inMarket inSights的調查報告顯示,推出人造肉食品的門店的當月流量相比于全國平均水平提高了18.5%。巴克萊銀行 5 月發布最新研究報告預測,未來 10 年,人造肉有可能拿到肉類市場 10% 的份額,規模升至 1400 億美元。目前行情來說人造肉漢堡銷量是不錯的,但是很多市民覺得人造肉沒有真肉好吃,所以說只會嘗試,并不會一直吃。
人造肉行業未來前景
全球經濟發展,產業及消費均面臨轉型與升級,健康消費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人造肉在這樣的背景下,憑借其獨特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節能環保等天然健康屬性優勢,成為轉型與升級的首選。中國人造肉發展處于初級階段,技術與硬件設備較歐美等發達國家而言有著一定的差距。
人造肉的主要生產成本是生長培養基,每升的成本約為400美元。在此背景下,一個傳統的生物反應器需要高達600升來生產1公斤肉。為了降低這一成本,人造肉公司正在大力投資研發,但在未來幾年,這一問題很可能仍是一個挑戰。
從目前世界范圍內肉類供求格局看,傳統肉類仍然占據主導地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在短期內還難以改變,且目前植物性素肉技術還不能模擬多種肉類。素肉推廣仍然任重道遠,對傳統肉類的替代性作用非常有限。
“人造肉”作為“假肉”,主要面向素食者。雖然素食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變成一種潮流文化,一些西方國家的素食人口比例快速攀升至10%左右,中國則是4%-5%。
人造肉主要依托于生物科技技術,生產地是實驗室。相比于傳統肉食,這樣一塊人造培養肉的誕生,是我們未來時代在肉食上的真實需求。更多關于人造肉行業詳細分析,請關注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國人造肉行業前景預測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人造肉行業前景預測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中國工信部、...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