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提出,構建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相匹配的離岸金融體系,支持浦東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發展人民幣離岸交易。
我國對于航運金融尤為重視,近期,國家明確積極穩妥發展航運金融服務和多種融資方式,給中國航運金融的發展創造了機會。國家大力將上海發展為國際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為中國發展航運金融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機會。
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提出,構建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相匹配的離岸金融體系,支持浦東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發展人民幣離岸交易。
李軍表示,發展人民幣離岸交易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將上海打造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的重要抓手,這對持續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球金融資源配置功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發展離岸貿易,是上海臨港新片區“統籌發展在岸離岸業務”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已有32家離岸貿易企業在新片區落地并展業,企業數量特別是開展經營企業數量占全市10%。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臨港新片區要加快離岸貿易規模化發展,實現交易額年均增長30%。而在“十四五”時期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主要預期指標中,也首次提出了離岸貿易額這一全新指標:上海離岸貿易額要從2020年的3055億元,達到2025年的5000億元左右。
航運、貿易和金融三個要素互為依托,缺一不可。越來越多的中國金融機構參與到全球貿易和航運市場中,隨著中資金融租賃公司的成熟與發展,開拓海外市場和海外業務需求得越來越迫切。國家在政策層面也給予了相應支持,進一步鼓勵融資租賃公司通過境內平臺開展海外租賃服務。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5年中國航運金融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21航運金融投資規劃及前景預測
圍繞“十四五”時期海事服務建設,交通運輸部對外公布了《海事系統“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總體情況,引發了海事金融從業者的關注與討論。《規劃》中提出,要“推動‘陸海空天’一體化水上交通運輸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到2025年,初步形成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動態管控格局,為建成‘五個一流’海事打下堅實基礎”;要求“加強資金保障”,加強中央財政資金和其他資金的統籌,并著力做好基礎設施裝備運行維護資金保障。
如今,從持有船舶向控制船舶轉變,是國際航運市場的趨勢。作為金融機構,可以幫船東去持有船舶,獲得船舶所有權,因而更好地支持航運產業和實體經濟發展。據數據顯示,航運金融行業市場仍然具有潛在需求空間,2017年中國航運金融行業需求規模為13728.94億元,2018年中國航運金融行業需求規模為17367.56億元,2019年中給國航運金融行業需求規模為20744.38億元,同比增長率為19.44%。
圖表:2017-2019年中國航運金融需求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航運金融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各類業務已發展比較成熟,已形成了一批比較專業的服務機構。航運金融的業務主要包括:海上保險、船舶融資、資金結算、航運價格衍生產品等。從事航運金融的主體主要有航運企業、港口、造船廠、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商品及衍生業務的經銷商、金融租賃公司等機構。航運金融的發展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相輔相成,有著密切的聯系。如紐約、香港、東京、倫敦、新加坡等五大國際航運中心都是著名的國際航運金融中心。
如今的營口,作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物產豐盛、交通便利,是東北重要的出海通道,是“一帶一路”戰略重要的交通節點之一,是環渤海經濟圈以及東北亞地區最具發展競爭力的現代化港口城市,營口地處遼東半島中樞,渤海東岸,大遼河入海口處,據了解,營口是中國東北近代史上第一個對外開埠的口岸,也是中國民族金融業的起興之地,曾是東北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宗教文化傳播中心及各種物資的集散地,被譽為“東方貿易總匯”和“關外上海”之稱。
航運金融的出現可以解決航運企業資金不足和風險等問題,從而促進航運產業的發展。航運金融中的融資業務能為航運業提供巨大的資金支持;航運金融不僅在國際金融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對國際航運市場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航運金融的出現是由航運業本身特點所決定的。
2020年正式實施的“限硫令”以及全球“脫碳”時代的到來,令航運業面臨著更大的環保挑戰。業內人士稱,參與航運產業港航物流的各方企業都需要積極順應市場的變化,從短期來看,疫情對國際航運業的影響不會消弭;新環保規則的實施給航運業帶來了運營成本的增加,亟待推進低碳轉型。從長期來看,隨著航運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腳步的加快,航運產業鏈條上的數字化協同趨勢日益凸顯。
航運金融行業研究報告在總結中國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航運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未來航運金融行業將如何發展?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5年中國航運金融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航運金融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
2021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資本市場,并指出要“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為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與進一步高質量發展進行I...
查看詳情
數字經濟實體經濟如何融合?為促進數字經濟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一系列地方法規相繼出臺落地。其中,將于9月1日起施5...
中老年網民規模增速最快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第48次)》顯示:截6...
22.8%網民遭遇個人信息泄露個人信息保護問題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焦點和痛點。今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8...
我國高價值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壓減我國發明專利申請數量達全球第一,同時帶來審查效率問題。現在,我國高價值發明專利審...
2021金融企業成勒索軟件攻擊重災區全球網絡安全問題頻發,針對金融業的黑客攻擊更是不斷上升。國際知名咨詢機構IDC于2...
西藏礦業1.2萬噸碳酸鋰項目開工鋰電池產業鏈上游材料牛股露底牌了!西藏礦業公司鹽湖提鋰二期項目年產1.2萬噸碳酸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