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健康需求快速增長,商業健康保險愈加受到關注;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保險產品帶來的風險保障,特別是對健康險的需求大幅增加。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提出,鼓勵商業保險機構提供醫療、疾病、康復、照護、生育等多領域的綜合性健康保險產品和服務,逐步將醫療新技術、新藥品、新器械應用納入商業健康保險保障范圍。
一方面,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健康需求快速增長,商業健康保險愈加受到關注;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保險產品帶來的風險保障,特別是對健康險的需求大幅增加。
事實上,健康險的原保費收入正在逐年上升,商業健康保險已經成為我國構建多層次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程度上彌補了基本醫療保險的不足。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8月,保險業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3.3萬億元,同比下降0.7%。人身險業務中,壽險業務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8萬億元,同比下降1.6%;健康險和人身意外傷害險業務分別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6303億元和813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6.9%和4.8%。相比其他壽險產品,健康險保費增速比較亮眼。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人身險公司經營的醫療保險產品中83.7%都為一年以內的短期醫療保險,一年以上或者保證續保的產品選擇匱乏,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激烈。
2020年底,健康險全國賠付不到3千億,如果和7萬億的全國衛生總費用作比較,不到5%;如果和2萬億的個人付費作比較,比例也不過15%,健康險未來仍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如何挖掘潛在需求、捕捉增長機會已經成為行業關注的重點。
健康保險將隨著醫療技術發展,不斷增加服務范圍、持續升級需求。從長遠看,保費收入和理賠支出的同比增長倒掛不可持續。保險機構要想保持住市場優勢,就必須不斷創新,尤其需要科技賦能。比如,要更注重健康保障中的前端投入,在“治未病”的健康管理領域下功夫,通過電子手環、智能手機等移動電子技術匯集大數據,管理好客戶健康信息。科技手段可以幫助保險機構了解和掌握影響人群健康走向的因素,協助降低發病率和理賠率,最終在健康保險經營效率和效益之間找到合理匹配度。
想要了解更多健康保險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中國健康保險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辦公樓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辦公樓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辦公樓行業的市場規模、辦公樓市場供需求狀況、辦公樓市場競爭狀況和辦公樓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辦公樓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借多年的行業...
查看詳情
牛散景華最新消息:牛散操縱市場虧27億遭罰款500萬牛散景華栽了!被證監會處罰500萬元。妖股仁東控股的背后操盤方景華5...
藍色起源成功完成第二次載人太空飛行北京時間10月13日晚間22時49分,貝索斯創辦的藍色起源公司在西得克薩斯州1號發射N...
全球LNG價格持續走高近期,全球天然氣價格持續走高,引起各國高度關注并作出不同反應。過去3個月,亞洲現貨液化天然氣...
北方將入供暖季 煤電能否供得上?在國新辦10月13日舉行的今冬明春能源保障供應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務院國資委1...
板材產品外形扁平,寬厚比大,單位體積的表面積也很大,這種外形特點帶來其使用上的特點:(1)表面積大,故包容覆蓋2...
網友吐槽雙十一前快遞又漲價雙十一將至,快遞又要漲價了?據了解,今年的天貓、京東雙十一促銷將在10月20日前后開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