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寬帶提速,移動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截至目前,中國先后出現了傳統金融業務的網絡化、第三方支付、P2P網絡借貸、大數據金融、眾籌和第三方金融服務平臺等多種新興模式。
隨著寬帶提速,移動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截至目前,中國先后出現了傳統金融業務的網絡化、第三方支付、P2P網絡借貸、大數據金融、眾籌和第三方金融服務平臺等多種新興模式。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
產業現狀
(一)網絡支付、移動支付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支付方式。目前,以支付寶、微信為代表的國內互聯網金融企業飛速發展,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第三方支付市場發展較成熟,競爭激烈。(二)P2P網貸大浪淘沙,垂直細分領域生機勃勃。隨著監管更加嚴厲,網貸平臺數量將逐步減少并趨于穩定,但網貸規模將穩步增長。中小型網貸平臺,受限于資金、規模,隨著監管的進一步加強,必將被市場淘汰,而優質網貸平臺則會不斷發展壯大。(三)眾籌受限于法律,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眾籌平臺的發展呈現出了明顯的優勝劣汰的趨勢,無強大背景、實力薄弱的平臺正逐步遭遇淘汰,但行業整體融資規模仍在上升。(四)互聯網理財發展迅速,智能理財時代逐步來臨。(五)傳統金融加速互聯網化,銀證保基各顯神通。(六)互聯網企業全面介入金融領域。
市場規模
P2P網貸方面。截止2018年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降至1798家,相比2017年底減少了442家。2018年行業成交額達1.92萬億元,環比下降21.19%。打破成交額連續5年上漲,網貸行業交易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2018年網貸行業交易額首度下降,主要歸因于2018年以來整個行業進入去偽存真、自我調整的狀態,特別是2018年6月份以來,行業問題平臺頻現,出借人信心低迷,出現間歇性恐慌。
中國互聯網理財指數由2013年的100點增長到2017年的695點,四年時間內增長近6倍。互聯網理財規模由2013年的2152.97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3.15萬億,增長近15倍。2018年互聯網理財指數下降到了563點,相比2017年的695點,降幅高達23.45%。從互聯網理財市場整體規模來看,2018年財富管理市場總規模由2017年的130萬億上升到132萬億,增幅也遠低于往年。其中信托、券商資管、基金專戶分別下降了2萬億、1.2萬億和2.7萬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保險分別上升了1.5萬億、0.7萬億和2.4萬億;銀行理財持平。
2018年全球至少發生1097筆金融科技投融資事件,其中7月份達到歷史峰值158筆;融資總額約為4360.9億元,其中6月份占到全年的27.9%,為1215.3億元,原因在于螞蟻金服的2筆融資合計達到了943億元。2018年C輪以上的融資為130筆。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融資事件615筆,占全球一半以上;融資總額約為3256.3億元,占全球的74.7%。其次是美國和印度,融資事件分別為153和114筆,所獲金額分別為503.6億元和152.2億元。中美印三國的融資金額占全球總數的89.7%。
監管體系
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聯合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由此開啟了互聯網金融監管元年。該《指導意見》初步確立了我國“分類監管,協同監管”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即第三方支付、P2P網絡貸款、互聯網保險、眾籌及互聯網理財的具體監管方根據業務歸口管理分別為央行、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但互聯網金融行業混業經營的特性使得分業監管機構很難制訂出邊界清晰、覆蓋合理的方針,導致實際執行中往往會出現監管真空和效率低下等問題。基于此,2017年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隨后銀監會和保監會合并形成銀保險會,過去分而治之的“一行三會”成為歷史,統籌協調的“一委一行兩會”的新格局就此形成。此次金融監管框架的調整推動了監管主體多元化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在統一監管標準、提高監管效率等方面的發展。
發展趨勢
(一)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的理念在第三方支付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有效避免了供銷雙方在支付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同時還使網上購物的信任問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為一些弱勢群體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另外普惠金融的思想在P2P網貸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采用眾多貸款人的方式,使貸款風險得到有效的分散。(二)精準金融。精準金融的主要技術特點就是移動計算機、云計算以及大數據等,首先精準金融可以通過一定途徑得到的大數據,對金融服務相關用戶以及相關產品進行畫像,這樣可以有助于建立更加精準的用戶角色模型,從而在跨界服務行業得到更為理想的收入。其次還可以根據相關情況快速的了解用戶需求,從而為金融用戶及時地提供相應的服務,促進金融服務更加的精準有效。(三)安全金融。管理和技術是有效解決互聯網金融安全的兩大重要方面,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建設社會文化、建設企業內部相關制度、建設個人征信系統、完善法律法規等幾個方面,技術方面則主要包括區塊鏈接技術、風險控制模型以及數據脫敏技術等方面。通過使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等,方便互聯網金融企業驗證、追溯并記錄用戶的相關自信情況,從而使信息不對稱情況得以有效改善,使相關企業控制和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面臨問題
(一)運行制度有待完善。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相同,需要完善的運行制度作為內部的支撐,但是現階段中國的互聯網金融運行制度仍舊不夠完善。(二)安全管理水平較低。主要是指部分互聯網金融企業對于其投資者、籌資者的信息有泄露的現象,并且由信息泄露引發的財產安全問題也較為嚴重。其次,安全管理水平較低還表現在非系統性風險的存在上,正是在信息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互聯網金融企業所面對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概率就會更高。(三)市場競爭不夠規范化。競爭制度的不完善是導致市場競爭不夠規范的直接原因。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井噴式的發展,也導致了行業內部不規范競爭的進一步加劇,例如部分企業為擴大業務規模,不惜構造巨大的龐氏騙局,而部分理財產品也通過降低價格、虛報收益率的方式來吸引投資者。這一方面欺騙了投資者,另一方面也加重了企業負擔,造成惡性循環,最終增加行業整體的潛在風險并影響到中國金融體系的長期穩定與安全。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互聯網金融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