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產業,是指大數據的產業集群、產業園區,涵蓋大數據技術產品研發、工業大數據、行業大數據、大數據產業主體、大數據安全保障、大數據產業服務體系等組成的大數據工業園區。
大數據產業,是指大數據的產業集群、產業園區,涵蓋大數據技術產品研發、工業大數據、行業大數據、大數據產業主體、大數據安全保障、大數據產業服務體系等組成的大數據工業園區。
2016年12月,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加快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動大數據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 (2016-2020年)》。
根據《“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顯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關鍵時期,對大數據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數據產業將步入集成創新、快速發展、深度應用、結構優化的新階段。數據已經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外的第五大生產要素。數據要素的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二是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鉆石礦”。
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大數據產業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為導向,圍繞夯實產業發展基礎,著力推動數據資源高質量、技術創新高水平、基礎設施高效能,圍繞構建穩定高效產業鏈,著力提升產業供給能力和行業賦能效應,統籌發展和安全,培育自主可控和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優勢。
《規劃》提出,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保持高速增長,價值體系初步形成,產業基礎持續夯實,產業鏈穩定高效,產業生態良性發展,創新力強、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現代化大數據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其中,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5%左右。
圍繞數據要素價值釋放、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構建穩定高效產業鏈、打造繁榮有序產業生態,《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任務,部署了重點行動。
同時,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軟件業務收入突破14萬億元,年均增長12%以上。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綜合競爭力實現新的躍升,業務收入從2015年的4.28萬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8.16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13.8%,占信息產業比重從2015年的28%增長到2020年的40%。軟件信息服務消費在信息消費中占比超過50%。
在創新體系方面,“十三五”時期,操作系統、數據庫、辦公軟件等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百強企業收入占全行業比重超過25%,收入超千億的企業達10家,2家企業躋身全球企業市值前十強。謝少鋒介紹,根據此規劃,到2025年將制定125項重點領域國家標準,工業APP突破100萬個,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建設2-3個有國際影響力的開源社區,高水平建成20家中國軟件名園。
想要了解更多大數據行業詳細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2022-2027年版大數據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版大數據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部門發展相關產業的“路線圖”,對于區域發展規劃來說,就相當于一張藍圖對一個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這張“藍圖”,區域才能在有規劃有計...
查看詳情
有機農業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而采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
農業的分類比較多,新型農業包括設施農業、無土農業、特色農業、包裝農業、彩色農業、知識農業、精準農業、旅游(觀光...
現代農業是在現代工業和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農業,是萌發于資本主義工業化時期,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才形...
節水農業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農業,是水、土、作物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系統工程。我國是農業大國。農田是用水大戶,用水...
智能農業(或稱工廠化農業),是指在相對可控的環境條件下,采用工業化生產,實現集約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超前農業生...
甲酸鈣是一種有機物,也叫做蟻酸鈣,分子式為C2H204Ca,用作飼料添加劑,適用于各類動物,具有酸化、防霉、抗菌等功效...