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是公認的清潔能源,作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脫穎而出。21世紀,我國和美國、日本、加拿大、歐盟等都制定了氫能發展規劃,并且我國已在氫能領域取得了多方面的進展,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成為氫能技術和應用領先的國家之一,也被國際公認為最有可能率先實現氫燃料電池和氫
氫能是公認的清潔能源,作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脫穎而出。21世紀,我國和美國、日本、加拿大、歐盟等都制定了氫能發展規劃,并且我國已在氫能領域取得了多方面的進展,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成為氫能技術和應用領先的國家之一,也被國際公認為最有可能率先實現氫燃料電池和氫能汽車產業化的國家。
2021年氫能源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如何 氫能源市場份額分析深度報告
當今世界開發新能源迫在眉睫,原因是所用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氣、煤,石油氣均屬不可再生資源,地球上存量有限,而人類生存又時刻離不開能源,所以必須尋找新的能源。隨著化石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儲量日益減少,終有一天這些資源、能源將要枯竭,這就迫切需要尋找一種不依賴化石燃料的儲量豐富的新的含能體能源。氫正是這樣一種在常規能源危機的出現和開發新的二次能源的同時,人們期待的新的二次能源。 氫位于元素周期表之首,原子序數為1,常溫常壓下為氣態,超低溫高壓下為液態。那么,未來氫能源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一、氫能源行業市場供給分析
圖表:2016-2018年中國氫氣產量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經過十余年的長足發展,我國氫氣年產量已逾千萬噸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大產氫國;同時,我國金屬儲氫材料產銷量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儲氫材料產銷國。氫氣產量和儲氫材料產銷量兩項世界第一,為我國開發利用新能源、加快邁入氫能經濟時代創造了有利條件。據中國氫能聯盟數據統計,2012-2018年,我國氫氣產量呈逐年遞增趨勢,其中,2018年中國氫氣產量約為2100萬噸。
東部區域以上海、江蘇和山東為代表,是中國燃料電池車研發與示范最早的地區早在“十一五”期間便依托國家“863”項目進行燃料電池車研發,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進行了示范運行。圍繞燃料電池車和關鍵零部件的研發,氫能產業鏈制取、儲運和加氫站等環節配套建設逐步完善,上海市和山東省已出臺氫能發展整體規劃長三角氫走廊建設穩步推進,商業生態初具錐形。目前,該區域共有規模以上企業68家,示范運行燃料電池車563輛,加氫站8座,并計劃到2020年建成50座。
西部區域以四川省為代表,是國內可再生能源制氫和燃料電池電堆研發的重要地區四川省油氣資源豐富、水電裝機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僅年調峰棄水電量就高達139.96億千瓦時,裝機棄水電量約為500億千瓦時,電解制氫可供給百萬輛燃料電池車運行。該區域共有規模以上企業15家,示范運行燃料電池車40輛.加氫站1座,并計劃到2020年建成5座。
南部區域以廣東佛山、云浮為代表,是中國燃料電池車大規模示范和加氫網絡規劃較為成熟的地區依托已建年產5000套燃料電池系統,在建年產2萬套燃料電池系統6萬輛燃料電池商用車等項目,氫能業鏈逐步完善。目前,該區域共有規模以上企業32家,示范運行燃料電池車95輛,加氫站7座,并計劃到2020年建成40座。
北部區域以北京、河北和遼寧為代表,是中國較早開展燃料電池電堆和關鍵零部件研發的地區,并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進行了燃料電池車試運行。依托在建年產1.3萬套燃料電池系統,6600噸制氫等項目,氫能產業鏈逐步完善目前,該區域共有規模以上企業73家,示范運行燃料電池車219輛,加氫站3座,并計劃到2020年建成30座。
中部區域以湖北和河南省為代表,是中國燃料電池重要零部件研發和客車大規模示范地區。依托已建年產100萬件膜電極,在建年產100萬噸液體有機儲氫材料1.00套燃料電池發動機,2.000輛燃料電池客車等項目,逐步打造氫能產業鏈目前,該區域共有規模以上企業27家示范運行燃料電池車43輛;加氫站4座,并計劃到2020年建成21座。
工信部: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提高氫燃料制儲運經濟性。因地制宜開展工業副產氫及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應用,加快推進先進適用儲氫材料產業化。開展高壓氣態、低溫液態及固態等多種形式儲運技術示范應用,探索建設氫氣運輸管道,逐步降低氫燃料儲運成本。健全氫氣制儲運、加注等標準體系。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加氫基礎設施立項、審批、建設、驗收、投運等環節的管理規范。引導企業根據氫燃料供給、消費需求合理布局加氫基礎設施。支持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開展油、氣、氫、電綜合供給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范運行。
二、氫能源行業市場需求分析
圖表:2016-2018年中國氫氣需求量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三、氫能源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圖表:2016-2019年上半年中國制氫行業市場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全球氫工業的發展,人工制氫的需求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制氫技術日新月異。煤氣化制氫雖然同樣會產生大量CO2,但由于其原料豐富、價格低廉,故仍將是規模化、低成本人工制氫的最佳途徑;高爐煙道氣、化工尾氣等通過變壓吸附(PSA)技術可實現低成本回收氫氣;太陽能制氫技術(光催化、光熱解)是未來理想的制氫技術,但受制于轉換效率和成本等問題,預計2030年前難以實現規模化。
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版氫能源產業園區定位規劃及招商策略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0-2025年中國氫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近年來,隨著氫能利用技術發展成熟,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壓力持續增大,氫能在世界范圍內備受關注,氫能已經納入我國能源戰略,成為我國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和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的戰略選擇。氫能產...
查看詳情
iPhone 13將采用紅外人臉識別蘋果正在測試新的Face ID硬件。測試中使用的是帶有新傳感器或者攝像頭組合的原型機外殼...
2021廚房設備行業前景與現狀分析8月5日,“筷子第一股”雙槍科技正式亮相A股主板。成立于2002年的雙槍科技,致力于日5...
中信證券營收利潤穩居行業第一 2021年中國上市券商實力排名表8月28日,目前已有37家上市券商披露2021年中報,其中333...
2021年精裝房銷售規模占比伴隨房地產調控政策越發嚴格,2021上半年精裝修新開盤項目1490個,同比下滑8.9%;規模123.7...
醫院監護儀多少錢一臺?醫療監護儀是一種以測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參數,并可與已知設定值進行比較,如果出現超標,可發出2...
2021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 信貸總量增長穩定性將增強央行日前召開的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引起了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