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G手機、PC、平板電腦為代表的電子產品出貨量大增,相關半導體產品的需求量激增,但受制于有限的晶圓制造產能,芯片供不應求的矛盾凸顯。芯片短缺及漲價現象,將會貫穿整個2021年。依附其間的下游企業,將不得不在壓力之下繼續負重前行。
15日,我國芯片國產替代邁上新臺階。龍芯發布新一代自主指令系統架構——龍芯架構(LoongArch)。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胡偉武介紹,從頂層規劃到各部分的功能定義,再到每條指令的編碼、名稱、含義,龍芯架構都進行了自主重新設計,同時也能兼容多種主流指令系統。指令系統是計算機軟硬件的基礎界面,如果把設計芯片比作寫文章,指令系統就好比漢字或字母。這在世界芯片短缺的情況下,是國產芯片替代的重大利好。
今年年初開始的全球性汽車芯片供應緊張,影響到了大眾、通用、福特、豐田、Stellantis、現代汽車等眾多汽車制造商,影響范圍還在不斷擴大,由于芯片代工商產能普遍緊張,芯片供應緊張也已擴展到了智能手機領域。
2020年下半年開始持續至今,以5G手機、PC、平板電腦為代表的電子產品出貨量大增,相關半導體產品的需求量激增,但受制于有限的晶圓制造產能,芯片供不應求的矛盾凸顯。芯片短缺及漲價現象,將會貫穿整個2021年。依附其間的下游企業,將不得不在壓力之下繼續負重前行。
數據顯示,通信設備、PC/平板、消費電子和汽車是前四大對芯片需求最為旺盛的下游行業。上述行業各占全球芯片下游終端需求的近30%、30%、15%和10%。去年以來,隨著幾大行業的復蘇,芯片短缺矛盾愈加凸顯。供不應求之下,國內外芯片廠商接連發出調價通知單。其中,供應鏈緊張、晶圓及封裝費用大幅上漲、投產周期延長等因素,成為芯片價格上漲的重要推手。
此前,蘋果最大的芯片供應商臺積電已頻繁調整芯片價格。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企業,占據了全球先進制程晶圓代工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臺積電先是決定將12英寸晶圓漲價25%,接著宣布自4月起提高晶圓代工價格。隨后,中芯國際等多家芯片制造商也紛紛跟進調價。中芯國際此前已通知客戶,4月1日起全線漲價,已下單未上線的訂單則按新價格計價,其漲價幅度大約在15%-30%之間。芯片短缺及漲價已經嚴重沖擊到全球電子產業鏈。近日,蘋果供應商富士康表示,全球電子零部件供應短缺危機正在惡化,并預計將持續到2022年。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6年中國芯片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根據中國海關當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隨著全球范圍內嚴重的芯片短缺繼續擾亂產業鏈,中國3月份半導體進口量激增至歷史新高。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中國3月份進口半導體589億顆,價值359億美元,創該類產品月度新高。
今年一季度,中國半導體進口總量達到1556億個,同比增長33.6%,價值936億美元。相比之下,2020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芯片進口量總計分別為1161億個、876億個,價值721億、652億美元。
圖表:2017-2019年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量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為7562.3億元,同比增長15.80%,其中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收入為3063.5億元,同比增長21.6%,占總值40.5%;晶圓制造業銷售收入為2149.1億元,同比增長18.20%,占總值的28.40%;封測業銷售收入為2349.7億元,同比增長7.10%,占總值的31.1%。
在全球半導體短缺的情況下,芯片制造商爭相向全球制造商供貨,包括從汽車和智能手機行業到家電和個人電腦行業的制造商。
全球汽車芯片供應緊張的關鍵時刻,芯片巨頭英特爾也已在準備為汽車芯片設計商制造芯片,2月份上任的英特爾新CEO帕特·基辛格就透露,他們已在同相關廠商接洽,計劃6到9個月內開始開始制造汽車芯片。
雖然英特爾在準備制造汽車芯片,但在帕特·基辛格看來,目前全球芯片短缺,需要多年才能徹底解決。帕特·基辛格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芯片短缺問題需要多年才能解決的。他在采訪中表示,他相信他們有能力提供幫助,但他認為芯片短缺問題徹底解決需要多年,因為新建產能需要花費數年。
在本月初,產業鏈的人士也曾透露,目前全球多領域的芯片短缺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至少將持續到明年上半年,最快在明年下半年才會有緩解。
欲了解更詳實的中國芯片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可點擊中研普華《2021-2026年中國芯片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2021-2026年中國芯片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芯片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硅片,體積很小,常常是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芯片(chip)或稱微電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集成電路(英語:integrated circuit, IC),在t...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揚子江藥業實施壟斷協議被罰7.64億據市場監管總局消息,2019年11月,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對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鋼材價格一路上漲鋼材價格一路上漲,今日鋼鐵板塊午后持續下挫 。截至發稿,安陽鋼鐵跌逾9%,重慶鋼鐵、西寧特鋼、1...
威海首個國際標準冰球館10月完工不斷滿足群眾的文化娛樂和休閑健身等生活需求,近日,在恒融時代冰雪新天地的施工現場...
移動支付被成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新冠疫情加速了中國政企數字化轉型,推動消費服務線上化,為移動支付市場拓...
目前,瑪納斯縣70萬畝棉花陸續開播,當地運用新型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棉花播種實現了無人駕駛、精準作業,提高了播...
李寧公司回應“天價鞋”4月15日消息,對于備受關注的“天價鞋”一事,李寧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們調查的結果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