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重慶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十六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重慶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夏宇介紹,目前重慶市疾控中心已完成病毒樣本的基因測序,經國家疾控中心確認,重慶2例確診病例確認感染病毒為德爾塔。
8月1日下午,重慶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十六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重慶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夏宇介紹,目前重慶市疾控中心已完成病毒樣本的基因測序,經國家疾控中心確認,重慶2例確診病例確認感染病毒為德爾塔。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高達12.6%。由于人口結構的發展規律,這一趨勢中短期內都將無法改變。伴隨而來的,則是每年我國診療人次及人均診療次數的不斷攀升,醫療體系面臨巨大壓力。而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可以有效緩解這一壓力,在不降低醫療水平的前提下,使得醫療能夠覆蓋更多人群。
近年來我國醫療水平不斷提升,醫療行業是衛生健康相關的醫院、藥品、器械、健康管理等一系列相關行業的總體。從衛計委統計年鑒中可以得出 2018 年綜合性醫院市場規模為 2.4 萬億,保守估計到 2022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4.1 萬億。2013 年至 2019 年,全國公立醫院數不斷減少,民營醫院數不斷增加。2018 年底民營醫院數量突破了 2 萬家,公立醫院為 1.1 萬家。這一數字的背后,是民營資本進入醫院市場的直接反應。
醫療消費升級疊加人口老齡化拉動行業需求。中國當前醫療衛生約占GDP5%,相比較于美國的17%,我國醫療消費水平尚處于初級階段。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健康觀念將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消費將迎來長期穩步發展階段。此外,中國慢性病患病率不斷攀升,且人口老齡化將持續促進醫療服務消費。2016年至今我國公立醫院檢查、手術費用持續快于藥品支出費用,行業需求愈發旺盛。
近十年來,我國居民人均醫療衛生費用年均增速超過14%;衛生費用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18年已達6.39%,但是與發達國家(占比10%以上)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隨著人民經濟收入的增長、老齡化加劇、全民健康意識的加強、醫療技術的更新發展、以及醫療衛生體制的深化改革,醫院醫療事業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良機。
在今年疫情的推動下,業內預計,隨著國家不斷放寬對互聯網+醫療的約束,且打通了醫保、支付等多處關鍵環節,我國互聯網醫療還將持續快速增長,并進入黃金發展期。需求井噴、政策助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互聯網醫療行業已然迎來了光明的前景,或將進入高速發展的新階段。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線上診療需求的增長,用戶對線上醫療服務的使用習慣已經形成,2020年,在線醫療月活用戶峰值超6000萬,線上醫療已經成為重要的醫療服務形態。近叁年投入互聯網醫療的風險資本超過1100億元,極大地推動了互聯網醫療的發展。2020年,醫療創業公司、新型醫療業態層出不窮,互聯網醫療行業呈現百舸爭流,群雄并起之勢。
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公立醫院對醫療信息化的需求更為迫切。同時,在國務院、醫保局、衛健委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下,公立醫院的成本、管控、合規壓力激增,“降本增效”成為醫院管理、醫療行業的熱詞。在醫院實際運營中,通過對各類數據的采集、整理與分析,輔以大數據算法、人工智能等技術,數據的高效應用正在為醫院的醫療運營、資源消耗、臨床行為開辟全新的道路。
2019年11月底,全國醫保電子憑證發布。醫療信息化醫保電子憑證是全國醫保線上業務唯一身份憑證,即日起在河北、吉林、黑龍江、上海、福建、山東、廣東7個省(市)的部分城市將陸續開通使用。這意味著今后全國參保人可以“看病不帶卡,只用醫保碼”。醫保電子憑證的開通使用,標志著參保人將擁有一人一碼的醫保電子身份憑證,醫保業務的辦理和支付更加方便快捷。國家醫療保障局將不斷探索創新,深入研究引入5G和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加快完善電子憑證功能和推廣應用,不斷優化設計、完善功能、簡化流程,提升群眾使用體驗,加強業務協同,推進醫保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為民服務質量和水平,讓更多便民舉措更加廣泛地惠及人民群眾。
全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始自上世紀60-70年代,其核心是圍繞享受醫療服務的人,將整個社會的醫療資源和服務,如醫院、專家、社會保險、社區醫療、藥品供應廠商等整合起來,同時將醫學影像系統和醫療信息系統等全部臨床作業過程納入到數字化網絡之中。對整個醫療過程信息的采集、保存、傳輸和處理,并加以管理、數據挖掘并形成臨床判斷與決策支持,包括臨床診療過程數字化、醫院業務管理數字化、醫療設備數字化、醫院建筑智能化、以及公共數字化服務平臺,涉及醫療機構放射科、檢驗科、醫療信息化病理科、麻醉科等眾多科室;隨之相應的應用則是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lS)、科室管理信息系統(CIS)、電子病歷(EMR)、電子健康檔案(HER)、區域醫療衛生服務(GMIS)、遠程醫療、甚至“云處理”在醫療信息領域的應用等。
隨著老百姓對醫療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醫療機構需要為病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合理的服務,所以,醫療資源的共享和信息傳遞流程的簡化,醫療部門辦公網絡化、自動化,實現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勢所趨。醫療信息化在抗疫活動中發揮出了巨大的優勢。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預測報告
全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始自上世紀60-70年代,其核心是圍繞享受醫療服務的人,將整個社會的醫療資源和服務,如醫院、專家、社會保險、社區醫療、藥品供應廠商等整合起來,同時將醫學影像系統和醫H...
查看詳情
積極推動國產飲料品牌崛起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食品質量安全,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2...
2021年全國快遞業務增速現狀 2021年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發展趨勢2021年上半年快遞行業經濟運行情況通報。通報表示,上半...
據悉,蘋果隱私新政落地三個月,互聯網廣告收入不減反增。蘋果今年4月以來正式啟用廣告追蹤透明度框架(ATT),這項關...
礦業巨頭新動作 紫金礦業將把矛頭對準鋰能源?紫金礦業發布公告,公司有關鋰等新能源礦種的布局是基于公司戰略上的初M...
華為作為國產手機巨頭一直以來備受大家的關注,近日,華為“P50”發布會引起了軒然大波,5G芯片卻只能用做4G手機,面5...
AI“征戰”東京奧運會目前,東京奧運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據悉,本屆東京奧運會采用了AI評分、視覺追蹤等多項科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