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被移出美國制裁清單,小米集團在港交所公告稱,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頒發了最終判決,解除了美國國防部對于本公司“中國軍方公司”的認定,正式撤銷了美國投資者購買或持有本公司證券的全部限制。
小米集團在港交所公告稱,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頒發了最終判決,解除了美國國防部對于本公司“中國軍方公司”的認定,正式撤銷了美國投資者購買或持有本公司證券的全部限制。
據悉,電子產品是以電能為工作基礎的相關產品,主要包括:手表、智能手機、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箱、激光唱機(CD)、電腦、游戲機、移動通信產品等。因早期產品主要以電子管為基礎原件故名電子產品。那么,未來電子產品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隨著當前社會科技發展不斷進步,所出現電子信息產品也越來越多,為社會發展提供很大幫助。在電子信息產品發展以及應用過程中,為能夠保證產品質量,需要對其進行檢測。
在電子產品的檢測中,質量檢測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電子產品的質量檢測水平與電子產品的質量息息相關,在一些地區通過對電子產品質量的調查及產品品質的檢測,就能反映出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質量檢驗的效果好壞關系到產品的真正質量。在實踐中的很多部門中,電子產品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電子產品的質量也成為眾多消費者所關注的問題。在電子產品的質量檢測中,通過檢測設備及檢測方法的選擇,就能夠有效的控制產品的質量,質量檢測能夠實現度電子產品某些質量特征的了解和測定,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還能通過他進行一些相關的實驗,將檢測所得到的結果與相關標準的系統比對,從而測算出電子產品的合格率。
目前來看國內設備產品采購價格來看普遍超過922元,超過2400元的占到25%,從項目收費來看由于行業收費標準較為嚴格,比例波動不會與表中收費標準收費相差太多。
由于電子信息產品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對于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的功能要求也就十分廣泛,此外對于電子信息產品檢測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因此檢測項目及深度對于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價格影響較大。
未來幾年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機構數量保持穩定,也意味著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服務供給充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電子信息產品檢測技術水平及設備水平仍然有較大提升空間,因此我國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未來在深化產品供給方面仍然需要下功夫。從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市場規模方面來看未來幾年受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還將保持較高增長,年均增速預計為12-15%之間。
一、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行業發展特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市場需求日益加大,我國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服務業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差到優,目前已形成了國有測試機構、外資測試機構和民營測試機構并存競爭的格局。
圖表: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競爭格局
數據來源:質檢局、中研普華
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行業市場需求趨勢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從市場需求來看目前深圳由于是亞洲較大的電子信息產品集散中心,隨著近幾年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行業要求及標準的提升,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需求將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國內部分電子信息產品面臨出口而其他國家的質檢要求等都對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測的需求起到了提升作用。
升級換代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被淘汰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正處于家用電器報廢的高峰期,每年理論報廢的家電量達到1億到1.2億臺,并且還以平均每年20%的數量持續增長。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利益的驅動下,我國自發形成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大軍,并構成了多種渠道的回收網絡。主要包括傳統的供銷社/物資回收企業回收、個體回收者、家電銷售商“以舊換新”回收、搬家公司回收、售后服務站或維修站回收等回收渠道。其中,個體回收者是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的主力軍。在《條例》和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應用的推動下,近些年來,創新回收模式不斷涌現,例如互聯網+社區回收模式、兩網融合模式、EPR回收模式等,但個體回收仍是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主要部分。
電子垃圾危害大,未來在各界高度重視下,廢棄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幾年,我國電器電子產品將進入報廢高峰期,報廢量還繼續大幅增加。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已經由開始以拆解為主,向深加工方向發展。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版電子加工產品入市調查研究報告》。
2021-2026年版電子加工產品入市調查研究報告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新品并能迅速在市場上推廣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只有經過科學的市場分析、消費者分析、競爭對手的分析,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企業開發的新...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臺灣新增302例本土病例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6日公布島內新增30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外骨骼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計算機、人工智能等技術于一身的復雜智能系統,人們把特制的“骨骼”穿在身上,安裝在膝...
袁隆平最后一次看“雜交稻”,應家屬要求,運送袁老遺體的車駛向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讓袁老最后再看看他畢生鐘愛的...
拼多多將成最大農產品電商平臺5月26日,拼多多正朝著成為全球最大的農業和日用品平臺的目標努力,拼多多董事長兼首席5...
6月10日后,多地暫停疫苗第一針接種?真相來了!據媒體報道,國家衛健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根據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6...
近年來,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推動下,世界鋼鐵業、煤炭業、電力業等進人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隨著科技和技術的進步,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