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當前最具活力、創新力、輻射最廣泛的經濟形態,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增長極之一。預計到2025年,數字經濟占我國GDP會超過50%。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當前最具活力、創新力、輻射最廣泛的經濟形態,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增長極之一。預計到2025年,數字經濟占我國GDP會超過50%。
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技術的豐富對金融科技的應用領域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數字經濟生活的業態不僅滿足了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同時,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的金融科技操作,推動了金融機構高效落實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項任務的要求,增強了金融業服務能力和水平。
近年來,我國數字技術發展迅猛,向生產生活領域和公共治理領域廣泛滲透,數字經濟蓬勃發展。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的增加值達到35.8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1/3,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9.2萬億元,占GDP比重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長速度,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
當前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5G正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和關鍵技術,帶動了芯片高水平創新、工業模組升級、工業組網變革,未來5G+工業互聯網項目可涵蓋電子設備制造、鋼鐵、采礦、電力、石化、紡織、家電等數十個重點行業。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2-2026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發展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較快、成就顯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各類應用創新層出不窮,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推進。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稱,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長速度,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2021年上半年,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多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速超過20%。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數字服務貿易大幅增長,全面賦能生產、投資、消費、貿易復蘇增長,數字經濟新動能作用持續增強。
目前,我國已經在數字經濟領域形成了新優勢。我國在數字經濟上的優勢,可以滲透到實體經濟的各個產業。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不僅可以使我國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甚至超過發達國家的水平,也會推動以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實現提質增效。
與此同時,也有專家表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仍然存在不同區域、產業、企業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數字技術基礎、產業鏈價值鏈掌控力等有待提升。
更多數字經濟行業詳情,可點擊中研普華出版的《2022-2026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發展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發展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近年來,我國數字技術發展迅猛,向生產生活領域和公共治理領域廣泛滲透,數字經濟蓬勃發展。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的增加值達到35.8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1/3,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2...
查看詳情
山東植樹造林每畝補助最高800元碳中和背景下,各地林業部門為激勵各地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紛紛出臺政策。日前山東省1...
奢侈品(Luxury),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范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突破3億千瓦,較2016年底實現翻番,是2020年底歐盟風電總裝機的1.4...
國家郵政局要求快遞行業反內卷12月3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主持召開快遞企業電話座談會。馬軍勝指出,當前郵政快遞R...
中國成全球電競產業最大單一市場近年來移動端游戲興起,直播和短視頻流行,讓電競游戲擁有了龐大的用戶基礎。2020年以...
醫保目錄“上新”國家醫保局近日公布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結果。本次調整中,共計74種藥品新增進入目錄,包括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