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新型研發機構組建認定工作指引,到2023年,建設陜西省新型研發機構100家左右,在重點領域轉化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培養引進一批高水平職業經理人隊伍,孵化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一批高成長性的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重點打造一批擬上市企業。
陜西省新型研發機構組建認定工作指引,到2023年,建設陜西省新型研發機構100家左右,在重點領域轉化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培養引進一批高水平職業經理人隊伍,孵化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一批高成長性的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重點打造一批擬上市企業。
陜西省新型研發機構應具備以下條件:應以獨立法人實體進行運營,并在我省(陜西省轄區內)注冊成立,探索組建研發服務型企業、科技類民辦非企業(社會服務機構)等不同類型的法人實體;法人實體應為多元投資的混合所有制,鼓勵技術團隊持有50%以上股份,支持產業鏈龍頭企業、上下游配套企業、園區投資公司等入股參與,科技創新鼓勵產業孵化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天使基金和社會資本出資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形成市場驅動、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有機整體,各投資方應主要以貨幣形式出資。
科技創新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近日,“十四五”第一批9個科學部78個重大項目指南正式發布,截至目前,“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2021年項目,已有51個重點專項發布正式指南,26個重點專項發布“揭榜掛帥”榜單,“揭榜掛帥”擬安排國撥經費近26.7億元。
“十四五”重大研發需求征集面向重大戰略基礎前沿,以及能源、交通、信息技術、制造、材料、空間技術、農業、資源環境與海洋、生物醫藥與生命健康、社會事業與公共安全等領域。
在51個公布的“十四五”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中,共有26個專項發布了“揭榜掛帥”榜單。這些榜單包括數學和應用研究、信息光子技術、氫能技術、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大自然災害防控與公共安全、診療裝備與生物醫用材料、農業生物重要性狀形成與環境適應性基礎研究等,涵蓋“四個面向”多個方面。
重大原始性科技創新及其引發的技術革命和進步成為產業革命的源頭,科技創新能力強盛的國家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自然,一項新技術的誕生、發展和應用,最后轉化為生產力,離不開觀念的引導、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可以說,觀念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制度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保障;但發明一項新技術并轉化為生產力,創造出新產品,占領市場取得經濟效益,這是只有科技創新才能實現的。
科技創新發展是國家社會前進的原動力。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創新支撐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能力。近現代世界歷史表明,科技創新是現代化的發動機,是一個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據2021年4月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20》顯示,過去10年,中國人工智能(AI)專利申請量為389571,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總量的74.7%,是排名第二的美國的8.2倍。這對作為國家戰略的AI發展,意義重大。
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中國科技創新量質齊升,確立了全球創新領先者的地位。過去五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23%,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5.3%提升到59.5%,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升至第14位……
這一歷史性成就,首先得益于中國領導層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10月底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更是提出要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新加坡《聯合早報》評價說,中國定下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基調。
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5年中國科技創新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氨綸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氨綸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氨綸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氨綸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氨綸細分市場仍有...
查看詳情
2021年LNG市場價格行情 中國LNG液化天然氣企業市場份額2021年我國天然氣進口快速增長。7月份,進口天然氣934萬噸,同...
飲用水是指可以不經處理、直接供給人體飲用的水。水是體液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構成細胞、組織液、血漿等的重要物質。水...
現如今,很多年輕人會選擇傳統的中國情人節去完成屬于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步驟,在這個傳統的節日里,有一種風俗可能還不為,...
小米終于要造車了?據汽車商業評論消息,小米汽車總部和首座工廠基本確定落戶北京。自3月底小米宣布造車后,總部及工廠...
我國鋼材產量同比減少6.6%近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我國鋼材產量為11100萬噸,同比減少6.6%;1—7月產量為80...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我國鋼材產量為11100萬噸,同比減少6.6%;1—7月產量為80902萬噸,同比增長10.5%。7月我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