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幅員遼闊,地震、暴雨、雪災、泥石流等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頻發。2019年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1926萬公頃,其中絕收280萬公頃。
中國幅員遼闊,地震、暴雨、雪災、泥石流等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頻發。2019年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1926萬公頃,其中絕收280萬公頃。全年因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923億元,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57億元,因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8億元,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億元。全年大陸地區共發生5.0級以上地震20次,成災13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2019年全國共發生森林火災2345起,其中重大火災8起、特大火災1起,受害森林面積13505公頃。與2018年相比,森林火災次數減少133起、降幅5.4%;受害森林面積減少2804公頃、降幅17.2%。全國共發生草原火災45起,其中重大火災1起、特大火災2起,均為境外火燒入引發,受害草原面積約66705公頃。
因此,近幾年來我國應急產業產值規模年均增長速度在20%左右,高于同期工業經濟平均增速。先后涌現出了首家以應急產業作為主業發展的新興際華集團為代表,在行業中發揮帶頭引領作用的綜合型龍頭企業,以及詹陽動力、辰安科技等在應急產品和服務領域具有專業特色的重點骨干企業。
作為新興產業,應急產業在國內正蓬勃發展。隨著天災人禍帶來的公共安全應急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及各項支持政策、規定的不斷出臺,應急產業已呈現快速發展勢頭。預計在未來數年,應急產業仍將高速增長,國內市場將迎來應急產業的快速成長期,應急產業有望經歷三輪比較大的發展機遇。近幾年中國雖然注重提升應急裝備水平,但由于中國工業基礎薄弱,應急產業起步晚,大部分應急產品還沒有擺脫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狀況,特別是大型、關鍵性應急裝備,難以適應應急需要,直接影響了應急處置效果。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應急產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第二節 中國應急產業財務指標分析
一、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圖表:2017-2019年應急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二、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圖表:2017-2019年應急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三、行業營運能力分析
圖表:2017-2019年應急行業營運能力分析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四、行業發展能力分析
圖表:2014-2019年應急行業發展能力分析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第三節 應急產業市場發展分析
一、中國應急產業發展基本判斷
1、發展應急產業成為社會共識
一方面,我國危險化學品儲存場所夏季安全生產管理亟待加強;另一方面,督查結果也對我國的應急產業大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公共安全事故的增多,我國對于緊急救援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但整體來看,我國應急產業起步較晚,目前處于分散發展的態勢。盡管有企業在某此方面做得較好,但許多應急技術、裝備等仍依賴國外進口,綜合性的應急產業體系仍未形成。如何整合優化我國的應急管理體制,提升我國綜合應急救援能力是當務之急。
2、應急產業發展勢頭加快
在國家對應急產業發展作出具體部署后,應急產業的產值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應急產業對上下游產業及相關產業帶動力強,這將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應急產業與傳統產業相關聯,是傳統產業向應急產業的延伸。比如無人機在應急產業中的應用,需要無人機企業在加強傳統技術的同時,開辟新領域、延長產業鏈,為應急服務創新技術和服務。應急產業體系和上下游產業鏈接關系正逐步建立;企業對應急產品投資行為由以往被動、無意識狀態,開始向主動、有意識狀態轉化;投資形式開始由產品投入向產業投入轉化等。
3、產品科技創新能力增強
政府、企業以培育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創新性企業為重點,加強應急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應急產品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應用范圍日益廣泛。如,各地開始探索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成功地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大壩安全防護,泥石流監測、早期預警;將云計算技術用于分析處理海量災情信息等等。應急產品逐步由單一的有形安全產品、應急產品,向應急科研、服務、咨詢、標準認證等無形產品形式擴展。
4、應急保障作用得到發揮
應急產業發展既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更為保障公共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在非典、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相關企業生產了大量流行病防護用具、檢測設備、防控設施等;汶川地震中,應急產業提供了大量優質帳篷、活動板房、各類救援車輛等;王家嶺礦難救援中,排水、通風、打鉆等應急產品,對成功救援發揮了巨大作用。應急產業貫穿了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恢復重建的全過程,應急產品帶來的監測預警的準確性,應急救援的有效性,救援物資的及時性,恢復重建的保障性等,成為提高應急能力的關鍵。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應急產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0-2025年中國應急產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中國幅員遼闊,地震、暴雨、雪災、泥石流等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頻發。2019年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1926萬公頃,其中絕收280萬公頃。全年因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923億元,因旱災造成直接4...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