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7.0級地震東京有震感,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正式測定:今天17時09分在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北緯38.43度,東經141.84度)發生7.0級地震。
日本7.0級地震東京有震感,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正式測定:今天17時09分在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北緯38.43度,東經141.84度)發生7.0級地震。
最新!日本福島核電站未發現異常。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正式測定:日本發生7.0級地震03月20日17時09分在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北緯38.43度,東經141.84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
據日媒報道,福島第一核電站、第二核電站及女川核電站暫未發現異常。
日本宮城縣發生7.2級地震今天,日本氣象廳發布海嘯警報。當地時間3月20日下午6點9分,日本宮城縣附近海域發生里氏7.2級地震。東京有震感。日本氣象廳發布海嘯警報,#日本宮城縣預計有1米高海嘯#,呼吁民眾遠離海邊。
世界首臺人工智能地震監測系統問世
地震發生后,每一秒都關系到生命安全。如果人們能在地震發生前 3 秒收到預警,傷亡人數可以降低 14%;如果能提前 10 秒發布預警,傷亡人數可以降低 39%。有沒有一種方法能既精確又快速給出地震參數信息?如今,一套人工智能全自動地震監測系統——“智能地動”,有望為地震實時監測提供新手段。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隊與中國地震局合作,推出世界首個人工智能地震監測系統,可1秒內精確估算地震震源機制參數,還可以幫助預測海嘯、強余震的可能分布等。研究人員介紹,地震發生后,如能提前3秒接收預警信息,傷亡程度就會減少14%。
地震是人類無法避免的自然災害,地震引起的震動對建筑物的破壞是毀滅性的,給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歷次震害調查表明,地震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主要源于建筑物和工程設施的破壞、倒塌以及由此引發的次生災害。因此,世界各國的建筑工程師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建筑防震抗震的研究,其中,建筑隔震技術成為建造高性能防震建筑物的重要課題之一。那么,未來地震勘探儀器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我國屬于地震多發國家,41%左右的國土面積處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區,同時,這些地震多發地區往往又是人口密集地區,地震對這些地區生命和財產造成的損害更加嚴重。建筑隔減震產品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礎設施抗災能力,提高農村住房設防措施和抗災能力,能有效減少地震對生命和財產造成的損害。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對于隔震技術的應用不足,遠落后于日本等發達國家。因此,我國對于隔震技術應用的必要性和現實需求體現了隔震行業的巨大發展潛力。
目前,全國房屋減、隔震行業以隔震建筑為主,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全國累計已建成的減、隔震建筑分別增加了21.69%、18.55%和25.13%。其中,2015年,減震建筑增加了55.17%,隔震建筑增加了19.50%;2016年,減震建筑增加了60.00%,隔震建筑增加了15.03%;2017年,減震建筑增加了90.74%,隔震建筑增加了17.38%。近幾年,隨著政府對于隔震行業的法規規范和政策扶持,國家對抗震防災工作的重視和隔震技術宣傳普及度的提高,未來隔震技術推廣和應用總體呈上升趨勢,整個行業處于平穩成長期,未來市場前景廣闊,屬于典型的朝陽產業。
建筑隔震技術的快速發展始于20世紀60年代。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新西蘭、日本、美國等多地震國家對隔震技術開展深入、系統的理論和試驗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70年代,新西蘭學者W.H.Robinson率先開發出鉛芯疊層橡膠支座,大大推動了建筑隔震技術的實用化進程。南斯拉夫的貝斯特洛奇小學是最早采用天然橡膠隔震的建筑,隔震墊被設計成方形,且中間無鋼板;1984年,新西蘭建成4層威廉-惠靈頓政府辦公大樓,它是世界上首座以鉛芯疊層橡膠墊做隔震元件的建筑物;同年,美國利用新西蘭技術第一個用建筑隔震方法對鹽湖城市政大廈進行抗震加固。
到20世紀90年代,全世界至少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建筑隔震技術的研究,并在美、日、法、新、意等20多個國家修建了數百座隔震建筑物。其中,日本的技術發展最快、技術最成熟,也是應用最廣泛,特別是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和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中,采用橡膠支座隔震的建筑,經受住地震的考驗,隔震性能良好。建筑隔震技術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推廣,不僅應用于政府辦公大樓和醫院,而且也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住宅建筑。
近幾年來,許多國家針對隔震行業陸續推出強制性法律法規和支持性政策,進一步刺激了行業的需求,行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目前,全國房屋減、隔震行業以隔震建筑為主,截至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全國累計建成房屋隔震建筑占比分別為93.86%、92.18%、89.44%和83.90%。最近三年,全國房屋建筑減、隔震行業的容量有增長趨勢,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全國累計已建成的減、隔震建筑分別增加了21.69%、18.55%和25.13%。其中,2015年,減震建筑增加了55.17%,隔震建筑增加了19.50%;2016年,減震建筑增加了60.00%,隔震建筑增加了15.03%;2017年,減震建筑增加了90.74%,隔震建筑增加了17.38%。近幾年,隨著政府對于隔震行業的法規規范和政策扶持,國家對抗震防災工作的重視和隔震技術宣傳普及度的提高,未來隔震技術推廣和應用總體呈上升趨勢,整個行業處于平穩成長期,未來市場前景廣闊,屬于典型的朝陽產業。
地震勘探儀器由地震檢波器﹑放大系統﹑記錄系統 3部分組成。地震檢波器主要有感應檢波器﹑壓電檢波器﹑激光檢波器等幾類。它可直接拾取地震振動﹐并將振動轉換成能為儀器記錄的能量形式。放大系統的作用是對檢波器輸出的微弱電信號進行濾除干擾和增益放大控制。記錄系統以不同方式將信號記錄下來。檢波器﹑放大系統﹑記錄系統 3個基本環節組成一個地震道。地震儀一般是多道的。
地震勘探儀器行業報告根據地震勘探儀器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地震勘探儀器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地震勘探儀器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地震勘探儀器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是地震勘探儀器企業、學術科研單位、投資企業準確了解行業最新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的必備參考工具,極具參考價值!
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地震勘探儀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地震勘探儀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地震勘探儀器由地震檢波器﹑放大系統﹑記錄系統 3部分組成。地震檢波器主要有感應檢波器﹑壓電檢波器﹑激光檢波器等幾類。它可直接拾取地震振動﹐并將振動轉換成能為儀器記錄的能量形式。放大3...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新材料技術則是按照人的意志,通過物理研究、 材料設計、材料加工、試驗評價等一系列研究過程,創造出能滿足各種需要...
美方要求記者離開中方據理力爭美方預料到中方強硬回應,3月19日美方代表國務卿布林肯及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召開簡C...
中國公司研發機器狗超越世界紀錄,或推出平價版。南京一公司研發第五代阿爾法機器狗,行走速度最快可達4.15米/秒,超...
網紅護牙美牙產品靠譜嗎?口腔科專家:效果有限還可能傷牙。①牙菌斑與牙面結合緊密,用漱口水和水牙線不可替代刷牙;!...
川航回應轉運移植器官箱需另購票,退回機票錢 已取得旅客諒解。3月19日,微博認證為“無錫市人民醫院副院長”的用戶3...
央視網評共享單車漲價,請共享單車老板們注意吃相!共享經濟的本質是基于開放、普惠、分布式特征,充分利用閑置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