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相關新聞報道,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即將開啟。據國家發改委網站23日消息,8月23日24時起,汽油每噸下調250元,柴油每噸下調245元,折合92號汽油每升下調0.2元,95號汽油每升下調0.21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21元。
近日,據相關新聞報道,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即將開啟。據國家發改委網站23日消息,8月23日24時起,汽油每噸下調250元,柴油每噸下調245元,折合92號汽油每升下調0.2元,95號汽油每升下調0.21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21元。這是成品油零售價年內第三次下調,并且是年內跌幅最大的一次。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少花10元。本計價周期初始,美國原油庫存和汽油庫存下降對市場形成短暫提振作用,國際油價仍處于上漲走勢。但是好景不長,由于德爾塔變異病毒及全球經濟減緩均對市場需求前景形成不利影響,且供應前景也利空油市,國際油價開啟下跌行情。
成品油按照《成品油辦法》(商務部令2006年第23號)第四條稱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國家產品質量標準、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成品油是經過原油的生產加工而成,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6類。其中,石油燃料產量最大,約占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產量約占5%。各國都制定了產品標準,以適應生產和使用的需要。
國產陸上原油價格繼續實行與國際市場直接接軌,國內成品油價格繼續堅持與國際市場有控制地間接接軌,建立和完善既反映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變化和企業生產成本,又考慮國內市場供求關系;既反映石油資源稀缺程度,又兼顧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價格形成機制,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國內汽、柴油出廠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收和合理利潤確定。
中國成品油行業發展至今,主要面臨國內供需失衡、市場化水平有待進步、煉化企業利潤下滑這三大問題,從政府主管部門到從業者都在做出相應的改動。市場可能瞬息萬變,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不確定要素,但趨向常常不會隨便改動,這也是制定中遠期規劃最重要的參照。從將來5-10年看,成品油行業將有以下幾大發展趨向。
隨著新一輪產能擴張,2023年沿海煉能愈加集中,沿海10省市將集中中國76%的常減壓產能,而由于民營煉廠在這一區域愈加集中且其成品油收率較高,估計2023年這些省市成品油產量產比可能更大。過于集中的供給必然導致競爭加劇,而沿海的成品油需求又先一步見頂,新建一體化煉廠價格優勢明顯,將來必定有局部煉廠主動或被動的將銷售方向西移。銷售壓力和利潤程度的降低、局部企業長期面對的現金流壓力,均迫使企業嘗試更多的銷售形式,或保證現金流或躲避風險。成品油期貨籌備多年,也極有可能在幾年內上市。
隨著技術進步,高鐵、地鐵、輕軌等電力驅動、電動汽車等對成品油消費產生了一定沖擊。以新能源汽車為例,預計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替代汽油占比或達8.75%。且隨著政府對環境監管力度大,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侵蝕成品油市場。另外,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乙醇汽油抑制部分成品油消費量。未來十年,中國成品油行業的主線或是“在市場和政策雙重引導下,加速行業供給側改革,形成新的供需平衡點”。
從行業吸引力來看,成品油行業吸引力已逐步下降到中等且短時期內不可逆,因此,生產企業投資的重心不在于擴大生產規模,而在強化和保持企業的競爭力,并借助當前的政策支持對未來的轉型轉產有所規劃;在整合優質資源的同時,重構價值鏈,早一步開拓異地市場,穩固的需求關系是極為重要的風險抗力。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如何?想要了解更多成品油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中國成品油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成品油行業發展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2020年國際油價呈“V”型運行態勢,總體呈低位震蕩態勢,WTI和Brent原油期貨年均價分別收至39.5美元/桶和41.8美元/桶,同比分別下降45.8%和53.3%。同時國際成品油價全年波動幅度較大,汽柴9...
查看詳情
阿里云回應用戶注冊信息泄露事件針對有媒體報道“阿里云未經用戶同意擅自泄露用戶的注冊信息”一事,阿里云官方微博在...
碳酸鋰最新行情價格暴漲10.53%今日,A股市場鋰電上游材料概念股依舊火熱,鹽湖提鋰、鋰礦、稀土等上游材料再度上攻,...
智能化將成小家電長期發展趨勢去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宅經濟”和線上直播帶貨,讓小家電市場逆勢增長。相關資料顯示,...
加快推進建設注冊會計師行業統一監管信息平臺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最新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促進注冊會計...
物流機器人賽道正當紅一場機器人行業的場景爭奪戰正在打響。外資巨頭加快布局中國市場,國內機器人龍頭企業間的競爭日...
餐具,指用餐時直接接觸食物的非可食性工具,用于輔助食物分發或攝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餐具包括成套的,有金屬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