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2006年制定的《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產業投資基金(或簡稱產業基金),是指一種對未上市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和提供經營管理服務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制度,即通過向多數投資者發行基金份額設立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自任基金管理
根據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2006年制定的《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產業投資基金(或簡稱產業基金),是指一種對未上市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和提供經營管理服務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制度,即通過向多數投資者發行基金份額設立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自任基金管理人或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資產,委托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資產,從事創業投資、企業重組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等實業投資。按投資領域的不同,產業投資基金可分為創業投資基金、企業重組投資基金、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等類別。
2014年《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頒布,2015年國務院下發《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并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投引導基金,加上各地急劇擴大的融資、建設及發展需求,產業投資基金成為地方政府履行事權的一種新工具。2014年后,具有顯性或隱性政府擔保、復雜多重關聯性及融資功能的大型產業投資基金和PPP基金膨脹式發展起來。2015年和2016年產業投資基金設立數量分別增加到444只和569只。2018年以來,產業投資基金作為地方政府或相關基礎設施項目等融資的一種重要方式,受到較為嚴格的規范化要求,進入一個較為平穩的規范發展階段。截至2019年底,國內產業投資基金總量為2286只,募集目標規模為15.3萬億元。已經募集完成的產業投資基金數量為565只,募集規模總計為3.52萬億元。
產業投資基金在緩解財政資金壓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定位與引導、加速產業集群集聚、促進多樣化資金利用、加快官產學研融合及加強產業發展金融支持體系建設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如,部分產業投資基金通過控股、參股與合作等方式形成“融資—投資—運營”等新產業投資控股機制,不斷深化產融結合,有序發揮杠桿作用,有效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產業投資基金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投資戰略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1、產業基金在立法逐步完善的基礎上,將在中國資本市場扮演重要角色
國內監管機構適時推出《產業投資基金試行管理辦法》,并就《產業基金法》達成共識。屆時國內產業基金運行的法律環境將會得到健全和完善。在此基礎上,我國產業基金所所具備的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將會得到極大釋放。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產業基金拓寬投資渠道,獲取與之相匹配的風險投資收益;而大量的優質中小企業也不再受困于現有資本市場的限制而導致的資金短缺,產業基金的注入將為其拓展產能和市場提供所需資金。
2、政府資金將逐步引退,有限合伙制的私募股權基金大顯身手
在我國產業基金發展初期,因為對基金本身的認知程度和風險的考量不足,所以本土產業基金的主體更多的是由政府主導,同時也相應的承擔起了產業升級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重任。而眾多的分散的民營機構資金則受自身實力和組織形態所限,其在產業基金發展初期的話語權相對較少,而另一方面也游離于法律和監管。同時目前國內保險資金、養老金規模較小,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的資金又受制于政策限制和安全性,這部分資金的作用又難以向國外一樣在產業基金中發揮重要作用。但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體制和市場的完善,金融機構資金規模大、熟悉產業發展狀況,同時龐大的、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將會催生除政府外的其他資金投資產業基金的熱情等優點,而民營機構資金也具備敏說、靈活的特性。因此可以預計產業基金在發展過程當中將會逐步實現“國退民進”的現象,產業基金的市場化程度也將進一步提高,
3、與海外基金競爭趨于激烈
資金都是具有逐利性質的。目前我國產業基金更多的是承擔著社會責任而非出于經濟利益。所以說本土產業基金除了部分民營機構資金外,目前的投資具有一定的被動性,在項目的選擇上也較少遵從市場化原則。但隨著金融機構資金的進入、民營機構資本的壯大,這種狀況將有所改變。除此之外,在逐利性質的要求下,隨著本土產業基金投資者結構的改變,本土產業基金的投資方向也將會趨于豐富,其在投資項目的選擇、項目管理等方面也將拉近與海外基金之間的距離。可見本土基金將在產業基金的發展過程當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屆時,本土、海外產業基金竟爭將日趨激烈。
1、產業投資基金行業發展規模
截至2019年底,國內產業投資基金總量為2286只,募集目標規模為15.3萬億元。已經募集完成的產業投資基金數量為565只,募集規模總計為3.52萬億元。
圖表:截至2019年底,國內產業投資基金總量及目標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2、產業投資基金行業供需狀況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我國產業投資基金經歷約20年的發展歷程。總體看,我國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末至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之前,是我國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的萌芽期,產業投資基金整體處于探索發展階段。第二階段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2013年,產業投資基金經歷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雙驅動的平穩發展期。上海、杭州、北京、武漢、廣州、西安、天津、深圳等地紛紛成立了政府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大多采用市場化的方式進行,取得了較好的投資效益,發揮了產業促進功能。第三階段是2014年至今,是政府主導型產業投資基金高速發展期。
2014年《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頒布,2015年國務院下發《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并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投引導基金,加上各地急劇擴大的融資、建設及發展需求,產業投資基金成為地方政府履行事權的一種新工具。2014年后,具有顯性或隱性政府擔保、復雜多重關聯性及融資功能的大型產業投資基金和PPP基金膨脹式發展起來。2015年和2016年產業投資基金設立數量分別增加到444只和569只。2018年以來,產業投資基金作為地方政府或相關基礎設施項目等融資的一種重要方式,受到較為嚴格的規范化要求,進入一個較為平穩的規范發展階段。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過去四五年是我國產業投資基金的跨越式發展階段,特別是2015—2016年是爆炸式發展時期,呈現出以下兩個重要趨勢:一是發展速度快。2013年,我國政府性產業投資基金募集數為77只,募集目標規模約為1080億元,2016年則膨脹至569家,募集目標規模高達3.78萬億元,2019年募集目標規模達3萬億元。
圖表:2013-2019年我國產業投資基金募集目標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想要了解更多產業投資基金行業詳細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產業投資基金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產業投資基金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根據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2006年制定的《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產業投資基金(或簡稱產業基金),是指一種對未上市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和提供經營管理服務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制...
查看詳情
近年來中國保險業快速發展,中國保費規模已居世界第二,對全球保費收入貢獻接近一半,但挑戰與機遇并存,從保險深度和...
超級計算機(Super computer)是指能夠執行一般個人電腦無法處理的大量資料與高速運算的電腦。就超級計算機和普通計2...
海底撈為何“急剎車”曾經,以服務見長的海底撈是餐飲行業學習的榜樣。近期在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稱,將于2021年12月31...
中國期貨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
中國人壽保險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近年來壽險業市場化改革逐步深化,通過對壽險行業進行一定的約束,引導行業回歸保...
2022環境保護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環保產業是當今世界的朝陽產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