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德國、日本、美國這些都是世界上儀器儀表制造實力比較強的國家,雖然我國的儀器儀表制造已經開始國產化,但相當一部分高精度的儀器儀表還是靠進口。比如在在一些單位的招標采購中,進口儀器仍比較受青睞。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的經濟發展格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動力。當今世界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而儀器儀表則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工具,是科技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在推動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儀器儀表行業具有感知性、探測性、控制性等特點,目前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存在企業數量多、領域涉及廣的“量大面廣”現狀。
2020年全球儀器儀表市場的增幅僅為3%~4%,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速度之快可見一斑。
目前,德國、日本、美國這些都是世界上儀器儀表制造實力比較強的國家,雖然我國的儀器儀表制造已經開始國產化,但相當一部分高精度的儀器儀表還是靠進口。比如在在一些單位的招標采購中,進口儀器仍比較受青睞。
在此現狀下,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如何在大浪潮中推動制造業發展,尤其是儀器儀表制造業細分領域如何探索未來路徑,成為業界的關注熱點。
在過去,儀器儀表制造業強調發展速度,現在整個大環境的變化促使儀器儀表行業靜下心來,用鍥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把自己做大做強,尤其要朝著科技創新方向發展,對標國際市場。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6年中國儀器儀表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電工儀表制造行業增長迅速。2020年在儀器儀表子行業中,主營收入排名第一的是自動化儀表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2829.7億元,同比增長5.50%。光學儀器制造、電工儀表制造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營業收入分別為819.4億元、801.2億元。
近日,威勝信息、四方光電、金卡智能、新天科技、寧水集團等20家上市儀表企業發布了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11家凈利潤同比增長,9家同比減少。
四方光電發布2021年三季報,公司1-9月實現營業收入3.79億元,同比增長111.1%;歸母凈利潤為1.23億元,同比增長163.6%。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億元,同比增長96.4%;歸母凈利潤4889.1萬元,同比增長110.2%。
隨著家電、汽車的智能化、節能化成為主要消費趨勢,以及“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逐步深入,公司氣體傳感器及氣體分析儀器產業下游市場需求進一步釋放。依托氣體傳感技術平臺及產品組合優勢,疊加供應鏈管理、精益生產及精準營銷等各項措施,公司業績保持快速增長。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1649.9億元,同比增長42.2%,比2019年同期增長43.2%,兩年平均增長19.7%。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1649.9億元,同比增長42.2%,比2019年1—10月份增長43.2%,兩年平均增長19.7%。
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2.22萬億元,同比增長21.1%;發生營業成本85.56萬億元,增長20.3%;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01%,同比提高1.04個百分點。
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38.60萬億元,同比增長9.6%;負債合計78.07萬億元,增長8.8%;所有者權益合計60.53萬億元,增長10.5%;資產負債率為56.3%,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
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187.4億元,同比增長24.6%。
更多中國儀器儀表行業詳情,可點擊中研普華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儀器儀表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儀器儀表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未來3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歷經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為邁進新時代的第一個...
查看詳情
內河水運行業發展現狀前景如何?未來發展趨勢是什么?在內河及沿海,水運常作為小型運輸工具使用,擔任補充及銜接大批...
官方質疑加拿大鵝:為何不能30天退貨今天下午加拿大鵝向上海市提交了《更換條款》的正式說明,但所提交的內容空洞,上7...
“奧密克戎”變異株來襲,我國新冠檢測市場將如何應對?國內新冠檢測試劑企業的發展未來新趨勢如何?12月1日,又有一些5...
中國正快速推進奧密克戎株疫苗研發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鄭忠偉今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
電子煙行業新政落地國家煙草局發布電子煙相關行業新政落地,國家煙草專賣局就《電子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
中國空間站將進行太空授課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為發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