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原始性科技創新及其引發的技術革命和進步成為產業革命的源頭,科技創新能力強盛的國家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創新支撐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能力。近現代世界歷史表明,科技創新是現代化的發動機,是一個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重大原始性科技創新及其引發的技術革命和進步成為產業革命的源頭,科技創新能力強盛的國家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國家各部委出臺各個新方向的文件,工信部發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推動兩化融合向深度和廣度拓展,發改委發布《組織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重大工程的通知》、《“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促進數據資源的開放應用、發揮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的引領作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這些產業指導性政策表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及信息系統安全等已經成為產業發展新的戰略方向。信息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在當今我國經濟轉型期已成為重要支撐力量和發展新動力,將迎來戰略機遇期。
在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的極不平凡之年,中國創造多項令世界驚嘆的科技成果,來之不易。究其原因在于,科技創新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中國社會攻堅克難的主要動力。
今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明確指出“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從厘米級精度飛行的無人機緊急送藥,到短時間收發海量數據的5G網絡提升遠程醫療成效,再到大數據算法幫助發現潛在感染者,中國抗疫中使用的種種“黑科技”,幫助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凸顯了中國科技創新的進步與實力。
過去五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23%,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5.3%提升到59.5%,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升至第14位……一系列數據顯示,中國科技創新量質齊升,確立了全球創新領先者的地位。
開放帶來進步,創新引領未來。當前,以物聯網、5G、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浪潮勢不可擋,每一個渴望發展的國家都不應錯過機遇。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中國,將進一步依靠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賦能,為全球提供更多共享的“寶藏”,推動世界早日走出陰霾、重現生機。
想要了解更多科技創新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5年中國科技創新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2021-2025年中國科技創新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創新支撐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能力。近現代世界歷史表明,科技創新是現代化的發動機,是一個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重大原始性科技創新及其引發的技術革...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智能制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下一步,工信部將不斷深化對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規律性、系統性...
瑞思2021Q1總營收2.615億元瑞思學科英語(NASDAQ:REDU)公布了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Q1總...
國內首套重型燃氣輪機控制系統投運5月25日9時25分,國內首套自主可控重型燃氣輪機控制系統(TCS)在華電龍游電廠成功T...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我國脫發人數超2.5億,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發,其中男性約1.63億,女性約0.88億。脫發群體2...
拜登為基建計劃“降價”仍遭到國會阻力據報道,美國白宮高級顧問錫德里克·里士滿日前表示,總統拜登已經削減3...
據中國產業洞察網數據顯示,33.69%的人常吃西式快餐,而61.73%的人仍鐘情于中式快餐。因此,中式快餐出現了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