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空經濟區是依托航空樞紐和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供高時效、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集聚發展航空運輸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而形成的特殊經濟區域,是民航業與區域經濟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重要載體。
臨空經濟區是依托航空樞紐和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供高時效、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集聚發展航空運輸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而形成的特殊經濟區域,是民航業與區域經濟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重要載體。臨空產業具有高附加值、高航空依賴度以及強外向型的特點,是中國新時期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戰略性產業選擇。中國臨空經濟目前出現多種發展模式,其中物流帶動、產業集群、及園區發展模式發展亮眼。園區為內引外聯、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產業集群發展的平臺,實現臨空經濟區內產業的調整和布局的優化,助力臨空經濟建設。當前中國臨空經濟發展模式主要有航空帶動模式、物流帶動模式、產業鏈推動模式、產業集群模式與園區發展模式等。
全國超過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明確提出空港經濟區發展的相關指導意見,已經明確規劃并進行建設的空港經濟區有67個。其中,全國客運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32個機場均已規劃建設空港經濟區。截至2018年,全國共有12個臨空經濟示范區,東部、中部、西部均有所發展,也充分體現了空港作為不依賴沿海、沿江等區位優勢發展的新型港口,將成為內陸地區“彎道超車”的重要功能依托,此外,還有多個城市正在規劃當中。但總體來說,目前國內臨空經濟發展規劃滯后、臨空指向較弱、空間利用不夠合理等問題依舊突出,尤其在面向“十三五”中國發展新常態和對外開放新局面時,國內臨空經濟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新挑戰和新要求。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臨空經濟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第二節 中國經濟環境分析
一、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圖表:2011-2018年中國GDP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7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四季度增長6.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734億元,比2017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66001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69575億元,增長7.6%。
圖表:2017-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90萬億元,比2017年增加了近8萬億元。從增速上看,2018年GDP增速為6.6%,創下自1990年以來的新低。2018年我國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為52.2%。從增量看,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比第二產業快1.8個百分點,而從工業內部結構看,加快向中高端邁進,2018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2017年增長11.7%,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13.9%,在沿海一些地區比重還要高。
具體來看,2018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比2017年增長11.7%、8.9%和8.1%。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4.9%、15.0%和13.4%。
圖表:2018年第四季度和全年GDP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業生產平穩增長,新產業增長較快
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2017年實際增長6.2%,增速緩中趨穩。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6.2%,集體企業下降1.2%,股份制企業增長6.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8%。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2.3%,制造業增長6.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9%。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比2017年增長11.7%、8.9%和8.1%,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5、2.7和1.9個百分點。新興工業產品產量快速增長,鐵路客車、微波終端機、新能源汽車、生物基化學纖維、智能電視、鋰離子電池和集成電路分別增長183.0%、104.5%、40.1%、23.5%、18.7%、12.9%和9.7%。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比11月加快0.3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54%。
圖表:2017-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1169億元,同比增長11.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48%,比2017年同期提高0.16個百分點。
(1)、工業生產總體平穩
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2%,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
①多數行業保持增長態勢。2018年,41個大類行業多數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態勢。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比2017年增長13.1%,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增長11.6%,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9%。
②六成工業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在統計的596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有364種產品同比增長,增長面為61.1%。其中,稀有稀土金屬礦、挖掘機、單晶硅、微波終端機、鐵路客車等產品產量增速在40%-183%之間,服務器、試驗機等產品也增長較快。
③工業產品出口增長平穩。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比2017年增長8.5%。在10大工業品出口行業中,工業品出口9增1降。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比2017年增長15.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9.8%,汽車制造業增長8.5%。
(2)、工業新動能成長較快
①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2018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7%,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5.5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3.9%,比2017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14.7%,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8.5個百分點;醫藥制造業增長9.8%,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6個百分點;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增長8.9%,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7個百分點。
②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速加快。2018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8.9%,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2.7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9.6%,二季度增長7.8%,三季度增長9.0%,四季度增長9.2%,連續兩個季度增長加快。
③部分新興工業產品產量快速增長。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比2017年增長40.1%,生物基化學纖維增長23.5%,智能電視增長18.7%,鋰離子電池增長12.9%,集成電路增長9.7%。
服務業保持較快發展,持續處于景氣區間
全年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比2017年增長7.7%,保持較快增長。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分別增長37.0%、10.1%。12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3%,比11月提高0.1個百分點。1-11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5%,其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4.9%、15.0%和13.4%;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增長5.7%。
12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3%,處于景氣區間。鐵路運輸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保險業和其他金融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60.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從市場預期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0.2%,比11月提高0.6個百分點。
進出口總額創歷史新高,貿易結構不斷優化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05050億元,比2017年增長9.7%;貿易總量首次超過30萬億元,創歷史新高;數量增長,結構優化,進出口穩中向好的目標較好實現。其中,出口164177億元,增長7.1%;進口140874億元,增長12.9%。進出口相抵,順差為23303億元,比2017年收窄18.3%。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7.8%,比2017年提高1.4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增長7.9%,占出口總額的58.8%,比2017年提高0.4個百分點。我國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全面增長,對歐盟、美國和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7.9%、5.7%和11.2%;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勢良好,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增長13.3%,高出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3.6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23932億元,比2017年增長8.5%。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臨空經濟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
2020-2025年臨空經濟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
2019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企改革、創新創業發展的持續推進,舊泡沫將被逐步刺破,經濟將在各種不確定和沖擊中構筑新的增長動力。目前國內面臨如傳統行業產能過剩、非金融國有企業的高杠桿...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半p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