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能方面,我國煤焦油產能整體呈增長狀態,其中高溫煤焦油產能占比最高,在2014年來保持在2600萬噸左右,中溫煤焦油產能次之,2019年中國煤焦油產業實現產能約達3600萬噸,高溫煤焦油產能為2600萬噸,中溫煤焦油產能為1000萬噸,同比增長5.26%。
煤焦油是焦化工業的重要產品之一,是煤干餾過程中得到的黑褐色黏稠產物,按焦化溫度不同所得焦油可分為高溫焦油、中溫焦油和低溫焦油。其產量約占裝爐煤的3%~4%,其組成極為復雜,多數情況下是由煤焦油工業專門進行分離、提純后加以利用,焦油各餾分進一步加工,可分離出多種產品,如樟腦丸,瀝青,塑料,農藥等。
在產能方面,我國煤焦油產能整體呈增長狀態,其中高溫煤焦油產能占比最高,在2014年來保持在2600萬噸左右,中溫煤焦油產能次之,2019年中國煤焦油產業實現產能約達3600萬噸,高溫煤焦油產能為2600萬噸,中溫煤焦油產能為1000萬噸,同比增長5.26%。2020年中國煤焦油產業實現產能約達3677萬噸,高溫煤焦油產能為2627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中溫煤焦油產能為1050萬噸。
煤焦油是一個組分上萬種的復雜混合物,目前已從中分離并認定的單種化合物約500余種,約占煤焦油總量的55%,其中包括苯、二甲苯、萘等174種中性組分;酚、甲酚等63種酸性組分和113種堿性組分。這些產品廣泛應用于樹脂、工程塑料、染料、油漆、農藥、涂料及醫藥等方面,其中很多化合物是國防工業的貴重原料,也有一部分多環烴化合物是石油化工所不能生產和替代的。隨著技術進步和下游產業發展,拓寬了煤焦油深加工產業的發展空間。
據介紹,煤焦油包括高溫、中溫、低溫煤焦油,高溫干餾(即焦化)得到的焦油稱為高溫煤焦油,低溫干餾得到的焦油稱為低溫煤焦。其中,以高溫煤焦油深加工產品的附加值最高,深加工出的工業萘、酚油、蒽油、菲、咔唑、瀝青等產品除國內消費外,出口也不斷增長。
隨著近幾年高溫煤焦油加工技術的不斷完善改進,我國高溫煤焦油加工技術水平已進入國際深加工行業的先進行列。另外,中低溫煤焦油原來被簡單地加工成燃料油、粗柴油、粗汽油,盡管該工藝技術因環保、成本等因素正在面臨淘汰,如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已開始限制生產,被國家列入限制發展行列。但通過加氫技術的發展,利用中低溫煤焦油生產優質燃料油、柴油、汽油的工藝已經開始被廣泛采用,將逐步改善我國富煤少油的現狀。深加工技術的完善和進步,為我國煤焦油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推進產品向高端市場進軍。
在產能方面,我國煤焦油產能整體呈增長狀態,其中高溫煤焦油產能占比最高,在2014年來保持在2600萬噸左右,中溫煤焦油產能次之,近年來持續上升。2019年中國煤焦油產業實現產能約達3600萬噸,高溫煤焦油產能為2600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中溫煤焦油產能為1000萬噸,同比增長5.26%。2020年中國煤焦油產業實現產能約達3677萬噸,高溫煤焦油產能為2627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中溫煤焦油產能為1050萬噸。
與產能相比,我國煤焦油產量較為波動,到2019年我國煤焦油總產量約為2510萬噸,其中高溫煤焦油產量約為1920萬噸,同比增長3.8%;中溫煤焦油約為580萬噸,同比增長3.6%;中低溫煤焦油約100萬噸。
欲了解關于煤焦油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煤焦油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2021-2025年中國煤焦油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煤焦油是焦化工業的重要產品之一,是煤干餾過程中得到的黑褐色黏稠產物,按焦化溫度不同所得焦油可分為高溫焦油、中溫焦油和低溫焦油。其產量約占裝爐煤的3%~4%,其組成極為復雜,多數情況下...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全國累計新冠病毒疫苗33296.4萬劑次隨著印度新冠疫情的爆發,我國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加速。據國家衛健委官方微博消息,2...
自動擋科目二考試減少為4項2021年6月1日起,小型自動擋汽車科目二考試取消“坡道定點停車和起步”項目,考試由5項減少...
近日,技嘉在其官方網站稱其不同于其他品牌“選擇低成本、降低質量的方式請中國代工制造”,堅持90%筆記本電腦都是臺...
價值2億多土地僅拍出5千多萬元檢察機關民事執行監督出手了,價值2億多土地僅拍出5千多萬元。因涉及借款合同糾紛,湖北...
益生菌是通過定殖在人體內,改變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組成的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過調節宿主黏膜與系統免疫功能...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看點備受關注的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11日將正式發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1年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